APP下载

思想品德课“问题教学法”探析

2014-07-21邓连君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7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品德课教学法

邓连君

(河北省易县实验初级中学,河北 易县 074200)

思想品德课“问题教学法”探析

邓连君

(河北省易县实验初级中学,河北 易县 074200)

如何将问题教学法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赋予其新的内涵并发挥其作用。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的理解,向教师提出问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挑选出典型问题,组织课堂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这样的教学形式是一种符合中学教育和中学生成长规律的教学模式。

初中思想品德课;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

问题教学法不是新生事物,它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问答的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在大力实施新课改的今天,如何将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赋予其新的内涵并发挥其作用,提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认知水平,是值得每一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问题教学法”首先要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的理解,向教师提出问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挑选出典型问题,组织课堂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这样的教学形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其综合素质,是一种符合中学教育和中学生成长规律的教学模式。下面就思想品德课的“问题教学法”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进行简要探究。

“问题教学法”首先要能够发现问题,善于提问,把提问作为解决整节课教学重点和难点的钥匙。初中学生学习基础差异较大,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如果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脱离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就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层次分明,难度适宜,在进行问题设置之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水平和行为操作,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的问题难度,这是因材施教原则的需要,是由学生理解与认知的基本能力和水平决定的。

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问题教学法”的首要环节。问题意识从某种角度来讲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思维过程乃至整个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对开发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礼记·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教师总结归纳学生的疑问,再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组织教学,实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发现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教师通过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问题变成学习的兴奋点。问题教学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作为正在形成某种智力的契机来培养,从而使学生信服思想品德课是有趣的。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能够根据教材内容摘引一些吸引力强、别致新颖的教学材料,给学生以全新的感受,从而激发他们探究解答问题的欲望。

其次,“问题教学法”要善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的分析讨论,达到师生互动、共创与共生,达到教学的理想效果。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效的问题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使“问”真正发挥搭桥和引路的功效,让学生通过探究解决老师所设计的问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充分体验参与的快乐和思考的收获,品味创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要提高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效果,通过课堂师生互动、分组讨论等形式,处理好问题的质量与数量的关系,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设置和问题情境有效问题,如以时政热点、社会历史故事、影视、音乐、小品、漫画、寓言、诗词、谚语和格言警句等形式呈现问题,围绕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难易度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效率。

进行问题设计时教师必须注意,问题的设计应符合探索性、研究性、开放性的特点。这样的问题才能展现答案的多样性,这样的讨论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样的问题设计,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追求思维过程的观念。也就是说,讨论问题不仅仅是为了尽快得到所研究问题的结论,而是要充分展现学生研究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培育并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问题的设计还应具有层次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不同,低难度的问题设置有利于保护学困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设置有助于调动思考积极的学生研究问题的挑战性,从而带动起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求教师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念。

最后,“问题教学法”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按其效果可以分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干扰作用)两种类型,我们一般所说的迁移都是指正迁移。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对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可以实现知识点之间的贯通和转换,有利于学生透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主构建自我知识结构网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迁移是知识点之间的灵活转换和应用,在平时的教学中很难有效实现知识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缺乏知识转换的情景和条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问题情景的设计作为解决教学重难点的催化剂,通过广域性认知结构(知识网络)的构建,在新、旧知识之间和所学知识与新问题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有效联系,使新知、新问题、新情境受到同化。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利用好语言、设备、环境等各种手段,创设符合需要的问题情境。对于教师来说,特别要利用好语言手段,即对于学生的提问或回答,教师都要及时做出积极的回应,必须用肯定的语言加以鼓励或表扬,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以培养或巩固学生的自信心,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设计良好问题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采用学生上台演示或讲解,体验角色转化,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等。

G633.2

A

1674-9324(2014)27-0206-02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品德课教学法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