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
——新加坡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014-07-21任燕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制成品新加坡贸易

任燕

(兰州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甘肃 兰州730020)

中国
——新加坡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任燕

(兰州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甘肃 兰州730020)

本文通过测算中新各类商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和整体产业内贸易指数,并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新加坡对华直接投资额、中国市场的对外开放度与整体产业内贸易指数呈正相关,中国和新加坡两国的市场规模差异和贸易平衡度与整体产业内贸易指数呈负相关.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中国——新加坡贸易;产业内贸易指数;影响因素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与中国双边自贸区的建立,中国—新加坡的产业内贸易增速明显提高.国内对中国——新加坡贸易的分析和研究也逐渐增加.如徐康宁(2005)[1]分析得出中新主要是产业内垂直贸易.何传添[2](2010)通过指标测算的方法,得出制约中国—新加坡贸易结构的因素.但对中国——新加坡两国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实证研究尚比较少见.因此笔者先对中国——新加坡两国SITC十类商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算,并作回归分析,深入探讨影响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以期能够促进和深化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2 数据说明及度量方法

2.1 数据说明

笔者在研究中国—新加坡产业内贸易中,选用UNCOMTRADE中的三位数分类,即SITC Rev.3.该分类有146个样本,并将贸易产品分为10大类: 0~4类为初级品,其中包括:食品及活动物类归为SITC0,饮料及烟类为SITC1,非食用原料类归SITC2,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的归属SITC3,动植物油、脂及蜡类属于SITC4;5~9类为制成品,其中5类(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和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商品大多数是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6类(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和8类(杂项制品)商品则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制成品,9类商品属于非正常贸易品,本文未将其列入讨论.

2.2 度量方法

测算产业内贸易的指标方法有许多,但由于Grubel-Lloyd指数能更好的解释贸易双方各自的比较优势和双方开展贸易的模式,因此在测量方法上笔者运用该指数对中国——新加坡两国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算.其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GLi为所测算的第i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Xi为一国i商品的总出口量,Mi为一国i商品的总进口量.该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取值在0~1间,数值越靠近1表示产业内贸易在双边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越高.

整体产业内贸易指数是将所有双边贸易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加和,计算公式如下:

3 中国——新加坡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

3.1 中国——新加坡各类商品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

由表1可以看出:两国在食品及活动物类、饮料及烟类、化学成品有关产品及杂项制品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较好,具体而言:

(1)在0—4类初级品中,SITC4产业内贸易指数在波动后呈现下降趋势,在2001年曾急剧上升至0.98,之后下降到2008年的最低水平0.35.SITC2和SITC3产业内贸易指数虽然在各年份都超过了0.5,但在2000年—2012年一直有所下降,呈产业内贸易衰退态势.可见,在中国—新加坡初级品产业内贸易中SITC0,SITC1发展潜力良好.

(2) 在5类和7类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中,SITC7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从0.94下降到0.65,产业内贸易的优势减弱,SITC5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均小于0.5,但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3)在6类和8类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中,SITC6产业内贸易指数从2000年的0.44持续下降到2012年的0.15,朝着产业间贸易的方向发展,而SITC8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不断上升,处于产业内贸易的快速发展阶段.

3.2 中国——新加坡整体产业内贸易指数

表1 2000年—2012年中国——新加坡各类商品产业内贸易指数

图1 中国——新加坡整体产业内贸易指数

从图中不难看出,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中国——新加坡整体产业内贸易数值达到了最低,虽然在后续年份有所回升,但较2000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尽管如此,整体产业内贸易指数都大于50,可见两国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较高.

4 中国——新加坡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结合双边产业内贸易理论,并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择以下变量作为研究对象:

(1)FDI表示新加坡对华直接投资额,外商直接投资是影响双边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2)GDPD是用作衡量中国和新加坡两国的市场规模差异的指标.市场规模差异大会导致中国—新加破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扩大,反之,差异小则增加的是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公式如下:

其中w=GDP1/(GDP1+GDP2)*GDP1,GDP1,GDP2分别表示的是中国、新加坡的GDP.

(3)OPEN测算的是我国市场的对外开放度,较高的对外开放程度会利于双边产业内贸易发展.本文选用中国的贸易依存度来衡量我国市场的对外开放度.

(4)TB是贸易平衡度,计算方法是用中国—新加坡贸易差额除以贸易总额.双边贸易平衡度小则会降低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5)本文将整体产业内贸易指数GL作为被解释变量.

4.2 模型的构建

(1)建立模型如下:

其中,α 为常数项,β1、β2、β3、β4分别是各自变量的相关系数,εt是随机误差项,t包括2000年份到2012年份.

(2)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应用OLS估计法对各参数进行估计,并对其进行t检验和F检验,表2给出了中国—新加坡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估计结果.在通过了t检验的基础上,FDI、OPEN对GL存在正向效应的影响,TB、GDPD对GL存在反向效应.具体结论为:新加坡对华直接投资额每增加一个单位,就会使中国——新加坡整体产业内贸易指数增加0.09229993个单位;中国市场的对外开放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就会使中国——新加坡产业内贸易指数增加0.15601103个单位;TB、GDPD每增加一个单位就会使中国——新加坡整体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别下降-0.0498995、-0.1358601个单位.

表2 中国——新加坡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估计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中国-新加坡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来看,对中国而言,初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发展相对稳定;除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和杂项制品的产业内贸易有小幅增长外,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不容乐观,特别是以机械及运输设备为代表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呈持续性下降.在中国-新加坡双边贸易中,中国若继续以低价格、低附加值的初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必将不利于中国对新加坡贸易条件的提升,也将阻碍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据此建议如下:

5.1 鼓励化学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等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发展,加强对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研发,以优惠政策引导相关产业与新加坡跨国公司的技术研发合作,以提升中国在与新加坡进行产业内贸易中产业分工中的位次,也有利于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

5.2 出口企业不能单纯依靠低廉价格获得出口优势,应注重在产品设计、研发、服务等生产环节提高附加值,实现差异化生产.

5.3 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其向生物技术、新型能源、环保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利于产业内贸易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制成品方向转变.

〔1〕徐康宁,韩剑.中国和新加坡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5(4).

〔2〕何传添,郭好杰.后金融危机时代优化中国-新加坡双边贸易结构之管见[J].现代财经,2010(1).

F740

A

1673-260X(2014)06-0104-03

猜你喜欢

制成品新加坡贸易
中国与RCEP 成员国制成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四川省初级加工品和工业制成品对GDP的实证分析
在新加坡乘公交车
贸易统计
中国-捷克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研究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