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云南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
2014-07-19周兵
周 兵
(云南农业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生态农业:云南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
周 兵
(云南农业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中国经济经过最近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们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并面临“增长的极限”。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与经济、政治建设同样的地位。只有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使大规模的投资项目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降低其带来的副作用和后遗症。本文就此从生态经济发展观、生态农业内涵及模式的角度论述了生态农业将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
生态经济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一、生态经济观可以弥补传统经济观的弊端
(一)传统经济发展观带来的弊端
中国经济经过最近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们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一方面在投资、需求、出口三大拉动力中,最有效益的出口贸易是建筑在相对中低档的中国制造业上的,而庞大的中低档中国制造业造成的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已使这种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并面临“增长的极限”。另一方面,传统的中国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模式也难以为继了。过去相当部分的投资项目并没注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以投资为主要拉动力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后遗症,现在越来越显示出来。可以说,最近一次的中国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就是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为拉动力的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病。这种弊病就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而言,极为突出。在占国土面积2/3以上的生态脆弱地区,普遍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破坏。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8%,80年代以来,全国沙化面积年均扩大2460km2,治理速度赶不上扩展速度,多数地方仍是沙进人退;草原“三化”(沙化、碱化、退化)面积已占草原总面积的1/3;广大的农业主产区普遍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合理并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水资源贫乏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我国一些地区如东北黑土区,土壤有机质已由开垦时的8-10%降至2-3%,表土层因水蚀、风蚀而逐年变薄,土壤质量下降;机械化养殖场的迅猛发展则使大量的畜禽粪便不加处理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乡镇企业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已由80年代中期的11%提高到1997年的45%;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0.1亿亩,比1983年增加了2.5倍。
以上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我省经济发展环境中。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农业的高速增长是靠拼资源和牺牲环境利益来换取的,中国农业的高速发展事实上付出了高昂的生态、环境及资源代价。从全球范围看,节能、循环、低碳正成为新的发展方式,“绿色工业革命”已然拉开帷幕。而在中国,依靠投资、加工出口、国内消费为拉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也越来越难走下去。虽然中国经济的放缓平稳发展是今后的常态,但是经济发展终究需要一定的速度,尤其是当传统的经济发展增长点不再管用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找出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生态文明建设。
(二)生态经济观是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1]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经济发展观的本质,就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建立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系统。生态经济发展观,其核心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既包括物质代谢关系,能量转换关系及信息反馈关系,又包括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关系,从而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
云南经济发展要走生态之路,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坚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原则的同时,坚持以建立绿色经营为根本目的、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原则,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原则,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原则,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关系我省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这种发展观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优化环境,在物质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生态经济原则体现在不同层次的生态经济形式上。这样才能满足社会、经济与人的利益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看,也同样可清楚地看到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经济持续发展的至关重要以及今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说过两句至理名言:第一句是,只要有人类活动,就必定有污染。第二句是,世界上的好东西,都是要花钱的。蓝天、白云、碧水……说到底都是钱买来的——要享受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付费”。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解脱眼前的困境,消除和减轻多年来对生态环境的欠债,更重要的是可以继续促进我们的发展。据此,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与经济、政治建设同样的地位。充分证明了党和国家对环保相关领域的重视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释放了强烈的关注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等相关领域的信号。据专家估算,十二五期间,中国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领域中,将投资8万亿元。而这8万亿元的投资又可带动很多其上下游的投资机会,以及产生无可估量的巨大回报。
因而,生态经济发展观相较于传统经济发展观,其至少有三方面的意义:首先,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就是在扩大内需,就是提高国民幸福指数,就是提高内需在GDP中的比重。其次,只有在注意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庞大的中国制造业才有可能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变中低档的中国制造业为高中低档齐全的中国制造业,也才能突破“增长的极限”。第三,只有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使大规模的投资项目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由经济发展对社会和环境带来的副作用和后遗症,也就从根本上弥补了由传统发展观所带来的弊端。
二、云南农业发展阶段的生态经济比较分析
只有判定了某一地区资源经济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该区域经济和农业处于什么发展阶段,才能确定该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貌复杂、人口分布不均,又加之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极大,若以中国人均资源、劳力和经济各为100衡量基准单位,我国部分省市基本可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见表一,以2010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为准)。[1]
表一 地区资源经济类型比较表
(一)初级阶段农业
处于此阶段的农业具有如下特点:
1.初级阶段农业的资源投入结构中资本物(capital goods)投入量很少。其资本物投入之所以极少,是由于当地有较大的综合性障碍因素制约如干旱、低温、水土流失、交通不便、经济贫困等。投入产出为单项投入,产出甚微。
2.生产产量依赖大自然的赋予和“传统”劳动。
3.分布地区主要在黄土高原、东北区的最北部、在西南的一些山区和一些省的边远县。
4.由于农业单产低而不稳,为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只有靠不断扩大开垦(毁林开荒等)和加快人口繁殖以取得土地和劳动力。
5.土地与劳动力是初级阶段农业的廉价投资,缺乏科技的支撑。广种薄收的农业加速了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的破坏,构成经济、生态、社会的恶性循环,形成相对稳定的贫困。
6.发展目标:必须初步改善生态环境,消除综合性障碍因素,为增加投入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创造条件。[1]
(二)发展阶段农业
处于此阶段的农业具有如下特点:
1.初步消除障碍因素,扭转了经济、生态、社会交织的恶性循环,资本物投入增多。
2.随着资本物投入增加,粮食等农业单产不断增加。
3.我国目前多数地方农业处于发展阶段农业。
4.此阶段农业的目标是: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主,当农民财富有了积累时,现代化手段的资本物投入不断增加,促使单产进一步提高,广种薄收状况得到根本改善,自然生态破坏减轻,农民文化素质提高,逐步进入良性循环。
5.发展阶段农业的关键在于增加资本物投入的同时,能否合理引入技术和不断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来提高边际产量,即提高投入的增产效率。[1]
据此,我省农业发展状况普遍正处于此阶段。
(三)发达阶段农业
处于此阶段的农业具有如下特点:
1.随着外部投入的增加,农业产量不断提高,当产量接近上限时,再增加化肥与灌溉水其边际产量变得很小时,逐渐进入发达阶段农业。
2.发达阶段农业的农民开始利用已有的财富作为固定资产,促使农业劳动力大量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3.农业发展目标已转变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规模经营,专业化生产,引发了农业服务体系的发展,农村人均收入迅速增长。
4.农业资本物的投入结构已由化肥、农药等增产技术变为机械化规模经营、专业化生产的高科技需求。
5.浙江、广东、江苏及一些大﹑中城市郊区均属发达阶段农业。
6.发达阶段农业的制约因素一方面是农民财富的积累程度(它决定农业劳动力的可能转移数量与速度);另一方面是农民的文化素质,第三方面是生态环境的根本治理(它包括由于乡镇企业引起污染的治理)。[1]
(四)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简言之生态农业是生态合理的现代化农业。它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第一,综合性。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第二,多样性。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第三,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第四,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2]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省农业要从发展阶段农业到达生态农业将有很长的路要走。遵循生态经济发展观,“云南生态农业之路”的本质就是将农业现代化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就是在依据云南区域资源优势潜力,开发农业主导产业的同时,实现“七化”——农业生物种群多样化、农业产业多样化、绿色植被最大化、水土资源利用高效化、获得废弃物最少化及物质循环良性化。从而实现经济、环境效益同步增长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其技术体系的特点是实现“三化”——多目标化、资源节约化、集成化。其中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的接口技术与区域资源整体优化配置设计是我省生态农业的技术关键。总之,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也是实现生态工程化的过程。尽管目前我省生态农业的工程化水平都低,但这毕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更是我省城乡经济的下一个增长点。
三、生态农业是云南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
(一)我省生态农业的内涵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既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它以生态学理论为主导,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农业。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作为“石油农业”的对立面而出现的概念,被认为是继石油农业之后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生态农业主要是通过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等,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求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并获得生产发展、能源再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相统一的综合性效果,使农业生产处于良性循环中。[2]它不同于一般农业,不仅避免了石油农业的弊端,主要通过适量施用化肥和低毒高效农药等,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性,但又保持其精耕细作、施用有机肥、间作套种等优良传统。它既是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的综合体,又是一个庞大的综合系统工程和高效的、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体系。
从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体系来看,我省的生态农业应包括农、林、牧、副、渔和某些乡镇企业在内的多成分、多层次、多部门相结合的复合农业系统。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它必将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
因而,云南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应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要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我省生态农业应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为基本原则,以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并吸收现代农业科技为技术特点,强调农、林、牧、副、渔大系统的结构优化,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农产微观经营、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从而建立一个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和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全面协作的综合管理体系。我省的生态农业其主要特点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技术有机融合,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利用整体优化功能及因地制宜,建立多样性农业为一体的结构,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合理利用。
(二)适宜云南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1.适宜我省生态农业发展的种、养殖模式
由于我省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适宜云南生态农业发展的模式主要有:
一是“猪-沼-果”模式:主要形式是“户建一口沼气池,人均年出栏2头猪,人均种好一亩果”。即用沼液加饲料喂猪,可提前出栏,节省饲料20%,;施用沼肥的脐橙等果树,要比未施肥的果树年生长量高0.2m多,多生长510个枝梢,植株抗寒、抗旱和抗病能力明显增强,生长的脐橙等水果的品质提高1—2个等级;每个沼气池还可节约砍柴工150个。这种模式在我省得到大规模推广。[3]
二是“垄种沟蓄”模式:即在高处修建窖式蓄水池,实行高水高蓄,在旱坡地上聚土筑垄,在垄底先放有机肥,垄上种植怕渍作物,如红薯、花生等,垄沟深耕培肥,种植需水作物,如白菜、蒜苗、玉米等。沟内建横的土挡,增加对降水的拦蓄作用。夏季收获垄上作物后留基免耕,秋季实行少耕。垄和沟定期互换。地的周围种树,利用落叶作有机肥。这种模式使土壤侵蚀量下降70%,径流减少54%,土壤贮水增加10—70cm,水分利用率提高5.4%,作物产量提高17%—24%。这种模式在我省得到部分推广。
三是“城郊区”模式:目前,我省城市的菜、肉、鱼、蛋、奶、花等鲜活产品的供应仍主要来自城郊区。城郊区也最先获得工业生产所提供的化肥、农药、薄膜、机械,以及科研部门提供的技术和优良种苗。城郊区还要接纳城市的工业扩散和排放的废渣、废水和废气。因此,其较为理想的生态农业模式为:建设小型奶牛场,扩大肉牛场、猪场和鸡场,建立饲料加工厂和豆制品厂,建立蔬菜大棚和蘑菇房,强化蔬菜、饲料和加工生产。这种措施实行后,农业总产值、人均收入均会大幅度提高,土壤有机质也会上升,对城市市场的贡献也会越来越大。
2.适宜云南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模式
生态农业是一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强调在维持农业高效生产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因此生态农业又可以看成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农业生态工程模式与技术。目前在我国的生态农业建设中,可供我省各地因地制宜来选用典型模式与技术有:
一是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模式技术:农业生物立体共生的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是指在一定的区域或土地面积(水域)内,充分利用光热、时空条件,建立多层次配置,多种生物共处的一种立体种植、养殖或种养结合的高产高效的集约型农业生产技术。包括平原地区立体农业生态工程技术和山地丘陵区立体农业生态工程技术。[4]
二是综合养殖生态工程模式技术:综合养殖生态工程就是应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与系统科学等原理,采用生态工程方法,融汇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精华,以畜禽(鱼)养殖为中心,合理搭配动植物生物种群,形成综合性的人工复合生态工程。该项生态工程一般包括畜禽养殖、水体养殖或复混养殖等三种类型。
三是复合生态工程模式技术:复合生态工程是指按特定要求的应用技术作为生态接口,农牧渔加等产业优化组合的,具有综合功能的特定复合型农业生产体系。该体系强调提高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利用效率,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农业复合生态工程技术是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中普遍采用和推广的技术类型。[5]该项技术多种多样,复杂而精细,成为我国农业生态工程技术中典型而突出的技术模式。按照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的不同,可以把农业复合生态工程技术分为平原型、山地丘陵型、内陆水域型和城郊型等几种类型。
四是生态恢复与环境综合治理生态工程技术:所谓生态恢复工程技术是指对已经破坏或恶化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到被破坏或恶化以前的良性循环的状态的工程技术措施,如我国长期以来对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以及草地或草场破坏等进行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技术则主要针对我国农业、乡镇企业等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而进行的综合整治途径或技术,如乡镇企业的清洁生产工艺、污水及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等。[6]以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两项工程技术为重点。
[1]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2]蒋和平.农业科技园的建设理论与模式探索[M].气象出版社,2002.
[3]杨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2(5).
[4]曾刚等著。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胡宝清等.区域生态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6]沈满洪.生态经济学[M].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丁忠兰
F304.1
A
1671-2811(2014)01-0106-06
周兵(1965—),男,汉族,云南昆明,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经管类教学、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