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针对学生易错题的策略
2014-07-19沈朱琴
沈朱琴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总是会遇到一些易错题,而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易错题的教学,对于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初中学生数学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对数学易错题出现的原因及突破的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易错题;教学策略
数学的学科特点及数学学习过程的特殊性,决定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学习的机会。而数学教学中易错题的出现,更是需要教师通过对易错题的研究,利用这些易错题,设置悬念启发学生去分析错误的根源,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错,该如何去改正,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从发现错误中吸取教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严密的思维逻辑能力。就如何教导学生进行易错题的改正,本文总结了以下几条。
一、教师对易错题进行分类筛选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当对易错题进行分类筛选,弄清楚易错题的原因。任何错题想要得到纠正,就必须弄清楚错误发生的原因。教师要亲自对学生在课堂和课下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详细的记录,亲自安排一节易错题纠正课,让学生明白出错的原因,掌握必要的方法,课堂结束后再重新做一遍,这样才能更好地从源头上解决出错的问题。此外,教师要指导学生依据概论、定理和计算等把出错题目进行分类,建立错题本,利用课余时间再自我研究一遍,并且尽量写出出错的过程,有利于温习时候有方向感。本策略最大的好处便是及时地找到了知识最薄弱的环节并加以弥补,最大限度地减少以后出错的机会。
例如:在对“a2-2ab+b2-1”进行因式分解时候,学生以前的错解是“(a-b)2-1”,教师针对出错原因,再带领学生复习一遍因式分解的原则,就是要将整式分解成积的形式,否则就是不完整的因式分解。
二、合理运用范例,拨开“易错题”中“易错”这层迷雾
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对概念理解不准确造成的,而有的是知识面的迁移不够造成的,还有的是由于粗心大意而造成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应该不断地分析教材,研究学生,通过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正确分析,寻找致误的原因。要及时归纳那些学生常见的错误,总结学生出错的原因,将那些容易出错的问题作为范例,认真上好错例分析课。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求正确的方向,反思错误的原因。教师应力争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的不是一道题目的正确答案,而是一种方法,让学生去发现错误的所在,从中吸取教训。
通过辨析错因,查漏补缺,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广阔性;通过辨析错因,挖掘隐含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通过辨析错因,探究新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例如: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A(1,1),请在x轴上找到点P,使得△AOP为等腰三角形,求出P点的坐标(如图)。学生误解为从图中找到满足条件等腰三角形AOP的P点坐标为(1,0)和(2,0)。分析:对等腰△AOP,根据腰的关系我们应分三种情况考虑。第一种情况,当AO=AP时候,此时点P是以O为圆心的圆与x轴的交点为P(2,0);第二种情况,当OP=AP时候,此时点P是OA的中垂线与x轴的交点,P(1,0);第三种情况,当AO=PO的时候,此时点P是以O为圆心的圆与x轴的交点,P点坐标为另外坐标。
由此可见,解答数学题一定要严谨周密,进行数学易错题剖析课时更要注意课堂的重点,把持课堂教学的关键,进行易错题的详细解答。
三、数学教师要对易错题开展提前干预
初中生正处于头脑思绪的活跃阶段,想象力丰富,教师要利用学生“先入为主”的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提前强调经常出错的问题,并且力争让学生在理解的同时记住,避免在做题的时候犯类似的错误,这有助于预防新错题的出现。例如:教学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由于两者存在内在联系,在解答类似的几何题目时,学生要牢记对号入座,切忌随便套用不合适的定理。比如等边三角形具备“三线合一”的性质,而等腰三角形没有,虽然有一个定理是“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只是说,等边三角形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反之则错误。所以,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一个底边高线的长度,不能直接得出中垂线的长度,需要画图计算;而在等边三角形中两者相等,可以直接求得。教师要把这一系列注意事项在传授新知识时告知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心中有数,不慌不乱。
总之,虽然易错题在数学教学中无法避免,但教师应充分利用它们,将之开发成宝贵的教学资源,珍视其教学价值。用这些存在的问题设法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真正体现“易错题”教学价值的过程,也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的过程,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学光.对初中数学易错题的思考[J].中小学教学,2011(1).
[2]钱卫.初中数学典型易错题的分析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1(10).
[3]仁青曲扎.浅析初中数学易错题策略[J].教师,2012(12).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总是会遇到一些易错题,而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易错题的教学,对于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初中学生数学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对数学易错题出现的原因及突破的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易错题;教学策略
数学的学科特点及数学学习过程的特殊性,决定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学习的机会。而数学教学中易错题的出现,更是需要教师通过对易错题的研究,利用这些易错题,设置悬念启发学生去分析错误的根源,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错,该如何去改正,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从发现错误中吸取教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严密的思维逻辑能力。就如何教导学生进行易错题的改正,本文总结了以下几条。
一、教师对易错题进行分类筛选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当对易错题进行分类筛选,弄清楚易错题的原因。任何错题想要得到纠正,就必须弄清楚错误发生的原因。教师要亲自对学生在课堂和课下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详细的记录,亲自安排一节易错题纠正课,让学生明白出错的原因,掌握必要的方法,课堂结束后再重新做一遍,这样才能更好地从源头上解决出错的问题。此外,教师要指导学生依据概论、定理和计算等把出错题目进行分类,建立错题本,利用课余时间再自我研究一遍,并且尽量写出出错的过程,有利于温习时候有方向感。本策略最大的好处便是及时地找到了知识最薄弱的环节并加以弥补,最大限度地减少以后出错的机会。
例如:在对“a2-2ab+b2-1”进行因式分解时候,学生以前的错解是“(a-b)2-1”,教师针对出错原因,再带领学生复习一遍因式分解的原则,就是要将整式分解成积的形式,否则就是不完整的因式分解。
二、合理运用范例,拨开“易错题”中“易错”这层迷雾
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对概念理解不准确造成的,而有的是知识面的迁移不够造成的,还有的是由于粗心大意而造成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应该不断地分析教材,研究学生,通过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正确分析,寻找致误的原因。要及时归纳那些学生常见的错误,总结学生出错的原因,将那些容易出错的问题作为范例,认真上好错例分析课。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求正确的方向,反思错误的原因。教师应力争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的不是一道题目的正确答案,而是一种方法,让学生去发现错误的所在,从中吸取教训。
通过辨析错因,查漏补缺,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广阔性;通过辨析错因,挖掘隐含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通过辨析错因,探究新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例如: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A(1,1),请在x轴上找到点P,使得△AOP为等腰三角形,求出P点的坐标(如图)。学生误解为从图中找到满足条件等腰三角形AOP的P点坐标为(1,0)和(2,0)。分析:对等腰△AOP,根据腰的关系我们应分三种情况考虑。第一种情况,当AO=AP时候,此时点P是以O为圆心的圆与x轴的交点为P(2,0);第二种情况,当OP=AP时候,此时点P是OA的中垂线与x轴的交点,P(1,0);第三种情况,当AO=PO的时候,此时点P是以O为圆心的圆与x轴的交点,P点坐标为另外坐标。
由此可见,解答数学题一定要严谨周密,进行数学易错题剖析课时更要注意课堂的重点,把持课堂教学的关键,进行易错题的详细解答。
三、数学教师要对易错题开展提前干预
初中生正处于头脑思绪的活跃阶段,想象力丰富,教师要利用学生“先入为主”的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提前强调经常出错的问题,并且力争让学生在理解的同时记住,避免在做题的时候犯类似的错误,这有助于预防新错题的出现。例如:教学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由于两者存在内在联系,在解答类似的几何题目时,学生要牢记对号入座,切忌随便套用不合适的定理。比如等边三角形具备“三线合一”的性质,而等腰三角形没有,虽然有一个定理是“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只是说,等边三角形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反之则错误。所以,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一个底边高线的长度,不能直接得出中垂线的长度,需要画图计算;而在等边三角形中两者相等,可以直接求得。教师要把这一系列注意事项在传授新知识时告知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心中有数,不慌不乱。
总之,虽然易错题在数学教学中无法避免,但教师应充分利用它们,将之开发成宝贵的教学资源,珍视其教学价值。用这些存在的问题设法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真正体现“易错题”教学价值的过程,也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的过程,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学光.对初中数学易错题的思考[J].中小学教学,2011(1).
[2]钱卫.初中数学典型易错题的分析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1(10).
[3]仁青曲扎.浅析初中数学易错题策略[J].教师,2012(12).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总是会遇到一些易错题,而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易错题的教学,对于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初中学生数学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对数学易错题出现的原因及突破的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易错题;教学策略
数学的学科特点及数学学习过程的特殊性,决定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学习的机会。而数学教学中易错题的出现,更是需要教师通过对易错题的研究,利用这些易错题,设置悬念启发学生去分析错误的根源,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错,该如何去改正,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从发现错误中吸取教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严密的思维逻辑能力。就如何教导学生进行易错题的改正,本文总结了以下几条。
一、教师对易错题进行分类筛选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当对易错题进行分类筛选,弄清楚易错题的原因。任何错题想要得到纠正,就必须弄清楚错误发生的原因。教师要亲自对学生在课堂和课下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详细的记录,亲自安排一节易错题纠正课,让学生明白出错的原因,掌握必要的方法,课堂结束后再重新做一遍,这样才能更好地从源头上解决出错的问题。此外,教师要指导学生依据概论、定理和计算等把出错题目进行分类,建立错题本,利用课余时间再自我研究一遍,并且尽量写出出错的过程,有利于温习时候有方向感。本策略最大的好处便是及时地找到了知识最薄弱的环节并加以弥补,最大限度地减少以后出错的机会。
例如:在对“a2-2ab+b2-1”进行因式分解时候,学生以前的错解是“(a-b)2-1”,教师针对出错原因,再带领学生复习一遍因式分解的原则,就是要将整式分解成积的形式,否则就是不完整的因式分解。
二、合理运用范例,拨开“易错题”中“易错”这层迷雾
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对概念理解不准确造成的,而有的是知识面的迁移不够造成的,还有的是由于粗心大意而造成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应该不断地分析教材,研究学生,通过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正确分析,寻找致误的原因。要及时归纳那些学生常见的错误,总结学生出错的原因,将那些容易出错的问题作为范例,认真上好错例分析课。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求正确的方向,反思错误的原因。教师应力争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的不是一道题目的正确答案,而是一种方法,让学生去发现错误的所在,从中吸取教训。
通过辨析错因,查漏补缺,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广阔性;通过辨析错因,挖掘隐含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通过辨析错因,探究新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例如: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A(1,1),请在x轴上找到点P,使得△AOP为等腰三角形,求出P点的坐标(如图)。学生误解为从图中找到满足条件等腰三角形AOP的P点坐标为(1,0)和(2,0)。分析:对等腰△AOP,根据腰的关系我们应分三种情况考虑。第一种情况,当AO=AP时候,此时点P是以O为圆心的圆与x轴的交点为P(2,0);第二种情况,当OP=AP时候,此时点P是OA的中垂线与x轴的交点,P(1,0);第三种情况,当AO=PO的时候,此时点P是以O为圆心的圆与x轴的交点,P点坐标为另外坐标。
由此可见,解答数学题一定要严谨周密,进行数学易错题剖析课时更要注意课堂的重点,把持课堂教学的关键,进行易错题的详细解答。
三、数学教师要对易错题开展提前干预
初中生正处于头脑思绪的活跃阶段,想象力丰富,教师要利用学生“先入为主”的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提前强调经常出错的问题,并且力争让学生在理解的同时记住,避免在做题的时候犯类似的错误,这有助于预防新错题的出现。例如:教学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由于两者存在内在联系,在解答类似的几何题目时,学生要牢记对号入座,切忌随便套用不合适的定理。比如等边三角形具备“三线合一”的性质,而等腰三角形没有,虽然有一个定理是“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只是说,等边三角形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反之则错误。所以,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一个底边高线的长度,不能直接得出中垂线的长度,需要画图计算;而在等边三角形中两者相等,可以直接求得。教师要把这一系列注意事项在传授新知识时告知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心中有数,不慌不乱。
总之,虽然易错题在数学教学中无法避免,但教师应充分利用它们,将之开发成宝贵的教学资源,珍视其教学价值。用这些存在的问题设法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真正体现“易错题”教学价值的过程,也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的过程,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学光.对初中数学易错题的思考[J].中小学教学,2011(1).
[2]钱卫.初中数学典型易错题的分析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1(10).
[3]仁青曲扎.浅析初中数学易错题策略[J].教师,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