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关人”理论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2014-07-19韩奕琳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把关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韩奕琳

摘 要:将“把关人”理论引入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文章从“把关人”概念出发,研究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变化,认为:高校辅导员应以独特的职业素养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把关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和国家未来的希望,肩负着祖国兴旺发达的重要历史使命,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家实施的中国梦、人才强国等战略,无不看出大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有多么的重要。高等院校是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人才基地,而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的一线,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对大学生的方方面面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把关人”理论要求高校辅导员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对党的思想、学校的要求以及教育教学等各类信息进行科学规范的接受、筛选、整理和传播,才能保证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一、“把关人”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传播学先驱卢因率先提出“把关人”这一理论。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首先提出“把关”一词。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

“把关人”有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把关人”指收集信息和制作信息的过程以及对各个环节进行掌控的人员。狭义的“把关人”指对已经初步确定和将要传播的信息进行控制的相关人员。“把关人”有三重角色,即接受者、把关者、传播者,同时它的功能表现为检查功能、加工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和桥梁功能。因此,狭义的“把关人”也好,广义的“把关人”也好,都对信息的流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即负责信息的吸收、整合和筛选,有目的地保留或强化积极的信息,同时删除或淡化消极的信息,决定着某种信息最终流向接受者。

“把关人”作为传播学中的一个经典理论,不仅适用于新闻传播的过程,同样也适用于任何一个传播过程。因此,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也是“把关人”的把关行为,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就是“把关人”的角色。当今多元化的社会,被各类信息所充斥着,传播速度极快,内容丰富。因此,新的情况、新的时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对处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前线的辅导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高校辅导员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各类信息做好采集、筛选、整理、传授,才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把关人”的工作。

二、“把关人”理论在新形势下对高校辅导员的启示

1.加强辅导员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素质的前提,为了帮助各大高校辅导员在任何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都坚定自己的信念,保持清醒的头脑,高校必须要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高校辅导员要提高政治素养,首先,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方针政策。其次,在工作当中要坚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些观点、立场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再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发挥辅导员的话语权和控制权,主动搜集各类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对学生进行积极向上的引导和教育。

2.巩固辅导员的职业素质。良好的职业素质是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素质的基础。为此,高校要为辅导员建立起完整的职业培训体系,经过一系列的岗前和岗后的培训,不断提高辅导员的职业素质,加快辅导员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同时在这个信息网络的时代,辅导员在工作中面对的是繁琐而巨大的信息量和工作量,作为学生工作一线的“把关人”,辅导员要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工作思路、正确的工作方法,要不断接触新鲜事物,学习使用新技术,提高使用网络多媒体的技能,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打好基础。

3.提高辅导员的道德素质。这些年,“做了好事反被讹”“老人倒地不去扶”等消极的社会现象说明,现在的社会存在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问题。实施道德文化教育是时代的迫切要求。高校担负着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的重任。作为高校工作一线的辅导员就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心灵和品格去引导学生,做学生心中的榜样和学习的楷模,从而在管理学生工作中更有说服力。

总之,同传播学的”把关人“理论中所展示的一样,专业化的媒介组织是对信息进行吸收、筛选、整合和传播。而在高校中,辅导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进行一系列的收集、选择、加工和传播,对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辅导员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更要切实地借鉴和吸收传播学理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开源,潘子健.从“把关人”理论谈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J].新闻界,2010(4):92-93.

[2]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3]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把关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新媒体时代更需要“把关人”
新媒体时代报媒“把关人”的角色定位
“互联网+”时代传媒对媒介域“私有化”的应对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印度电影“把关人”受贿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