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历史名人足迹 感受祖国文化灿烂

2014-07-18林娜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文化名人足迹孔子

林娜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03-0092-03

“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最重要的目标之一。鄂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五上第11课《我们的祖先》中的“历史文化名人”就是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精心编写的。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很清楚,就是通过认识中国历史文化名人,让学生祖国文化的辉煌灿烂,感受中华文化在当今时代的发展中表现出来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亲近感,自觉传承并宏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经过几年的学习,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少历史文化名人。提到一些人的名字,如孔子、司马迁、李时珍,大家并不陌生。几乎所有同学,都能背诵几句孔子名言。但是,从总体上看,学生们对于我们的祖先了解,还不多不深,例如孔子,学生对他的儒家思想,对他给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认识比较肤浅,对孔子在世界的影响,更是知之甚少。因此,本课教学有很大的拓展与提升空间。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我以“历史文化名人”为话题,设计了“追寻历史文化名人的足迹”的教学活动。

为了“避免放任学生进行盲目而低效的探究活动”,我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组织学生预习时,为学生提示了搜集材料的方法和步骤,促使学生广泛搜集材料。同时,老师在研究课本上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扩大了历史文化名人的搜索范围与研究深度,做好了在学生探究讨论时,随时进行必要点拨的准备。这样,在层层深入的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动手动脑,探索研究,将日常积累的有关祖先文明的知识连接起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历史与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一课是怎样上的呢?让我们回顾一下“追寻历史文化名人的足迹”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回看北京奥运,从传统文化寻名人足迹

“追寻历史文化名人的足迹”的活动从哪里入手,如何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是我首先考虑的问题。我想到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虽然过去多年,但是开幕式里展示的中国文化元素中却使我记忆犹新:特别是2008年人击缶齐诵《论语》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恢弘场面,更是震撼人心。我决定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历史文化名人,追寻他们的足迹。

1.师:同学们,2008年有一个时刻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中国,是什么?

生:29届奥运会在中国成功举办。

2.师:让我们再次回到那个令所有中国人激动的时刻!大家仔细看,看谁能找出奥运会开幕式中有哪些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

生:观看奥运会开幕式剪辑录像

3.集体交流。

生1:中国人真了不起!

生2: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4.师:通过传统文化的展示,把中国悠久的历史犹如一幅画卷向世界人民展开,让全世界人民在开幕式的精彩表演中领略中国灿烂的文化。大家发现了吗,看开幕式,想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出现的文化名人数不胜数,同学们,我们能想到哪些历史文化名人呢?

生1:孔子。

生2:毕昇。

生3:李时珍。

5.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领略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追寻历史文化名人的足迹。(板书课题:历史文化名人)

6.师:我们可以沿着历史文化轴,一一细数这些历史文化名人,看看他们是如何用自己非凡的成就推动我国历史文化进程的。

7.师:你们想去了解哪个历史文化名人?老师这里有一些历史文化名人的空白卡片,同学们可以独自一人,也可以找小伙伴一起来完成卡片,相信通过完成这张卡片,就一定能够真走进这些历史文化名人精彩的世界,走进中华璀璨的文明史。

生: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完成卡片。

毕昇是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之一)的发明者,李时珍是举世闻名的药物学家。毕昇和李时珍都是湖北人。孔子,更为大家熟悉。我的这个活动设计,就是从这样一些熟悉历史文化名人开始,让学生走近他们,感受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这样,历史文化名人和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就融合到了一体。很明显,其中也渗透了一种学习历史的方法。

活动第二环节: 讨论交流,走进历史文化名人世界

(一)学生交流历史文化名人卡片

1.同学们,相信你们一定了解到了许多历史文化名人,了解了他们的非凡成就,他们也一定有许多让你敬佩和感动的地方,正是有了他们的不懈努力,才成就了中华灿烂文明,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吧。

2。学生根据已经填好的“历史文化名人卡片”进行交流。(初步交流)

(二)师生共同走进孔子的世界

1. 书中的孔子。

师:在这些伟大的祖先中,你们觉得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是谁?我相信同学们对孔子有一定的了解:我们来交流一下,你对孔子的了解? (学生自由说)

2. 生活中的孔子。

师:大家从书中读到过很多关于孔子的信息,同学们从很多方面来介绍孔子,可以说我们刚才交流的是书中的孔子! 生活中的孔子是怎样的呢?

(1)其实了解孔子我还可以走入社会,咱们班小记者对孔子影响展开了一次社会调查,我们一起看看。(出示录像)

(2)小记者的调查让我们感受到孔子的影响之大,你们在社会生活中什么时候受到过孔子的影响?(学生交流)

3. 世界的孔子。

师:走入社会文明更加感受到孔子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对孔子更多了一份亲近。不过,这还不够!我们还可以放眼世界,去看看孔子对世界的影响。你们猜猜孔子在世界上的影响大吗?

生1:十大名人之首。你们知道吗?做为世界最高科学教育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综合对世界的影响,评出了世界十大文化人,你们猜猜这里面会有谁?(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达尔义、培根,阿奎那、伏尔泰、康德。)孔子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看到这你什么感觉?endprint

生2:孔子对世界的影响太大了,有这样一种说法孔子是中国的,儒学是世界的。所以现在全球都在学习孔子文化,世界各地都有孔子学院。

生3:(出示孔子学院图片)资料: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截至2007年9月,全球已启动孔子学院(包括孔子学校、孔子课堂)175所,分布在156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已经建成500所孔子学院!

这时,老师及时总结——正是因为孔子的人格魅力和博大精深的儒学思想,让2500多年前的孔子,受到了全世界的尊重。不少国家和地区还把孔子的诞辰日定为教师节。可以这样说,孔子既是中国的“圣人先师”,又是全世界的“万世师表”。

这部分的教学活动,从“书中的孔子”到“生活中的孔子”,从“中国的孔子”到“世界的孔子”,师生共同走进了孔子的世界;学生在查、写、听、说、议中,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人生的感悟。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三环节:提升拓展,走进历史文化名人世界

1. 师:同学们,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中,不仅有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还有同学们交流时谈到的史学家司马迁,医学家李时珍等,你们还知道哪些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事呢?(学生自由表达,深入交流。)

2. 播放课件:开创先河的历史文化名人。

3. 我国有这么多的历史文化名人,有这么灿烂的历史文化,讨论:他们是如何取得这些非凡成就的呢?

4. 集体交流。师小结: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坚持不懈孜孜以求的精神才是我们更应该敬佩的地方呀!

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先,用他们的智慧缔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我们不可忘记,今天的中国要屹立世界,需要新一代的努力,正所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谢谢同学们,下课!

最后的教学活动,重在拓展提升。由“一个历史文化名人”到“一群历史文化名人”,充分展示了祖国的灿烂文化和自强不息、不断创新的民族精神。请看最后板书:

上到这里,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啧啧惊叹声,从学生的神情中,就知道他们已经感受到我们祖先的伟大。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历史与社会,加深了人生的感悟。说明我们的教学目标完全达成。

可以说,整个教学活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让学生从最初的了解到融入历史文化名人的世界,感受他们在那个时代的脉动,对后世的影响,潜移默化间触动学生的心灵。这节课上得师生荡气回肠,意犹未尽。以下三点,我体会较深: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这节课从重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一神圣的时刻开始,就充满了激情,激荡着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伟大祖先在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一下子就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极好地引领了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人情境。

二、抓住关注热点,引导学生探索热情

课堂先走进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影响巨大的先人——孔子。从孔子生平,到孔子儒家思想,再到全世界都在学习孔子文化。我巧妙利用“书中的孔子一生活中的孔子一世界的孔子”三大块进行学习.既层次清楚,又在步步深入,渐渐提升。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孔子的深远影响。

这一环节中我把课前和学生一起进行的社会调查做成录像穿插其中,让学生从课本走入社会,体现了品德与社会的有利结合。这样下来,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走入了学生生活,来到了学生身边,学生从敬佩到亲近,再到敬佩,完成了思想上的飞跃。

三、培养学生能力,让自主探究成为课堂主旋律

课堂并没有在感受完孔子就停步,我及时引领学生走近更多的历史文化名人。结合“活动天地”分类了解众多的名人。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搜集材料、筛选材料、整理材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品德与社会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提高认识,陶冶学生性情,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这也是本节课我始终践行的理念。带着孩子们在课堂中追寻历史名人的足迹,感受祖国文化的灿烂,我幸福着,孩子们快乐着。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名人足迹孔子
党的足迹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足迹
初中生如何积累作文素材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连连看
中国足迹
河南历史文化名人的数字化保护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