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学习方式的有效策略
2014-07-18王鸿波
王鸿波
摘 要:实践新课程,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或转变上。那么,新的课程理念倡导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教师不断地努力和探索。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学氛围;教师角色;关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当我们弄清楚新理念下的学习方式后,如何逐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就需要我们广大师生在教学中去认真探索、不断总结。
下面围绕这个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产生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对学习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而这种积极的情感又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使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大胆的探索和研究,使学生想平时所不敢想,言平常所不敢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索、合作与交流。所以说,民主、活跃的教学环境是实现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条件。
二、转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嚴”的架子,走下“三尺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走进学生心灵,精心组织好学习活动,为学习活动提供素材,为探索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采用适当的学习方式去解决问题,
并积极参与其中。当学生在合作探索过程中,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就要及时点拨、巧妙引导,使学生体验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三、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已不是我们教学的范本,不是圣书,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和基本素材。由于学生情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时可以科学地处理教材、灵活地驾驭教材,可创造性地改进教材的呈现形式,也可以开发、补充、丰富教材内容,以有利于学习活动的开展。例如,当教材提供的内容趣味性与挑战性不能满足学生需要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收集有利于激发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或有利于学生思维竞争的素材作为学习内容;当教材中生活化的内容与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不太密切,不便于学生进行探索数学规律时,教师可选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使学生便于数学思考;当教材中的某些开放问题呈现出一种解决思路时,教师可以不受教材限制,让学生充分地探索、发现,找出多种策略。
四、处理好几种学习方式间的关系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三种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既相互独立又紧密相连。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的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的现有条件等因素去合理组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选择适宜高效的学习方式。
当然,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是通过多渠道而实现的,其策略也很多,如借助多媒体课件,课堂上对学生的探索成果适时鼓励和评价等都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总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我们教师去不断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赵燕.迈开步伐大胆实践新课改[J].小学数学教育:辽宁教育,2006(09).
[2]吴红华.让数学教学“生活化”[J].教育实践与研究:A版,2006(09).
(作者单位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新军屯镇鲁各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