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对课前预习的有效利用
2014-07-18赵红兵
赵红兵
摘 要:通过激发兴趣,学会预习;预习检查,评价激励;坚持不懈,养成习惯等途径,可以指导学生有效预习。
关键词:课前预习;兴趣;习惯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有时会感到迷惑:如果每一课的预习都停留在读一读、查一查、想一想、写一写上,学生会不会厌倦?针对不同性质的课文实效性怎样?结合教学实际,在指导学生有效预习,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激发兴趣,学会预习
任何事情,有了兴趣,做起来就会事半功倍。每学期刚开始,和学生一起纵览全书,了解每单元的内容,介绍相关的一些故事,很容易就勾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本学期,我教的是四年级语文,我是这样做的:
与学生一起纵览全书后,我跟学生说:“这学期,我们将会学到很多有意义的课文,有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如《虎门销烟》;有回忆童年生活的,如《桂花雨》;有描写祖国优美自然景观的,如《九寨沟》《雾凇》;还有颂扬名人刻苦学习精神的,如《徐悲鸿励志学画》《李时珍夜宿古寺》。这些课文将会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简短的话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接着,我提出了本学期预习的总体要求:(1)读课题,猜内容;(2)读通、读顺课文,能把握课文大意;(3)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生字生词;(4)积累好词、佳句。感悟两个佳句,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5)熟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质疑批注,做到不懂笔墨不读书。
当然,这仅仅只是笼统的提出方法、步骤,具体到每篇课文,还会结合课文实际情况作具体的补充指导。如,在教学《虎门销烟》一课时,通过课前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虎门销烟”前后的历史背景,使学生对“虎门销烟”的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
二、预习检查,评价激励
学生年龄小,他们的本性决定了光有预习,没有检查,预习的效果就无从谈起。只有通过灵活多样的检查,才能充分体現出预习的作用,真正做到为课堂教学服务。而预习是在学生自主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师该如何检验,直接决定着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并影响着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以下几种检验方式可供大家参考:
1.定期与随即相结合检验
(1)定期检验:新课前利用几分钟字词读写检查,并给出预习评价,表扬预习效果的较好的学生,在学生树立榜样,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每天收改家庭预习作业本,亲力亲为地检查学生的好词佳句的摘录和对好句感悟。(2)随机检查:课堂中通过抽读、汇报等形式检验部分学生的读词文、资料查阅、生活感悟等的情况,实时作出评价。
2.充分发挥小助手的作用
(1)组长检查:文中的批注、家长的签字督促情况由小组长检查,定期评出“最佳预习小能手”,通过校信通,发给每一位家长,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发挥了家长的监督作用。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干部带头作用,还能够训练干部的理解评判能力。(2)学生互查:小组内互相听读、互相听写检查,互相交流,评出“最棒预习小组”,表扬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让他们产生集体自豪感,同时也能让小组内的学生形成互相监督的习惯。
三、坚持不懈,养成习惯
预习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如果让学生养成有效预习的习惯,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对于学生来说,是关系到以后一生的事,好习惯,早养成,益终生。因此,有效预习的“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布置和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我认为有效预习不仅是有效教学的前奏,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预习的要求做到有层次,要求不宜过多,形式更应灵活多样。否则,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因此缺失。只要我们提出的预习目标要求得当,检验的方法有效可行,就会是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会因此而得到最初的体现,预习就能更好地为“有效课堂”去服务。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宝应县山阳镇中心小学)
·编辑 张 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