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配合注射治疗腰骶痛35例临床观察

2014-07-18余鸿斌于柏清李志勇杜振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22期
关键词:椎间椎体针刺

余鸿斌 于柏清 李志勇 杜振欢

针刺配合注射治疗腰骶痛35例临床观察

余鸿斌 于柏清 李志勇 杜振欢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注射治疗腰骶痛的疗效。方法70例腰骶痛患者采取自愿选择的方式分为注射组和针刺组, 各35例。注射组在病变脊神经后支出孔注射消炎止痛液配方10 ml, 针刺组在注射组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注射组总有效率85.7%, 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4.3%,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注射治疗腰骶痛疗效肯定, 安全方便,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腰骶痛;针刺治疗;注射疗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0例腰骶痛患者中女37例, 男33例, 年龄18~68岁。其中单侧痛43例, 双侧痛27例, 病程0.5个月~12年, 均无明显外伤史, 均确诊为腰骶痛患者。将门诊及住院的确诊患者, 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注射组和针刺组, 各3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疼痛区域等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诊断依据 ①在弯腰时突然出现腰困腰痛不适, 腰呈板状腰。②急慢性腰痛可伴臀及股后外侧疼痛, 痛不过膝。③有单侧腰骶部疼痛或双侧腰骶疼痛, 伴或不伴有向同侧臀部放射痛。④女性经产妇、有慢性腰骶痛者较多, 但近期无症状。⑤有受风受凉病史, 有在潮地居住史, 有劳累病史及腰骶痛慢性发作病史。⑥体征:根据疼痛区必分布在某一椎体上的特点, 在该椎体上有三个压痛点, 分别是棘突、小关节及横突, 并有向主痛区放射的特点。压痛明显点多在外侧横突。⑦X线显示:可见椎体旋转的迹象, 正位片显示双侧椎弓根距不等, 双侧椎体外缘间距不等, 双侧小关节间隙不等, 侧位片显示椎体后缘双影征[1]。

1.3治疗方法 患者采取俯卧位, 在其腹下垫枕, 由X线片定位出病变脊神经后支出孔的体表投影, 用记号笔做好标记。注射组:应用长7号针, 由标记点垂直刺入, 直达横突根部后,再向上滑过横突进入约5 mm , 回吸无血液抽出, 然后注入消炎止痛液10 ml。2次/周, 4次为1个疗程。消炎止痛液配方:2% 利多卡因注射液3 ml, 维生素B12注射液 1 mg, 曲安奈德注射液20 mg, 加注射用水至10 ml。针刺组:在注射组的基础上加针刺。取穴如下:主穴:肾俞、气海、大肠俞、关元、腰阳关、命门、环跳、委中。以部位来决定针刺深度,一般0.5~3寸, 进针得气后留针30 min, 期间行针2次, 1次/d, 7次为1个疗程, 2个疗程中间休息2~3 d。两组均在15 d后统计数据。

1.4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症状消失, 无腰痛腰困等症;显效:腰部仅有轻微不适, 无压痛及困痛;好转:经治疗后,较前有缓解;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甚有恶化。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单向有序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针刺组与注射组疗效结果比较 针刺组总有效率94.3%,注射组总有效率85.7%, 两者经过SPSS统计分析。针刺组Ridit均值0.5916, 注射组Ridit均值0.4084, 95%的可信区间,针刺组为 0.4996~0.6836, 注射组为 0.3164~0.500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8)。

表1针刺组与对照注射组疗效结果比较[n (%), %]

3 典型案例

患者, 男, 49岁, 2014年4月来诊。主诉:反复腰骶部疼痛7年余, 加重10 d。患者因弯腰搬取重物不慎诱发腰骶疼痛。诊断为腰骶痛。采用穴位注射及随症采用针刺治疗。治疗当天疼痛缓解, 仅有双侧臀部困胀不适。经5 d治疗后双侧臀部困胀缓解。治愈出院。

4 讨论

腰骶痛是以腰骶部疼痛困重为主症的一类疾病, 是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多发病常见病。以前对腰骶痛的诊断多以疼痛部位及压痛点为主要依据。分别诊断为:腰肌劳损、椎间小关节综合征、腰肌筋膜炎、腰三横突综合征、臀上皮神经卡压症等, 本病多有病程长, 发作周期短, 经久难愈, 常被医学界称为难治性腰痛。随着对脊神经后支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对腰脊神经后支的研究, 使腰骶痛的诊治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4.1腰脊神经后支解剖特点和致病因素 脊神经于椎间孔外侧处分行出粗细两支, 较粗者为前支并构建成腰骶丛, 较细者为后支并经骨纤维孔后再分内外两侧分支。外侧分支经由横突后背侧下行, 其分支组成臀上皮神经;内侧分支沿上关节突外侧面下行, 穿过乳突与副突之间的纤维管再向下行,下降至三个椎骨平面, 最后由正中线附近穿出筋膜分布于皮下, 其支配区域在椎间关节连线与正中线之间肌肉组织[2]。腰脊神经后支受挤压引起其支配的腰骶部筋膜及股骨疼痛。

4.2针刺合封闭治疗腰骶痛的机制 注射疗法是将营养神经消肿止痛的药物直接注射入腰脊神经后支出孔, 以缓解肌肉痉挛, 神经水肿, 化解局部无菌性炎症, 从而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治疗效果。针刺组是在注射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疗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此病病位在椎间关节连线与正中线之间, 该病位为膀胱经行走及支配区域, 因而治疗本病多采用足阳明膀胱经背部内侧线上的背俞穴, 如L2~3神经后支出孔为肾俞穴等。由腰脊神经后支分布特点可知, 其病变神经多是在痛处以上三个节椎的横突上缘处。采用针刺来刺激相应部位节脊后神经内侧支周边组织, 以激发神经功能, 消除神经水肿, 缓解肌肉痉挛, 加快血液循环, 促进病情恢复[3]。

综上所述, 在局部注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针刺合注射治疗腰骶痛, 使该病从病因上得到了治疗, 疗效确切,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1] 韩济生, 倪家骥.疼痛学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111.

[2] 于尚伟.针刀治疗腰神经后支痛 36 例临床观察.中国医学创新, 2009(31):55-56.

[3] 田永红, 杨培俐.针刺脊后神经内侧支区治腰骶痛.内蒙古中医药, 1996(S1):48.

2014-08-07]

332000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

猜你喜欢

椎间椎体针刺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清明的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腰间盘突出运用椎弓根螺钉与椎间融合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腰椎间孔扩大成形在椎间孔镜技术中的意义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