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替卡韦单用或联合干扰素α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比较

2014-07-18孙建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22期
关键词:转换率载量卡韦

孙建民

恩替卡韦单用或联合干扰素α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比较

孙建民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单用或联合干扰素α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例CHB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 单药组(32例)服用恩替卡韦(0.5 mg/d), 联合组(3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干扰素α-1b(60 μg/d)。观察治疗24、48周时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24周时两组HBV DNA转阴、ALT复常、HBeAg转阴及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87、1.16、0.41、0.18, P>0.05);48周时两组HBV DNA转阴、ALT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2、0.99, P>0.05), 联合组HBeAg转阴及血清学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单药组(χ2=5.06、4.95, 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两组病毒学、生化学应答一致, 联合组HBeAg转阴及血清学转换率显著高于单药组, 安全性均良好。

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干扰素α;高病毒载量

高病毒载量(HBV DNA≥107拷贝/ml)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中容易出现应答不佳或耐药, 目前传统的应对策略是初始联合两种无交叉耐药或选择高耐药基因屏障的核苷(酸)类药物治疗[1], 但难以达到满意终点[2]。作者对恩替卡韦(ETV)单用或联合干扰素α治疗高病毒载量CHB的48周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CHB患者,诊断符合2010年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标准[3]。同时符合以下标准:①核苷(酸)类药物初治, 年龄18~65岁, HBeAg(+), HBV DNA≥107拷贝/ml, ALT在2~5倍正常值上限之间。②排除其他肝炎病毒、CMV、EBV重叠感染, 肝癌、酒精性或自身免疫性肝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存在严重心、肾疾病, 半年内应用过干扰素者。64例CHB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32例)和单药组(32例)。 两组年龄、性别、ALT、TBil、AL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两组基线指标比较

表1两组基线指标比较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年龄(岁)男:女ALT(U/L)TBil(μmol/L)ALB(g/L)联合组3237.1±10.420:12141.84±48.3623.79±6.1437.13±1.68单药组3236.3±11.222:10137.53±42.2724.01±5.2336.96±1.54 t/χ20.300.280.380.150.42 P>0.05>0.05>0.05>0.05>0.05

1.2治疗方法 单药组服用ETV(博路定, 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0.5 mg/d, 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干扰素α-1b(赛若金, 深圳科兴公司)60 μg/q.o.d., 肌内注射。疗程均48周。两组可根据病情给予保肝、支持等治疗, 但不用联苯双酯、双环醇、甘草酸类等降酶药物。

1.3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 观察24、48周时HBV DNA转阴、ALT复常、HBeAg转阴和血清转换率等。HBV DNA采用Light Cycler荧光定量PCR分析仪、肝功能采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均为德国凯杰深圳公司试剂), HBVM采用MODULAREl7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

1.4疗效评判标准 血清HBV DNA<103拷贝/ml为阴性,耐药指继续抗病毒治疗中检测到HBV DNA反弹者的相关耐药位点。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24周时两组疗效比较 联合组HBV DNA转阴25例(78.13%)、ALT复常24例(75.00%)、HBeAg转阴7例(21.88%)、HBeAg血清学转换4例(12.50%);单药组分别为20例(62.50%)、20例(62.50%)、5例(15.63%)、2例(6.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87、1.16、0.41、0.18, P>0.05)。

2.2治疗48周时两组疗效比较 联合组HBV DNA转阴29例(90.63%)、ALT复常28例(87.50%);单药组分别为26例(81.25%)、25例(78.13%),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2、0.99, P>0.05)。联合组HBeAg转阴20例(62.50%)、HBeAg血清学转换13例(40.63%), 对照组分别为11例(34.38%)、5例(15.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6、4.95, P<0.05)。

2.3两组耐药及不良反应观察 联合组无耐药发生, 单药组治疗48周时发生1例(3.13%)耐药, 变异位点为rtLl80M+ T184L+M204V。治疗中联合组大多出现流感样症状、白细胞数下降, 并出现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升高2例(6.25%);单药组未见类似不良反应。治疗中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3 讨论

高病毒载量和HBeAg阳性是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发生的显著危险因素, 因此有效的抗HBV治疗及促进HBeAg血清转换是延缓CHB进展的关键。由于高载量HBV DNA准种复杂度高, 容易发生应答不佳、耐药及复发, 使治疗难度加大。ETV抗HBV作用强, 耐药率低, 但3年累计HBeAg血清转换率不足40%[4], 难以实现停药。干扰素α有免疫调节和诱生抗病毒蛋白的作用, 有较高的HBeAg血清转换及较持久的病毒学应答。ETV与干扰素抗病毒机制不同[5], 二者联合抗HBV治疗具有互补性。目前关于ETV单用或联合干扰素α治疗高病毒载量CHB对比研究少见。

本资料显示:治疗24、48周时两组HBV DNA转阴、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两组病毒学、生化学应答一致, 联合治疗与ETV单药相比并不会显著提高近期抗病毒疗效和促进生化指标改善, 这与其他学者报道差异较大[6,7];两组HBeAg转阴及血清学转换率随疗程延长而逐渐增加, 至48周时联合组显著高于单药组(P<0.05), 提示联合治疗能促使更多患者达到满意终点而实现停药[2]。一般认为,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者复发率低, 但如何提高有限疗程内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是临床实践中的难题, 本研究中联合组48周HBeAg血清学转换率(40.63%)高于文献报道的IFNα单药同期约30%的转换率[2], 说明联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应用。已有学者报道[8], 核苷类药物序贯IFNα治疗可提高HBsAg血清学阴转率。对于高病毒载量CHB患者采用类似序贯疗法是否可以达到既不影响疗效, 又能提高患者耐受性、依从性, 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 任红.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管理的新观念.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8, 16(5):329-334.

[2] 毛青.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现状与思考.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3, 16(4):289-292.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1, 19(1):13-24.

[4] Liaw YF, Kao JH, Piratvisuth T, et al.Asian-pacific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a 2012update.Hepatol Int, 2012, 6(3):531-561.

[5] 张文宏.慢性乙型肝炎经治患者再治疗的策略探讨.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3, 16(4):296-298.

[6] 曾文, 袁静, 刘映霞, 等.聚乙二醇干扰素α1pha-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中华试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3, 27(2):115-118.

[7] 李勇.干扰素α-2b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35):136-138.

[8] Zhang XQ, Zhang HY, You JP, et al.Efficacy of pegylated interferon alpha2a in patients without HBeAg loss after the withdrawalof longterm lamivudine therapy.Virol J, 2013, 10(1):21.

2014-08-22]

454172 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五科

猜你喜欢

转换率载量卡韦
无人机多光谱遥感中植被指数与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关系研究*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肝衰竭患者HBV-DNA载量与炎性因子及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资源量储量转换规律
病毒载量检测在102例HIV抗体不确定样本诊断中的应用
陈建杰教授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总结
愈肝龙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浅析天然气部分氧化法制乙炔的反应平衡
恩替卡韦联合舒肝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