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比重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单侧髋关节手术的麻醉效果探析

2014-07-18王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22期
关键词:罗哌单侧患侧

王铭

低比重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单侧髋关节手术的麻醉效果探析

王铭

目的观察低比重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单侧髋关节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48例高龄单侧髋关节手术患者, 对其采用低比重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观察患者手术侧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平面、麻醉持续时间以及进行麻醉前后的MAP、HR、RR, 对比观察患者健侧与患侧的VAS、改良Bromage评分。结果手术侧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2.3±0.5)min, 最高平面为T11, 麻醉持续时间为(76.8±13.8)min, 患者进行麻醉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患者患侧的VAS、改良Bromage评分要显著优于健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比重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高龄单侧髋关节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好, 安全性高。

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髋关节手术

单侧髋关节手术对于患者本身所造成的创伤就较大, 加之对于高龄患者而言, 其身体本身的各个器官的总体机能就处于一个下降的状态, 高龄患者往往还并发各种基础疾病,从而导致高龄患者对于手术的整体耐受性不高[1]。在对于高龄的单侧髋关节手术患者设计麻醉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有效抑制患者因为手术所造成过度的应激反应, 同时还必须保证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患者各项基本生理指标的稳定[2]。为了观察低比重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单侧髋关节手术的麻醉效果, 作者特进行本次研究, 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高龄单侧髋关节手术48例, 其中男26例, 女22例,年龄72~89岁, 平均年龄(78.9±4.7)岁。患者中合并高血压33例, 合并糖尿病29例, 合并冠心病8例, 所有患者均在进行本次手术前均进行了内科的保守治疗, 各项基本生命体征平稳, 所有纳入本次研究的患者均无凝血功能障碍, 能够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 无相应的进行腰麻的禁忌证。

1.2麻醉方法 45例患者在未进入手术室前均未给予任何药物,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呼吸以及血压状况进行常规监测。对患者进行面罩给氧时设置的给氧速度为3 L/min, 对患者的健侧静脉上肢进行静脉开通时选择18 G的外周留置针, 患者在进行静脉麻醉时输入的平衡液的量按照6~8 ml/kg进行计算。在体位的选择上, 所有患者均选择上卧位, 穿刺的部位选择为L2~3之间, 在成功的完成硬膜外穿刺后将腰麻针从侧孔向患侧端置入, 并向回抽取, 一旦向回抽取的过程中发现脑脊液, 则可以向患者注入麻醉药物, 注入麻醉药物的速率控制为0.2 ml/s。在进行上述过程的同时, 向硬膜外导管中置入4 cm导管备用。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将整个手术床保持水平, 同时患者始终保持侧位,完成手术后给予患者镇痛泵连接。在麻醉药物的配置上, 将5 μg的舒芬太尼与1%的罗哌卡因采用药水混合稀释至3 ml,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混合好的麻醉药物1~2 ml, 待患者的腰麻作用消退后, 再给予患者0.5%的罗哌卡因3~4 ml。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若患者的失血量较大的话, 给予补充红细胞, 若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患者的基础血压下降到了小于基础血压30%的程度, 则给予静脉注入麻黄碱。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手术侧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平面、麻醉持续时间以及进行麻醉前后的MAP、HR、RR,对比观察患者健侧与患侧的VAS、改良Bromage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对于本次研究中所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本次研究中的总体结果 手术侧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2.3±0.5)min, 最高平面为T11, 麻醉持续时间为(76.8±13.8)min,患者进行麻醉前后的MAP、HR、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患者进行麻醉前后的MAP、HR、RR比较

表1患者进行麻醉前后的MAP、HR、RR比较

注:与麻醉前比较, P>0.05

麻醉后5 min10 min20 min30 min40 min MAP(mm Hg)103.3±14.8 99.5±10.698.4±9.798.8±9.699.3±8.998.6±9.3 HR(次/min)74.8±8.977.9±7.573.2±6.976.8±6.772.8±7.173.5±7.3 RR(次/min)16.9±1.317.4±1.416.8±1.216.7±1.116.3±1.316.8±1.4项目麻醉前

2.2患者健侧与患侧的VAS、改良Bromage评分比较 患者患侧的VAS、改良Bromage评分要显著优于健侧(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患者健侧与患侧的VAS、改良Bromage评分比较

表2患者健侧与患侧的VAS、改良Bromage评分比较

注:与健侧对比,aP<0.05

部位VAS改良Bromage评分患侧 0.8±0.1a1.5±0.3a健侧9.7±1.70.3±0.1

3 讨论

老年人下降的不仅仅有全身的整体生理功能, 大多数老年人还会伴发各种慢性疾病, 同时部分老年人还可能伴随着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 在上述综合因素的作用下, 老年人的心血管的应激反应能力普遍较差[3]。若老年人还合并了特殊性的疾病, 例如阿尔兹海默病、卒中等将会影响到对于麻醉平面的测试;老年人对于麻醉镇痛药的整体耐受性也较差,因而在对于老年人制定相应的麻醉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身体状况以及术后的恢复管理[4,5]。对于高龄的单侧髋关节手术患者而言, 其最好的麻醉方式为进行腰-硬联合麻醉, 因为腰-硬联合麻醉不仅仅起效快、镇痛效果好,而且在麻醉的过程中还能够追加麻醉药物, 有利于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而对于高龄的髋关节手术患者而言, 在进行麻醉方案的设计时必须考虑到麻醉药物对患者的生理干预要小, 而且所使用的麻醉药物的安全范围要足够大, 麻醉时间要足够长。而小剂量的罗哌卡因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麻醉平面, 而且几乎不对患者的血压造成影响。有相应的研究显示如果仅仅是单用罗哌卡因, 有极大的可能出现麻醉镇痛不全的现象出现, 因而在本次研究中作者将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进行了复合, 不仅能够有效地进行镇痛还能保证患者的肌张力, 有利于患者术后进行较早地进行康复锻炼。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 手术侧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2.3±0.5)min, 最高平面为T11, 麻醉持续时间为(76.8±13.8)min, 患者进行麻醉前后的MAP、HR、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患侧的VAS、改良Bromage评分要显著优于健侧(P<0.05)。

综上所述, 作者认为低比重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高龄单侧髋关节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好, 安全性高。

[1] 唐彦明, 杨晓春, 吴嘉宾, 等.低比重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重庆医学, 2013, 42(30):3666-3668.

[2] 梁大为, 李远志, 刘强.重比重罗呱卡因腰麻在老年下肢手术中的效果.重庆医学, 2011, 40(23):2355-2357.

[3] 柏平, 彭明清, 郭林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头置换中的应用.重庆医学, 2012, 41(12):1216-1217.

[4] 刘祯庆, 孙卫楠, 李鑫, 等.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在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观察.山东医药, 2011, 51(38):105-106.

[5] 徐仲煌, 唐帅, 罗爱伦, 等.腰丛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3):328-331.

2014-07-31]

473003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猜你喜欢

罗哌单侧患侧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更 正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单侧咀嚼有损听力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肌力平衡疗法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