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残胃与食管直接吻合治疗胃次全切除术后食管癌30例

2014-07-18王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22期
关键词:主动脉弓存活率消化道

王强

残胃与食管直接吻合治疗胃次全切除术后食管癌30例

王强

目的探讨残胃代食管在胃次全切除术(BillrothⅡ式)后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30例行胃次全切除术后食管癌患者, 对本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从并发症情况和远期生存情况与同期此类文献报道比较,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本组研究中, 30例患者在术后无死亡病例, 出现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瘘1例, 肺部感染3例、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重建消化道小肠扭转1例, 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病例, 均明显低于同期此类文献报道水平。 ②本组患者的1年存活率为90.00%、3年存活率为73.33%、5年存活率为43.33%, 平均水平为68.89%, 均明显高于同期此类文献报道水平,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llrothⅡ式术后食管癌患者, 将残胃与食管在主动脉弓上或主动脉弓下吻合, 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优势, 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延长患者远期存活率。

残胃代食管;吻合口瘘;食管癌

现阶段, 将残胃与食管在主动脉弓上或主动脉弓下吻合已经成为食管重建的常用方法, 本文中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期间在本院行胃次全切除术后的30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 探讨残胃代食管在食管癌患者胃次全切除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期间在本院行胃次全切除术后的30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其中男16例, 女14例;年龄64~79岁, 平均年龄(68.47±4.49)岁;所有患者均为胃次全切除(BillrothⅡ式[1])术后, 术后时间25~33年, 平均(28.31±3.42)年;原发疾病: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溃疡10例、胃癌7例;食管中段癌17例、食管上段癌4例、食管下段癌9例;行主动脉弓上吻合14例、行主动脉弓下吻合13例、颈部吻合3例。

1.2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 麻醉效果满意后对于食管中、上段癌21例患者选择两切口(左胸、上腹部)或三切口(右胸、上腹部、左颈部)入路, 在上腹部正中做切口, 行食管切除术[2], 将残胃用直线型切割闭合器做成管状胃以延长胃的长度, 将管状胃放置于食管床符合生理解剖, 不减少胸腔容积, 对呼吸影响小。因胃移植路径短且直, 可充分利用食管及胃的长度, 在充分切除肿瘤同时, 吻合口张力也小。残胃与食管在颈部或主动脉弓上吻合, 吻合口位于左颈部或左胸顶。对于本组9例食管下段癌患者在胸腹联合处做切口入路, 将胃游离, 行主动脉弓下吻合。

此类患者术后更容易发生诸如切口感染、吻合口瘘, 肺部感染、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建消化道后小肠扭转等并发症,而远期生存情况更是关注的重点。对本组30例患者术后分别在并发症情况和远期生存情况方面与同期此类文献报道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并发症情况 本组研究中, 30例患者在术后无死亡病例, 出现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瘘1例, 肺部感染3例、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重建消化道小肠扭转1例, 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病例, 均明显低于同期此类文献报道水平[3]。见表1。

2.2远期生存情况 本组患者的1年存活率为90.00%, 3年存活率为73.33%, 5年存活率为43.33%, 平均水平为68.89%, 均明显高于同期此类文献报道水平[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并发症情况对比[n(%)]

表2远期生存情况对比[n(%), %]

3 讨论

食管癌是消化道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 其中85%好发于胸段, 以中段食管癌最多, 而且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每年约有15万人死于食管癌。食管癌的发病原因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环境、饮食习惯、遗传等有直接关系, 但是其他临床症状缺乏特异发现, 因此临床中确诊的食管癌患者多为中、晚期患者, 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相关文献报道称[5], 胃次全切除(BillrothⅡ式)术后贲门癌或食管癌的发病率约为0.86%~0.98%, 目前, 临床中对于胃癌及胃部溃疡穿孔患者主要采取胃次全切除术(BillrothⅡ式)进行治疗,并在术后使用患者的胃进行消化道的重建, 但是食管癌的发病部位以食管中段为主, 因此由于胃长度不足, 造成吻合口张力过大, 在术后出现吻合口瘘或其他一系列的并发症,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但是通过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是可以通过手术再根治的, 食管的重建以残胃最接近生理及解剖学, 术式简单, 安全, 易行。

通过本组研究发现, 通过一个切口能够同时完成肿瘤切除与淋巴结清扫, 而且重建消化道操作简单, 有效避免对脾、胃、胰腺的损伤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手术效果确切。30例患者在术后无死亡病例, 出现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3例、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重建消化道小肠扭转1例, 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病例, 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同期类似文献的报道水平, 而且患者的1年存活率为90.00%、3年存活率为73.33%、5年存活率为43.33%;也明显优于其他文献水平。

综上所述, 胃次全切除术(BillrothⅡ式)术后食管癌患者,采取将残胃代食管与食管在主动脉弓上或主动脉弓下吻合,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优势, 更符合生理, 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延长患者远期存活率。

[1] 张亚军, 张霖.胃次全切除术后食管癌及残胃贲门癌再手术.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7, 13(4):234-235.

[2] 张志锋, 洪祎纯, 韦武芝, 等.食管癌三切口手术中管状胃两种不同上提径路的临床观察.中华全科医学, 2012, 11(6):224-226.

[3] 欧松柏.贲门癌左进胸食管残胃吻合术40例体会.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26(6): 513.

[4] 马冬春, 魏大中, 范军, 等.右胸腹两切口在中下段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7, 42(5):584-585.

[5] 郭海周, 王建军, 周福有, 等.管状胃对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改善作用.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1, 14(1):1107-1109.

2014-08-14]

456400 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胸外科

猜你喜欢

主动脉弓存活率消化道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水产小白养蛙2年,10亩塘预计年产3.5万斤,亩纯利15000元!存活率90%,他是怎样做到的?
小鼠改良微创主动脉弓缩窄模型与经典模型的比较
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超声诊断和畸形特征分析
Alice台风对东海鲐鱼鱼卵仔鱼的输运和存活率的影响
1218例脑血管病患者主动脉弓血管形态改变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