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课堂中“积极”因子的构建初探

2014-07-17洪莉

关键词:心理环境积极积极心理学

洪莉

摘要:本文以积极心理学为切入点,分析历史课堂中“积极”因子的构建。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方面:良好心理环境、多维问题平台、教材心育因素、激励评价方式。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环境;心育因素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0-030-2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认为:积极心理学要求人们用一种更加开放、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2013年江苏历史高考第23题以积极心理学的新视角,从罗斯福积极乐观的情绪,优秀的人格魅力入手分析新政成功的原因,颠覆常规,出人意料。所以,将积极心理学引进历史教学,对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品质、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积极发展的身心健康,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下面就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创设良好心理环境,激发积极的学习情感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情绪能通过扩建个体的心理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帮助个体建立起持久的个人发展资源,从而使个体随后的行为变得更有建设性和创造性。”因此,课堂教学中,我注意创设良好氛围,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诱导积极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力,这对于提高历史学习质量,培养学生良好心态,至为重要。

我认为我的课堂学生做主。我尊重、接纳学生的表现和行为,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心理环境。作为兼职心理辅导老师,我特别注意与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在我的课堂上,学生有很大的自由度,听课方式很随意,提问方式也很随意,合作探究更随意;课后,经常借助改作业、试卷与学生进行笔谈,通过网络与学生聊学习、聊生活。所以我的学生并不怕我,但对我不乏敬畏之情。学生在评教评学活动中这样写道:“我感觉老师与之前老师最大的不同就是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听老师的课总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喜欢你的教学方式,上课严谨但不乏幽默,上你的课感觉时间特别快,感觉挺带劲。”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二、搭建多维问题平台,培养积极的探究欲望

新课程高度关注主动建构和动态生成,强调多维联系,突出多层次的意义分析,使“学习者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工作目标并形成与获得所希望的成果相应的预期”。在这里,教师善于搭建多维问题平台,在学生原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创设一种不平衡,形成认知矛盾,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这样学生的知识吞吐、思想传递与生成由此而自然发生。

如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学习与考查的重点知识,笔者尝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图示的方式来构建三省六部之间的关系。请一位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在下面画,如下图:

然后请其他同学评议。经过讨论同学们发现这里少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门下通过后的决议,须皇帝审批方由尚书执行,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修改。这样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动手画一画,改一改,对于三省六部制的运转程序和作用就迎刃而解了。修改如下图:

教师进一步设问:隋唐三省六部制中所分割的“权”与美国三权分立中所分立的“权”有何不同?引导学生画一画美国三权分立的示意图(略)。经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认识到政治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应尊重不同国家的政治文明,而制度创新才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动力。学生经过自主探索与合作探究学习,不仅知识得到巩固,关键是积极向上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提高,团队合作意识也大大提高了。

三、挖掘教材心育因素,促成积极的品质涵养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内心存在着固有的积极力量,通过后天的教育“促使人的积极品质不断增长并使人所具有的积极力量(包括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人性的消极方面就会被消除或抑制”。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从根本上讲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学问,它关注和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要求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历史教科书为我们提供了对学生渗透和熏陶人文精神的丰富素材,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这些心育因素,让学生不只感知历史、理解历史,更是强化人文精神的自我扩充,使个体品质、人格得以完善、升华与提高,形成积极品质。

继续以《罗斯福新政》为例,课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搜集关于罗斯福的个人奋斗史,走近伟人,感悟伟大的人格魅力,明白自信的人生是永远不会被困难击败的。课中在学习罗斯福新政时,罗斯福对工人、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关注深深感动了学生,让学生们明白要宽容待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主动、心存善念是关键。下面摘录几段学生的感悟:“历史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他们身上“大我”的精神深深震撼着我,对我形成一些价值取向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也让我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获得了不断进取的动力。”“学习华盛顿,明白自已的角色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学习商鞅城门立木的故事,明白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做人之本”等等。我确信这些历史感悟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积极品质的形成有着比高考更为深远的意义。

四、运用激励评价方式,提升积极的批判意识

积极心理学认为,“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是发展积极人格和积极力量的一条基本途径。人的成长是一个探索外界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探索自我的过程,一个人并不完全清楚自己会成长到什么程度,并不完全清楚自己的潜能有多大。”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科学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给予学生肯定和激励,增进积极体验,让学生获得内化意义的成长。

首先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创造性地学习。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见解,“于无疑处有疑惑”,这样的学习才更自信更有效。比如新文化运动中“打到孔家店”就是否定儒家思想吗?是不是因此就可以判断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彻底否定呢?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查找文献资料,寻找历史的细节,还原历史的真实。特别是当学生发现所谓的“标准答案”有问题时,更应积极肯定学生质疑的勇气与探究的精神。

其次面对暂时的“学困生”,我们需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在学习中可以分层要求,让学生以每一次小进步来确立自信。同样是上述新文化运动的问题,我们可以直接提供提供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的相关资料辅助学生分析问题。当学生有微小进步时要放大“亮点”进行肯定和赞扬,并顺带提出希望。这样学生增强了积极体验,提升了学习内驱力,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

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改善历史教学,善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品质,促进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样的历史课堂自然充满阳光、和谐向上。愿我们一起行走在这阳光大道上,感受一路的风景,享受一路的幸福!

[参考文献]

[1]马宁.意蕴与旨归:追寻概念生态的自然和谐[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3(07).

[2]赵国忠.有效教育最需要什么[M].南京大学出版,2010.

[3]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张倩倩,田良臣.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有效课堂教学建设[J].基础教育研究,2011(05).

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环境积极积极心理学
开放式角色游戏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教学方式探述
浅谈小学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营造积极的心理环境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学生教育环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