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014-07-17杨裕琴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教学

杨裕琴

新经典,是一抹靓丽的精神文化遗产,更是深值全社会共同珍视的中华文化瑰宝。让学生诵读新经典,能丰富人文素养,为终身发展打下文化基础。但由于新经典内容极为丰富,教师又难以突破机械背记的教学模式,因此,诵读效果并不乐观。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兴味盎然诵经典,各展所能演经典,百花齐放用经典”的趣味诵读“三部曲”,期待对推广新经典诵读有一定的启迪性和示范性。

新经典诵演用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优秀诗文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语言运用的极好的范例。通过诵读和积累,学生就可以穿越时空,与古今人物对话,与伟大心灵交流,积累丰富优秀的语言材料。《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此,我们在学生中开展新经典诵读活动,陶冶学生灵性,开阔心胸,端正品行,塑造健康的人格。

一、兴味盎然诵经典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积极诵读新经典的基础。它能推动学生从课外有益读物中去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因此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努力创设新经典诵读的时间、空间,丰富诵读的形式,激发学生持之以恒的诵读兴趣。

(一)巧妙背诵,乐此不疲

出口成章,妙语如珠,绝非一日之功,只有每天坚持,日积月累,才能滴水成河,因此每天晨间、午间5~10分钟,每节语文课课前3分钟、放学前的3~5分钟等,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诵读:如串读、表演读、配乐读、唱读,限时背、轮换背、接龙背、听记背、问答背等。多种形式综合诵读和背诵,灵活且富有变化,必将大大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挖掘教材,举一反三

小学语文教材按单元主题来编排,每个单元分别渗透了爱心、惜时、诚信、勤奋等内容。因此,我们要结合单元主题补充相应的经典诵读内容,让经典诵读渗透在课堂中。如三年级下册第13课《和时间赛跑》课后出现的就是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让学生诵读后将自己课前搜集的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展示在黑板上,全班一起诵读,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课后继续收集、背诵关于时间的格言,并以比赛的方式评出一、二、三等奖。

针对每一单元的内容,学校还可以组织各年级教师将传统诗文中表现相关单元主题的经典名篇等进行整理,放到学校网站资源库供教师使用。要求教师们在教学中适时、适量地拓展经典内容,拓宽孩子们的视野,激发孩子们诵读的兴趣。

(三)多样复现,记忆犹新

每天利用晨间学习或复习的经典,一周累积下来也有比较多,每周五,教师利用多种平台让孩子们再赏经典。如把每天诵读的经典内容放在班级博客上,也可让学生记录在记录本上。每到周五,对之前几天的内容进行再次诵读记忆,每月的最后一天,再对这个月内积累的内容进行诵读复习。学期结束时,复习课中,打开博客或记录本,三次诵读复习,温故而时习之,必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各展所能演经典

小学生对诵读经典的一个较明显的特点就是“三分钟热度”,怎样让其持久,关键就在于过程中持续给学生以动力。遵循孩子好玩,乐于表现自己的心理特点,适当地采用丰富多彩的表演方式,将漫长的诵读分成若干目标达成竞争的小时段,让学生有短期目标追求,促使学生克服懈怠。

(一)游戏活动,妙趣横生

利用游戏活动来巩固诵读过的新经典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最快乐的事情,如做动作猜成语或歇后语:一位学生做了一个哭的表情,其他学生马上回答“号啕大哭”或“猫哭耗子——假慈悲”;当一个学生睁大眼睛发呆时候,其他学生马上就猜到是“目瞪口呆”或“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再如,老师拿着试卷走进了教室了,一位学生在座位上忐忑不安地坐着,让学生用一句歇后语来表达这位学生的心情: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等。

当然,也可以将经典诵读融入到课间传统游戏中,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地进行经典诗文的积累。如跳皮筋诵经、花样跳绳吟诗、百变踢毽子诵典、按节奏跳皮筋儿接龙等。

(二)集体活动,乐在其中

学校每年一次的语文节,都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如诗歌朗诵、舞蹈表演、游诗词乐园等,每个孩子都有参与的机会,每个学生都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如在游诗词乐园中的“古诗大派送”栏目。学生每答对一题,可领取一份奖券,然后兑换成奖品,学生往往沉浸在活动的乐趣中,流连忘返。

(三)个性展示,各显神通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开展多样化的展示活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如定期开展诗词联写比赛、讲成语故事比赛、精美诗文朗诵比赛、给古诗配乐、配画比赛和古诗考级活动等,让学生漫步在经典的海洋,领悟经典的永恒。也尝试让学生作诗,并推荐到学校文学社和网站上发表,不仅能让学生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更能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浓厚兴趣。

三、百花齐放用经典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诵读经典,也贵在学以致用,贵在生活中践行。根据小学生好胜,乐于表现自己,希望自己的努力被他人肯定的特点,教师要创设多种机会,在平时的交流中注重对学生的引领,精心设计可以触发学生运用经典的教学环节,努力激活他们的积累,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一)触景生情,妙语连珠

新经典的创作大都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不失时机地引用一些经典诗词与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引导学生把观察到、体验到的东西通过引用诗词进行表达,这样不仅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与思想,还能促进学生对经典诗词的进一步理解与感悟。如春天,教师带着学生参观学校植物园时,可以让学生用“鸟语花香、争奇斗艷、姹紫嫣红、万紫千红总是春”等成语或诗句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描述出来;中秋节到来之际,让学生用积累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词把思念亲人的感情表达出来……在生活中如此捕捉机会,渐渐地,学生见物抒情,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学过的诗句,便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二)课堂引领,潜移默化

学生的语言表达的潜能的激发,需要教师的示范引领和不断引导。在教学时,教师可引用名言进行教学引领和教学评价。如执教《孔子拜师》一课的生字词时,教师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赞扬学生不耻下问、认真学习的学习态度;执教《我不能失信》和《去年的树》一课时,用“言必信,行必果”和“朋友交,言而有信”来赞扬宋庆龄和小鸟信守诺言的美好品质;执教《梅花魂》时,教师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来形容外祖父的乡愁,用“男儿有泪不轻弹”来反衬外祖父的“哭”隐含的意义……

在教学中,还可采用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经典。如笔者在执教《将心比心》一文时,采用以下追问法来引导学生活用经典:

师:当我的奶奶向那位阿姨道谢时,那位阿姨说她希望自己的妈妈遇到这种情况时,也有人为自己的妈妈开门。她孝敬自己的母亲,也同样孝敬别的老人,我们可以用哪句名言来赞扬她?

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师:还有其他吗?(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师:母亲是那样平静地安慰护士,一点儿也不生气。母亲爱自己的女儿,也爱别人的女儿,可以用哪句名言来称赞她?

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师:今天的课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要多些宽容和理解。你课外还收集到哪些相关的名言呢?

这样,学生在教师一步步的引领下,不知不觉中积累和运用了许多名言警句,知道了名言警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三)学以致用,妙笔生花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目标中提到:“在写话习作中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经典,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根据习作需要,在文章的开头、中间或结尾,恰当地明引、暗引或使用活化了的词句,使自己的语言表达得更生动隽永。

例如,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要求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写一篇习作,两位学生分别引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作为开头。在习作《清洁校园,从我做起》中,学生用“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来告诫同学们爱护校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可怜天下父母心》中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来感叹父母付出的一切我们一生也无法报答;在《“肇庆鼎湖山”导游词》中运用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来欢迎游客……

“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一起引领孩子们诵经典、演经典、用经典,让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在学生的心灵中反刍、发酵,使之成为孩子们一生高远见识、优美人格的源头活水,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新一代的中国人真正站在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巨人肩上,满怀信心开创未来。

参考文献:

[1]卢化栋.经典铸民魂开启人生梦.人民教育,2013,(11).

[2]郑巧珍.让孩子浸润在成语的芬芳里.小学教学研究,2010,(3):62.

[3]顾红娜.诵读累经典运化出神韵——如何引导小学生运用积累的经典诗文.小学教学研究,2011(23):21-22.

[4]郭爱珍.语文教学应注重课外阅读.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下旬),2013,(3).

[5]刘小红.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西部科教论坛,2009,(9).

[6]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