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中飞出的金凤凰
2014-07-16
商洛位于鄂豫陕三省交汇之地,以商山洛水而得名。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能人辈出,山水间满含灵秀之气,艺术氛围浓烈。关于商洛戏曲的确切记载见于明万历四十五年,由商洛知州王邦俊所撰写的《商州志续辑》。后虽历经朝代更替、风云变幻,商洛地方戏剧却在不断地发展壮大,至今形成了“二黄”“花鼓”“道情”“迷胡”“花灯”“木偶”等门类齐全、体系完整、颇具影响的地方戏剧艺术。
商洛花鼓在商洛地方戏曲中是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它以鲜蹦活跳的生活情趣、朴实通俗的艺术风格、清新抒情的唱腔曲调、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跻身于全国地方戏曲的大舞台,成为陕西戏曲界的璀璨明珠。
商洛花鼓的发展源流
商洛花鼓又名“花鼓子”,流传于商洛地区七个县(区),尤以商州、丹凤、镇安、柞水四地最为盛行,且以偏僻山村为甚。据著名花鼓老艺人刘全兴、赵老二等人介绍,清光绪三年(1877),湖北郧阳遭水灾,大批灾民从丹凤县竹林关和山阳县漫川关进入商洛地区,借助打花鼓卖唱的形式到处漂流,靠“化谷物”来维持生计。因此,人们起初将其所唱之调称为“化谷调”,以后逐渐衍化,遂称作“花鼓调”,“花鼓”之名方露端倪。其调式最初仅由移民演唱,后来当地人也学唱起来,并采用了当地的方言和语音,吸收了许多商洛的民歌小调,慢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商洛花鼓戏。现今,一些地方在演唱《扎锥子》等部分剧目时仍沿用下河话(即鄂西北语言)。由此可知,来自湖北的小调经过与本地民歌、秧歌等艺术形式长期的互相融和,最终才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立风格,朴实、委婉的新剧种。商洛花鼓起初并没有专业的表演团体,多以散居乡村的半职业者所组织的自乐班形式进行演出。其班社演出活动,最早可追溯到丹凤县竹林关一个叫做冯善亮的职业花鼓班。这个戏班先后传了六辈艺人,祖传师傅为刘三女。他们演出的剧目多为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的三小戏,主要剧目有《送香茶》《回河南》《接干妹》《劝姑》《白扇记》《回妹》《王小拜年》《媳妇娃看家》《山里娃》、《挑女婿》《老两口赶庙会》等。清末至1931年左右,商洛花鼓戏出现了繁荣局面,班社大量涌现,艺人不断增加,其中较为有名的班社有:丹凤县的竹林关班,商县的东乡班、西乡班、板桥班、三十里铺班,镇安县的太白庙三圣班、云盖寺安乐班、云镇峰岩艾老四班,柞水县的沙沟班、大石沟班,山阳县的杨老四班等。出名的艺人有:冯善亮、刘兴全、毕占成、雷玉琴、杨三来、冀三娃、能喜娃、王飞厚、朱朝安、谭云铎、胡京武、李吉庆等。这个时期,演出的剧目亦不断丰富,并且创造出了“吃面”等表演绝技。因其流行地域和语音有所不同,还逐渐形成了商丹(商县、丹凤)路和镇柞(镇安、柞水)路的艺术风格之差别。商丹一路花鼓,以关中语系为主,杂以当地土语,曲调流畅、优美、柔和、婉转,又被称为北路花鼓;镇柞一路花鼓,则以鄂西北语系(称下河语)为主,掺用本地土语,曲调高亢、宏亮、欢快,被称为南路花鼓。这些自乐班都为商洛花鼓戏的发展和延续提供了生存空间。但后来随着连年战乱,时局动荡,商洛花鼓戏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一度处于萎缩低迷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商洛花鼓戏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组建成立了许多正规剧团,整理、挖掘、抢救口传及手抄剧本上百部,并推出了走向全国的《夫妻观灯》《六斤县长》《屠夫状元》等大批优秀新编现代戏。使得商洛花鼓这一极具陕南乡土特色的剧种得到保护和发扬。
商洛花鼓的艺术特点
商洛花鼓戏的音乐结构属于联曲体,它把一支支花鼓小调有机地联缀起来,或单独使用,或用几首曲调组合来表现剧情,构成具体的花鼓戏唱腔。关于商洛花鼓戏的音乐形式,依据内容可分为大筒子、八岔子和花鼓子三种。
大筒子(又名二棚子、筒子戏):这是花鼓戏较高级的一种,具有文武场面,近于戏曲形式。因为棚子是它的舞台,其舞台次于演大戏的舞台,大于演小戏的台子,所以叫二棚子。又因文场所用的乐器叫筒子胡,其形似二胡,琴头较粗大,音色清脆、明亮、粗犷、浑厚。曲调有:小生调、老生调、老配少调、半板、板半、阴调、放哀子等七种。
八岔子:分阳八岔与阴八岔两种(阳八岔又称硬八岔,大八岔;阴八岔又叫软八岔或七岔子),因为主要曲调为八岔调,所以民间称它为“八岔戏”。阳八岔的特点是一人开唱,众人帮腔。伴奏形式为演员清唱,锣鼓配节,即演员清唱,在唱腔词句之间穿插固定的锣鼓点伴奏,不用弦索,句末由台后帮腔,成为“一人唱而众人合之”的形式。它的声腔结构是分腔、合腔、诉板相结合;阴八岔曲调开朗、豪爽而又抒情,一般用于剧目开头或行路时唱。
花鼓子(小调戏):因戏中的曲调是由民歌小调构成,所以也叫小调戏,它保持了一般民歌的原貌,戏剧化的程度较少,曲调多,旋律节奏、调式变化较丰富。有的剧目以一曲多变形式演唱到终,有的以多种曲调联用变化。曲式结构既有对偶句结构,又有启承转合形态。宫、商、角、徵、羽各类调式都有,其中以商、徵、羽调式居多,特别是商调特性较明显突出(如石榴娃烧火调),唱腔丰富多彩。它的伴奏仅用锣鼓按演唱的需要加在每一曲调的某一乐段或曲终处,词格也无严格的局限,五、七、十字句皆有,还有不正规的穿句形式。据不完全统计,其曲调达二百五十支之多。
商洛花鼓按场面大小有“小花鼓”与“大花鼓”之分。小花鼓,多为一男一女对唱对跳,或以说“干嘴”为主,由男角逗引、提问,女角用唱白答对;或二人边跳边唱,相互问答,表演一段小故事后下场,称之为“一堂”。大花鼓,角色较多,跳法复杂,唱调多为“筒子调”,以筒子胡琴伴奏,配以马锣、铙钹和鼓板。所唱曲调,因角色而异,主要有老生调、小生调、板半、半板、阴调等。商洛花鼓演出极为方便简易,院落、堂屋铺上一张苇席,即可开演,场头、地头亦可以随地跳唱。无布景、无桌椅,全靠演员虚拟动作表演。有的化妆演出,也有不化妆演出的,即使化妆也都十分简单。一般男角头戴草圈帽,腰系围带,脸上涂块白豆腐干,手拿长杆烟锅或折扇;女角头上包一花色帕子,插一朵绸或纸花,穿上时兴服装,围上印花裙子,手拿一把花折扇、一条花手帕或一顶小伞,即可登场演出。表演身段以跳扭为主,其名目有蹦跳、闪跳、弹跳、扭跳、踏跳、麻雀跳、双蹬跳、倒身跳、单腿跳、三角跳、十字跳、之字跳、拐线跳、双八字(“88”)跳等。跳法虽然很多,但跳扭表演起来并没有固定程式,由演员随剧情和人物情绪自由发挥,具有变化自如、生动活泼的特点。
商洛花鼓的传承与发展
商洛花鼓戏自诞生至今,经历了从民间艺术到具有审美、教化功能的舞台艺术的过程,产生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例如1956年的《夫妻观灯》、1979年的《屠夫状元》、1982年的《六斤县长》、2002年《月亮光光》等等。这些作品立意新颖、剧情动人、唱腔别致、舞美精巧,达到了艺术欣赏与高台教化的和谐统一。
不过,与其他地方戏曲艺术一样,商洛花鼓也存在着传统与现代碰撞、继承、创新的磨合。在目前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日渐深入的情况下,商洛花鼓如何在继承中发展,做到即使现代观众喜欢而又不失艺术本色,能够从艺术本体出发,弘扬这一优秀的传统艺术,保护培养人才,是当前需要思考、解决的大课题。因此,处理好“戏曲模式”问题至关重要。毋庸置疑的是,每一种戏曲模式的形成都要经过千锤百炼,只有好的东西才能长久的流传下来。对商洛花鼓已有的模式,是应当珍惜的,然而一味恪守“模式”亦将无法进步。既要尊重“模式”,又要敢于超越“模式”这才是遵循艺术规律,才能够踏着“模式”的基石,去寻求更适合它发展的道路。同时也要善于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东风,全面推动商洛花鼓的保护进程,将编剧、导演、演员、作曲、舞美、以及戏曲评论家和相关学者,乃至广大热爱商洛花鼓的群众之力凝聚起来,群策群力,使花鼓艺术在继承传统、借鉴其他艺术、不断创新完善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