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湖南花鼓戏的传承和发展

2016-05-14刘海霞

艺海 2016年6期
关键词:花鼓戏声腔小调

刘海霞

〔摘要〕花鼓戏是国家很重要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湖南省的一种剧种,它的存在让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到古代人们的聪明才智,花鼓戏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对于花鼓戏的研究也是在不断的深化。

〔关键词〕花鼓戏唱腔角色传承发展

一、湖南花鼓戏的来源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据了解,湖南花鼓戏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花鼓戏对于湖南省的地方戏种来说,它的地位可以说是相当重要的。那么,既然湖南花鼓戏那么重要,它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它的存在又是经过了那些历程,这就是我们需要首先了解的。花鼓戏它的来源与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是分不开的,它的起源可以说是来自于汉民族的一种民歌。对于古代的劳动人民来说,民歌是他们日常生活当中,很重要的一个娱乐项目,也是很能表达他们心声的一种方式。

经过不断的变迁,这种起源于民歌的戏种,演变成一种一旦角加上一丑角共同表演的演出形式,这样的演出形式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花鼓戏的初级形式了。据记载,湖南浏阳县志《浏阳县志》上有关于花鼓戏的记载,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一点,花鼓戏形成的时间是很久的,最迟的也是在清王朝嘉庆皇帝在位的时候,可以说历史悠久。

在清王朝同治皇帝在位的时候,由清朝人杨恩寿所写的《坛园日志》上告知我们,那个时候在湖南的永兴,花鼓戏的表现形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不单单是在角色上的增加,同时,更加注重剧目的情节,更加注重剧目的表演能力。

花鼓戏的形成不断地吸收和融合了其他一些艺术形式的表演,花鼓戏从初期形式上来说,一边歌唱,一边借鉴融入其他剧种小调,表演内容主要围绕汉民族的一些乡间小调和一些曲牌等方面的精髓,这个时候便有一些比较有名的剧目。之后,花鼓戏的组成加入了川调和打锣腔的不断传入,让花鼓戏的表演形式在讲故事,描述一个事情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这对于花鼓戏的流传可以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一、湖南花鼓戏的声腔种类

花鼓戏有着大约300多支的音乐曲调,在曲牌上采取的联缀结构体的基本构成方式,为了更好地表现它的曲调,在板式变化方面,采用了一定的辅助方式。

湖南花鼓戏的剧种声腔,从何种角度区分,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花鼓戏有很大的帮助,花鼓戏的剧种声腔可以分为四个类别,这四个类别,主要是从剧种曲调方面的结构,其音乐方面的风格,还有就是在表现方法的不同等方面进行了划分。

(一)唱腔种类———川调

川调可以说作为湖南花鼓戏众多剧种声腔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花鼓戏众多唱腔方面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说,它是湖南花鼓戏的主要唱腔,它的地位和重要性可想而知。川调也可以称它为正宫调,也就是所谓的弦子调,它的表演往往离不开大筒,离不开唢呐的伴奏。

(二)唱腔种类———打锣腔

打锣腔是长沙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岳阳花鼓戏等很重要的唱腔之一,受湘剧高腔影响,古朴、粗狂。它的表演特色是一唱众和,锣鼓接腔,结构是曲牌联缀结构。

(三)唱腔种类———牌子

牌子这种唱腔,在种类上可以分为走场方面的牌子和锣鼓方面的牌子,它起源于湘南地方的一些民歌。它的伴奏乐器很是常见,以小唢呐还有就是锣鼓进行伴奏,它的表现形式很活泼,少了很多条条框框,而且节奏很是轻快。它的适用范围很普通,对于其剧目来说,很多采取这样的唱腔,是湘南很多唱腔流派当中较为主要的唱腔之一。

(四)唱腔种类———小调

它的表现形式给人一种西北大汉的感觉,就是让人感觉到很是爽朗,让人感到它对于情感的表达更加的直接,更加的炙热。小调各地都有,有着浓厚的地方乡音色彩,它也因此是有一定的分别的,民歌小调、丝弦小调就是它的再次类分。丝弦小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所在的系统是明朝和清朝时候的那种小曲方面的系统,但是随着时代的演变,如今它的存在成为了一种常态,已经很地方化了。

三、湖南花鼓戏剧目的角色类分

湖南花鼓戏发展至今,一个完整的剧目可以说需要的角色是很多的,每一个不同的角色在戏中扮演着不同的部分,在众多的角色当中均有着不同地位。相对于担当生角、旦角、净角、丑角等等众多的角色,很明显地占据着很重要位置的是那些担当小旦角色、小生角色,和小丑角色这一类的演员。它所述说和表演的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有很大的生活启迪,让人可以从众多角色表演的剧目当中,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方面的气息。

对于花鼓戏众多的角色担当来说,这些众多的角色当中,小丑、小旦和小生角色他们的表演形式可以说更加具有特色,他们有着自己不同的表演风格,吸引着来自于不同年龄层人的喜爱。在很多人眼里小丑角色演绎的角色是很夸张,也是很风趣、诙谐、滑稽的。这样的角色往往担当剧目当中气氛的调节剂,可以让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可以让严肃的场合变得不再严肃,他们的角色可以说得到很多小朋友的热爱与欢喜,当然也包括喜欢看风趣表演观众们的喜爱。对于小旦角色来说,不单单是在形象上要更加贴近剧目剧情的需要,在性格塑造上还要更加有着自己的特点,可以开朗,大大咧咧,亦可以泼辣大胆,这样的小旦角色让人更加的喜爱,她在剧中的敢爱敢恨,在很大程度上,让观众感觉到很是过瘾。对于担当小生角色的人来说,其外表形象不仅要出众,在剧中其才学上要显得更加的出众,让很多人对于这样的角色有着很大的认同感,在第一观感的作用下,引起观众对剧情发展的兴趣,增加剧目和观众之间的交流与共鸣。

时代在发展,花鼓戏在角色方面的种类也是不断的变化,是当下花鼓戏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表现之一。如今湖南花鼓戏的角色行当可以说它的分类变得更加的细腻,角色的划分更加的具体和详细。众多角色的出现,对于剧目的讲故事能力可以大大的提升,这些众多角色的出现,是花鼓戏与时俱进的需要,也是花鼓戏可以屹立新时代发展很重要的方面。

四、湖南花鼓戏的主要流派类分

随着人们对于湖南花鼓戏认知的不断加深,很多人根据这些不同剧目在不同地域声腔与唱腔的不同,和一些不同地域不同民俗方面、不同乡音之间有所不同的特点,进行了一定的划分。

(一)长沙花鼓戏

长沙花鼓戏可以说在湖南这个地方,它的流行范围是最广的,在影响力方面,也是影响巨大的,其剧目也获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它的流行范围涉及之广,是众多花鼓戏流派当中不可比拟的,它的流行范围涉及到长沙,湘潭,株洲等地方。

长沙花鼓戏在唱腔方面可以说,主要的声腔是川调,川调的唱腔是长沙花鼓戏众多剧目的选择,长沙花鼓戏在舞台上的语言形式很是统一,以长沙官话为舞台语言。

(二)岳阳花鼓戏

岳阳花鼓戏从起源上来看,它主要来源于临湘花鼓戏,它的流行范围在岳阳、临湘和嵩阳等地方,从清代嘉庆皇帝时期编写的《巴陵县志》就有相应的一些记载。舞台语言来源于当地方言。

从音乐方面来说,岳阳花鼓戏在主要的唱腔方面,被人称之为“琴腔”。这样“琴腔”的曲调有着很多的不同,这种“琴腔”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汉调的影响。

(三)常德花鼓戏

常德花鼓戏演出的历史,相比较而言时间长。最初的演出以娱乐打诨为主,主要是小丑、小旦为主角的“二小戏”。常德花鼓戏,在清朝末年的时候,进入了城市。常德花鼓戏的音乐形式是多样的,有着“川调”声腔、“打锣腔”声腔和“小调”声腔。常德花鼓戏在流行范围上,也是涉及到不少的地方,有常德、桃源、汉寿等地方。

(四)衡阳花鼓戏

对于湘南地区的而言,流行于他们这里的花鼓戏民间小戏种的就是衡阳花鼓戏了。但是对于衡阳花鼓戏的名字,地点不同,它的称呼也是有着不同的叫法,在一些地方被称为“马灯”,在另外的一些地方被称为“地花鼓”,在安仁这个地方衡阳花鼓戏被称为“花灯”,还有被称为“花灯”、“唱调”等名称的。

衡阳花鼓戏名字的正式命名在1954年,被命名为衡阳花鼓戏,在1983的时候,它的名字称为了衡州花鼓戏。

不可否认,花鼓戏是国家很重要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湖南省的一种剧种,它的存在让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到古代人们的聪明才智,更能从花鼓戏留下来的一些经典剧目中,知道他们那个时候特有的生活气息。无论是旧剧目还是新创剧目,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于湖南花鼓戏这一种剧种愈发的喜爱和追捧,这也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责任编辑:晓芳)

参考文献:

①周贻白:《湖南的祁阳剧与花鼓戏》,《周贻白戏剧论文选》,湖南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512页

②见清·同治十二年(1873)《浏阳县志》

③何冬保、胡华松、王命生、罗以文、钟瑞章等,均为长沙花鼓戏名角,是促使花鼓戏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功臣

猜你喜欢

花鼓戏声腔小调
资兴:花鼓戏进校园
湖南花鼓戏
浅谈锣鼓在花鼓戏中的作用与发展
《黄梅戏声腔研究》出版发行
四 季 相 思
戏曲声腔研究70年回顾与反思
思 夫
豫剧俚谚中的声腔表演艺术初探
五河小调
中国戏曲为何形成多种声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