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及教学方法改革经验*

2014-07-14任永申杨光忠梅之南

中国药业 2014年2期
关键词:藏药医药药学

任永申,杨光忠,梅之南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中南民族大学长期致力于民族药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并将民族药学作为特色品牌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为积极顺应国家关于加快民族医药发展的政策,落实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要求,凸显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度整合相关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优势资源,联合民族医药企业、医院、科研院所,大力推进民族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并已成为民族药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该中心针对我校民族药学学生来源于不同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其文化基础与知识结构存在客观差异,以及民族药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在实验教学中特别强调“因材施教”,实施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教学过程,集中教学与个别辅导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注重个性化发展,在传承应用创新型民族药学人才的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1 背景

民族医药是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统称,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的医疗保健及用药经验的总结。2009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医药十二五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民族医药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和理论诊疗用药特色,在维护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健康、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民族地区重要的卫生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潜在的经济资源和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长期以来,民族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主要通过言传身授,更多注重个体经验的传承,形成了典型的传统个体化教学模式。但是,受文化背景、传承习俗、知识保密、语言障碍等因素的影响,以及传承人老龄化、受教育程度低等因素的制约,民族医药普遍存在后继乏人、医疗技术亟待继承、医疗经验缺乏整理的严峻局面。

为进一步促进民族医药学科的发展,改善民族医药的发展现状,提升民族医药社会服务能力,同时顺应世界转化医学发展趋势,发挥民族医药的优势和特色,我国相继有10余所民族高校及医药院校开设了民族医药高等教育专业与课程。民族医药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民族药学学科建设也取得了较大进步,逐步完善了专科、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办学层次,奠定了民族药学学科发展的基础。

药学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对学生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培养有着较高的要求,实验教学已成为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2-3]。然而,我国民族药学教育起步较晚,各方面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学科发展水平尚不均一,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差异,给民族药学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根据民族药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基本情况,同时借鉴现代药学教育的成功经验,高起点地开展民族药学实验教学,培养民族药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人才,已经成为现代民族药学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与使命。

2 国内民族药学实验教学现状

2.1 民族药学专业建设情况

目前,根据民族医药发展状况的不同,我国开设的民族医药普通本科专业主要有藏医学、蒙医学、维医学、壮医学、哈医学、蒙西医结合医学专业等,开设的民族药学专业有藏药学、蒙药学。开设藏药学专业的高校有成都中医药大学、西藏藏医学院、青海大学、甘肃中医学院,其中成都中医药大学藏药专业采用汉语授课,其他高校采用藏语授课;开设蒙药学专业的高校有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等;另有多所民族院校、医学院校和研究所等在药学、中药学专业中开设民族药学课程或研究方向,或以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进行招生。

2.2 民族药学学科建设情况

随着民族药学学科的发展,民族药重点学科建设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设点建设17个民族药学重点学科,涉及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彝药、苗药、壮药、回药、朝药等,涉及中南民族大学等13家重点学科建设单位(见表1)。同时建设的尚有涉及24家单位的35个民族医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涉及的民族医学学科有藏医、蒙医、维医、傣医、苗医、壮医、土家医、回医、朝医、敦煌医学等(见表2)。以上重点学科的建设,基本构建了民族医药学科的框架,为民族药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民族药学学科建设的蓬勃发展及学科体系的逐步完善,为民族药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建立既符合现代学科发展规律,同时又适应民族药学自身特点的实验教学体系,以充分彰显民族医药的优势与特色,满足不同民族药学学科发展的需求,为民族医药的继承与发展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中南民族大学作为国家首批建设的民族药学重点学科,紧密结合维药、壮药、土家药等民族药特点,在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初步建立了民族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民族药学学科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表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药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2.3 民族药学实验教学现状

民族药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民族药学理论为民族药学实践提供指导,而民族药学实践又具体体现和丰富了民族药学。民族药学实验教学既是民族药学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民族医药体系较多,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开展符合现代医药科学规律的共性教育,又需要结合各民族医药的认知特征开展差异化教学,培养既可传承应用又能创新发展的现代民族医药人才。

目前,在业已开设的藏药、蒙药本科专业教学中,已结合各自特点开展了比较系统、全面、有民族特色的实验教学。例如,藏药专业开展的藏医药“唐卡”观摩、树喻器械观摩、藏药标本观摩、藏医药综合实验、藏药药用植物野外实习、藏药制剂实验、藏药炮制实验、藏药分析实验、藏药药理实验、藏药炮制工艺实验、中藏药鉴定实验、藏药植物化学实验等[4];蒙药专业开展的蒙医基础医学实验、蒙医特色疗法实验、蒙药化学实验、蒙药制药实验、蒙药药理实验及蒙药生药实验等。上述课程的开设,既丰富了民族药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又兼顾了民族特色和现代学科发展规律,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民族医药应用创新型人才,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表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2.4 民族药学实验中心概况

随着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被大大增强,各高校均把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评审作为加大与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和举措。目前,各高校建设了3个国家级民族药学实验教学中心,有力促进了民族药学人才的培养和学科的发展(见表3)。

表3 国家级民族医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3 我校民族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情况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药学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08年,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医药发展战略,遵循民族药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整合了学校化学、生物、药学的相关专业实验教学与科研资源,凝炼出“以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融合和转化优质民族医药资源,医、教、产、研相结合,为民族地区培养应用创新型民族药学人才”的实验教学理念。

该中心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是,“强化五个平台,促进四个结合,注重三个培养,加强二个转化,完善一个体系”。“强化五个平台”是指统筹校内外资源,进一步强化民族医药基础理论、民族药资源与利用、化学基础、生物基础、工程实践等实验教学平台(见图1);“促进四个结合”是指在实验教学改革中注重促进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宽口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相结合、民族性与国际化相结合;“注重三个培养”是指注重学生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综合培养;“加强两个转化”是指加强民族医药科研成果向实验教学内容转化,加强民族药产业资源向实验教学资源转化;“完善一个体系”是指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完善涵盖3个层次的医、教、产、研相结合的立体式实验教学体系。

图1 民族药学实验教学中心构建

近3年来,民族药学实验教学中心每学年服务对象近3 000人,实验人时数达21万余次,对弘扬和发展民族药学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各级科研项目137项,其中国家级18项,省级30项;发表研究论文45篇,其中SCI论文18篇;参加各级大学生竞赛获奖63项,其中国家级奖2项,省级61项;76篇学士论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论文,培养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3 500余人。

民族药学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以来,接待了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50余人次,为广西壮医医院、西双版纳傣医医院等民族医药企业技术人员等提供实验教学和培训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4 我校民族药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4.1 构建适应民族院校学生特点的民族药学实验教学方法

中南民族大学作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的普通高等民族高校,长期秉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所培养的学生60%以上来自于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及实验锻炼差异较大,这决定了在民族院校开展民族药学实验教学必须“关注差异、因材施教”,构建适应民族院校学生特点的实验教学方法。

采取集中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集中教学方法,同时针对不同民族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辅导,以保证教学信息和内容的有效传递与接受。

实行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教学过程:在前期教学过程中采用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方式,充分构架学生知识体系,保证学生专业基础的趋同与可延展性,为后期发展奠定良好条件;在后期培养中,根据民族学生特点及兴趣定位,开展分流教学,以期培养学术型、应用型、创业型和拔尖型人才。

循序渐进,逐步开展基础型、综合型和创新型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牢固树立“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验教学理念,依照课程性质与学生学习认知规律,逐步开展基础型、综合型和创新型实验,以期不断提高学生的基础实验技能、综合应用素质与创新探索能力。

4.2 建立与民族医药特色实验内容相适应的实验教学手段

根据民族药学实验教学内容,逐步形成“一个中心、三个层次、五个平台”的“多层次、立体化”实验教学模式,即以“民族医药理论基础实验教学平台、资源与改良实验教学平台、化学基础实验平台、生物基础实验平台、工程实践平台”为中心的基础型、综合型、创新型实验,开设民族药药性理论实验、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仿真实验、民族医临床药学实践、民族医药文化实践等特色内容。因此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实验教学手段。

开设基础理论实验,需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建立完善的多媒体视频教学系统及网络化远程教学体系,制作或购买的实验教学课件,丰富了实验教学手段;规范实验教学内容,便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实验原理及实验基本操作规范,以及仪器的原理构造及其实验操作方法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类课程应注重现场解说与观察实践结合。采用药用植物学野外、民族药产地加工、市场鉴定、工厂生产、医院观摩等不同实习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现代化教、学、研、用互助平台,提高实验教学的时效性、针对性与实用性。建立实验教学网站,开发网上民族药性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实验教学管理、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实验室实验预约、实验教学互助、课程多媒体材料共享等模块,拓展学生学习交流平台,提高学习兴趣与效率。

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室,打造专业实验载体。根据民族药学专业技能培养与实践体验的需要,打造贴近实际的模拟、虚拟、仿真实验环境,建立民族药物制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模拟车间、民族药物设计虚拟平台、民族药物制剂工艺设计虚拟平台、民族药物资源辨识平台,提升学生动手动脑、应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5]。

4.3 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彰显民族特色与个性化培养

在实验教学中,以学生兴趣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根据民族文化及地域特色,开展民族药学的综合型与创新型实验,实行个性化教育,满足社会对民族药学人才的不同层次需求,彰显民族药学人才培养的民族化特色与国际化视角。

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坚持“宽口径培养与个性化发展相结合”的培养方针。在后期分流教学中,按照民族学生的来源与兴趣,开展壮、傣、土家、苗、瑶、朝、维吾尔等民族药综合实验与创新实验,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民族认同感与服务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专业能力。根据不同民族学生的生源情况及民族医药的发展情况,专门配备或聘任来自本民族的专业导师,并建立相应的民族药研究团队与规章制度,并在人员与经费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引导民族学生在导师科研选题的支持下,开展民族药学综合性与探索性实验,彰显民族药学研究的民族化特色。

以全球民族医药发展为契机,坚持“民族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办学特色。遵循“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理论指导,在保持民族医药理论基础与实践特色的同时,通过学校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途径,定期选派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国外访问、交流、学习,聘请外国专家来校执教和开展合作,积极引导学生的民族医药国际化视野,扩大了学校民族药学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4.4 建立科学的实验考核方法

针对民族药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与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实施以平时成绩为主的过程化考核方案,以培养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学有所专”。考核内容包括实验操作(30分)、综合技能(30分)、实验报告(30分)与实验考试(20分)4个方面,切实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其中,实验考试可根据科目内容以口试、笔试、实验操作、标本制作、模拟设计、野外识别、实践报告、论文答辩等形式进行,从而综合考评学生的实验学习成绩。

5 结语

民族药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随着国家战略与时代科技进步而不断向前发展。民族药学人才必须熟悉民族医药的传统文化和基础理论,掌握特色民族药资源,具备坚实的化学、生物基础和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中南民族大学民族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针对民族药学生的生源特点,以及民族药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对民族药学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强调“因材施教”,实施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教学过程,集中教学与个别辅导的教学模式,注重个性化发展,从而培养适应社会及学科发展需求的应用创新型民族族药学人才。今后,中心将继续坚持“强化五个平台,促进四个结合,注重三个培养,加强二个转化,完善一个体系”的发展模式,为民族药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产生更好的示范与带动作用。

[1]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民族药学实验教学中心[EB/OL].http://www1.scuec.edu.cn /yxy /sfzx /.

[2]林 生,狄 斌,尤启冬.国家级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性实验教学平台研究[J].药学教育,2009,25(5):5 -8.

[3]苏国琛,张 昱,刘瑞华,等.药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6):74 -77.

[4]子 巴,李先加,仁增多杰.藏医药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1,14(6):73 -77.

[5]李万玉,徐晓玉,张良珂,等.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J].药学教育,2008,24(6):47 - 49.

猜你喜欢

藏药医药药学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传统医药类非遗
藏药佐太中汞在小鼠体内的蓄积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
藏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战略思考
100种常用藏药抗肝癌的体外活性筛选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