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养老保障

2014-07-11王一哲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养老保障公共财政

王一哲

摘 要:独生子女政策提出三十多年后,独生子女父母开始步入老龄化,在他们未来的养老进程中,除了家庭和子女在养老方面的帮助,来自政府的财政资金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面对未来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困难,需要政府和家庭共同面对,解决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障问题是家庭的责任,也是政府应尽的职责。

关键词: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障;公共财政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2-0050-02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减少人口数量大显现的负担,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关于控制中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的公开信》,标志着国家的独生子女政策开始正式全面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膨胀,大大降低了出生率,由1978年12‰的人口增长率下降到2010年的4.79‰[1],然而,限制生育并非家庭的自愿行为,事实上,绝大部分家庭只是为了遵从政策和法律的要求而为之,自计划生育政策实行至今已三十多年,独生子女的父母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相对于多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家庭承担更多的社会风险,如果没有政府政策扶助,未来生活将较为艰辛。面对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在财政收入连年已超过GDP增速增长的前提下,政府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加大对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养老保障的投入,肩负起自身应尽的责任,尽量解决由于政府计划生育的强制执行而让家庭养老变得困难这一问题。

二、问中国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养老保障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养老收入来源少。目前老年人的收入来源包括养老保险退休金,社会的救济捐赠,子女的资助。但独生子女父母从子女处获得的收入要少于非独生子女父母,在政策补助方面,国家对独生子女父母的经济辅助政策是将这一补助的具体措施下放到地方政府,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补助。但地方政府的补助措施并不理想。

2.生活照料出现困难。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生活的能力降低,逐渐变得无法自理,日常生活出现困难,需要他人的帮助与服务。独生子女父母步入老年阶段之后,由于家庭结构的特殊性,家庭中青年劳动力有限,如果互相组成家庭,两名子女赡养四位老人,随着老人年龄的增加,赡养难度加大,远远超过非独生子女家庭子女的负担,赡养能力不足,父母们得不到很好的照顾,日常生活出现困难。

3.精神生活得不到保障。除了经济和生活照料的因素,独生子女父母面临的最常见、最让子女担心的问题便是独生子女父母精神生活的难以保障。精神生活泛指一切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心情和精神世界,与物质生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丰富的个人世界,包括情绪、心态、精神面貌等一系列内心世界。独生子女父母由于只有一个子女,难有子孙满堂的幸福感,生活在单元楼房里的老人与外界的接触偏少,与社会的交往频率降低,也会造成老人精神方面的苦闷[2]。

三、对策建议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政策性独生子女的父母开始进入老年阶段,为全面构建独生子女父母财政养老体系,需要采取三项对策。

1.建立独生子女父母经济补助与退休金固定比例制度。为独生子女父母提供经济补助,不能仅仅是表面上的形式补助,需要制定一套长期可行的补助制度。退休养老金制度一直是长期以来人们面对老年人经济供给问题比较好的解决方法,养老金制度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养老收入随着通货膨胀的变化而做出一定调整,使供给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支出,基本解决老年人在经济变化的环境下日常生活的顺利开展。因此,以退休养老金为基准点,以每人每月退休金的固定比例为补助额,设立独生子女父母的经济补助政策成了不错的选择。

2.构建独生子女父母公办养老院。目前中国养老院的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地方的养老院供不应求。为此,中国需要有计划地在全国各地进行专门的独生子女父母公办养老院建设,在数量、质量和价钱上给予充分规划,以解决大部分也是最迫切需要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的养老诉求。

具体而言,首先需要建立足够数量和床位以容纳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院。大城市由于未来的发展规划和城市化进程需要多预留床位给可能出现的情况;其次,公办养老院在质量上要达到居住舒适的标准。养老社区同时具有优良的硬件配备,涵盖居住、就餐、娱乐、医疗等多种生活内容,方便生活的同时让独生子女父母居住其中不会感到孤独;最后,有条件的地区最好将公立养老院或养老社区设立在中学或者大学旁边,这样有利于乐观开朗性格的形成,让整个养老院内形成良好的生活风气。

3.独生子女父母与子女异地相隔配套措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带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和人们的迁徙,很多人离开故乡去外地发展和定居,这种情况在独生子女与父母之间也常有发生。解决异地问题的根本方式就是消除异地,为此养老政策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适时调整。取消户籍在养老方面的限制,提供异地独生子女父母进入公立养老院的可行程序,异地就医的独生子女父母采取与当地老人相同的优惠条件,都可以减少由于客观原因而带来的两代分离。有些独生子女父母由于自身生活环境适应慢或者其他原因而无法跟随子女居住,可在政策上让两代人之间定期见面,减少老人的精神孤独。比如出台政策让独生子女定期探望父母,或者对一年中至少两次的子女看望父母而额外的来回火车汽车票按比例报销,这样强制与鼓励并行,很好地促进了两代人的交往。

参考文献:

[1] 中国统计年鉴[K].2012.

[2] 陈良谨.社会保障教程[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5.

Abstract:After three decades of one-child policy implementation,one-child parents face in aging population,in the process oft heir future pension,In addition to family and childrens help in the pension,funds from the government to help is more than essential.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of one-child parents pension in the future,the government and households need to face together,Solve one-child parentss pension problem are not only family responsibilities,but also the bounden duty oft he government.

Key words:one-child parents;pension;public Finance

[责任编辑 陈丹丹]endprint

猜你喜欢

养老保障公共财政
区域
日本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城市失独老人养老保障问题分析
河北省阜平县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研究
我国失智老人群体养老保障研究
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模式浅议
关于我国公共财政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