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2014-07-11樊涌敏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经济管理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樊涌敏

摘 要: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从1978—2012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8%的增长速度,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2.8%。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的重点仍是经济改革,市场调节占主导地位,适量的减少政府干预。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现代企业若想获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有效的经济管理制度,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2-0020-02

一个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只有合理的安排规划,未雨绸缪,才可以使得该企业各方面资源得到协调发展,既节约成本,降低浪费资源又从中获益,减少不必要的开销。所有的企业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如果不对企业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不对员工进行适当的约束,企业无法保证正常的运作,就会面临破产倒闭,最终瘫痪。所以要想企业上下协调运作,就必须有好的管理来加以强化,明确的制度加以制约[1]。教员工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企业要以人为本,视人才为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招贤纳才;员工应视企业为自己的发展平台,发奋进取,提高素质,为企业创造价值和利益。只有企业的管理得以加强,员工的状态得以改善,企业才会以更好的待遇回馈员工,达到双方互利的状态。

一、不注重人事管理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市场竞争越来越趋向激励,虽然这在一定程度带给企业以积极方面的效果,促使企业逐渐改进各方面的技术运用及引进大量高科技人力资源,增加本企业的竞争能力及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市场竞争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市场炽热化竞争的弊端就是造成许多企业为了追求该企业取得最大方面的经济效益,想方设法地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却往往忽视了企业人事关系之间处理方法,不能及时地更新该企业在新经济时代下经济管理模式的形式,最后适得其反,使得企业失去了民众的信任,产品难以销售出去,财务出现赤字,人员的工资难以发放,最终使企业走向破产。以下案例均由于人事关系处理不当,最终企业走向了破产[2]。

案例一:广东某公司的老板是原来在香港公司打工的高管,后跳槽自己成立企业,并生产产品出口,在行业内小有名气。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企业员工队伍开始扩大,产能开始大幅度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管理上越来越难以支撑企业规模化运作了。某业务员在进入公司2个月后,就被任命负责客户订单的处理。该客户最近几年的订单和业务也在快速发展,并开始下大订单。业务经理没有及时察觉,也没有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重视。其中一个星期的几个大订单,处理上都有问题,因而直接影响了后续信用证的收款。生产上很多员工也都是新加入的,业务都不一定熟练,因为交货压力,被生产经理提前要求上岗了。由于中层管理人员的不足,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新员工无法掌握产品质量标准,并生产了大量的次品,而且没有被及时的发现,并流入到了大货里面。没想到,几件事情掺杂在一起了,结果很多客户投诉,索赔,该公司的声誉严重受损,在短时间内很难挽回客户订单,同时大订单在企业遇到困难后,无法收到货款,导致企业资金流断裂,在红火了半年后,就破产了。案例二: 辽宁某集团公司因为人事管理有严重的漏洞,对公章的管理不是非常严密,结果被客户及供应商窜通内部员工,擅自动用公章签署合同,结果造成重大损失。该公司一直打官司,直到2008年为止,官司都没有结束,但公司已经宣布破产了。案例一中的企业为了盈利,做自己目前还没有能力完成的事,急于求成。没有稳固的人事制度,以至于下属可以有谋私利、毁公利的机会,把公司一步步地推向火坑。案例二全然忽视人事关系的处理。

据统计资料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及信任的工作环境,可使工作成功率与个人幸福达成率达85%以上;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因素中,85%决定于人际关系,而知识、技术、经验等因素仅占15%;某地被解雇的4 000人中,人际关系不好者占90%,不称职者占10%;大学毕业生中人际关系处理得好的人平均年薪比优等生高15%,比普通生高出33%。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乔治梅奥,他领导了1924—1932年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做了一系列试验中后期的重要工作,该实验即霍桑实验发现,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是工作中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待遇和工作环境。人际关系无论是对个人还是集体,都是极其的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企业人事关系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建议:首先,企业要遵循人本原理,即管理系统要以人为本,任何组织和系统的管理都必须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思想、情感和需求,以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主要目的。员工是组织管理的主体;员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其次,管理要遵循责任原理;明晰职责界限,如果职责界限过于模糊,员工会懈怠;落实职责人员,只有把职责落实到每个人,才能做到事事有人负责[3]。

二、企业经营违背伦理道德

企业是经营性的组织,而盈利是其存在发展的条件,因此追求盈利就先天地成为企业的目标,企业的经营管理就是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的。现在却有不少企业为了盈利而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导致企业消费群体的流失及企业形象和经营成果的下降[4]。2008年3月,南京儿童医院的十例婴幼儿泌尿结石样本的检验使三鹿问题奶粉事件浮出水面,2008年7月26日河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测出三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三鹿集团技术保障部部长李朝旭向三鹿副总理王玉良汇报情况后,该副总让他配合检疫局做好保密工作。8月1日,三鹿集团组织召开了经营班子扩大会,会议决定,对三鹿奶粉含有三聚氰胺的事件进行保密。戏剧性的是在媒体曝光三鹿奶粉含有三聚氰胺的同一天,三鹿集团传媒部长崔彦锋在接受采访时仍表示,他们所有的产品肯定都是没有问题的。2008年9月12日,国家联合调查组确认了含三聚氰胺的三鹿奶粉能够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同一天下午14点,三鹿集团发布消息,宣称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是由于不法奶农为追求更多的利润向鲜奶牛中掺入三聚氰胺,不法奶农才是这个事件的元凶。2008年9月16日,三鹿集团党委书记田文华被免职。同年12月25日,石家庄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称,三鹿集团净资产为负11.03亿元,严重资不抵债。2009年2月12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宣布石家庄市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破产。其实,早在2007年12月三鹿客服就曾接到消费者关于患泌尿系统结石病的投诉,但直到2008年25月17日,三鹿集团客户服务部才书面向田文华、王玉良等集团领导班子成员通报了投诉情况。三鹿并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还企图掩盖事实真相。同时,三鹿对外宣传不法奶农是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刻意逃避了三鹿作为最终面对消费者的生产厂商,有责任和义务检测出原料中的有害物质,反而将责任推卸给奶农,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平民愤,反而会激起消费者的愤慨之心,造成三鹿逃避责任、不负责任的形象,导致事态一步步扩大。endprint

企业的伦理经营不仅使所有者之外的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员工、顾客、供应者、竞争对手、社区和政府等)的权益得到不同程度的增进,而且使企业自身的效益得到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意味着企业注重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需要采取行动并付出一定的成本。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成本短期内确实得不到补偿,使企业牺牲了一部分短期利益,但换来的却是多得多的长远利益。尽管在伦理与效益的度量上存在着一些困难,但大多数研究都表明,在企业的伦理经营与长期效益之间有某种程度上的正相关关系。对于违背伦理的经营,国家应该引起重视,企业的不道德经营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利益。国家要制定和完善向关的法律,以减少企业这种行为的出现;消费者也要积极向有关部门进行检举、揭发不道德行为;还可以专门为企业管理者提高素质而开办类似于学校的地方,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5]。

管理是人类一项最基本的社会活动,是人们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而有效利用资源的过程。任何社会的生产过程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生产过程及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此企业管理不仅要合理地组织生产力而且还要维护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以增强企业的运作效率,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的变化,企业管理者要对企业的人事制度进行不断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以使企业财务清晰,资本结构合理,投融资恰当,使每个员工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让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企业和员工的正确价值取向,能顾客提供满足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树立企业形象,为社会多做实际贡献[6]。

参考文献:

[1] 肖翔.论管理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从三个和尚的寓言故事说起[J].现代商贸工业,2007,(9).

[2] 兰燕星.浅析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11).

[3] 张艳霞,李永红.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商贸,2010,(12).

[4] 王竞达,于增彪,瞿卫菁.成本管理系统解析:实务发展、制度变迁和学术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2).

[5] 吴学凤,赵庆凯.拓展融资渠道的一点思考——如何解决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J].中国商贸,2010,(28).

[6] 张霞.企业财务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09,(22).

[责任编辑 刘娇娇]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济管理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的常见问题分析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