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思考与对策

2014-07-11陈汝彬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企业文化思路建设

陈汝彬

摘 要:通过对企业文化作用和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企业文化建设应注重抓好的六个重点环节及相应的思路和对策。旨在对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进行探析。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思路;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2-0018-02

党的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同样,“百年企业靠文化”,文化也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实现“十二五”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战略中,更需要企业文化的引领、支撑和推动。本文拟就企业文化及其建设方面进行几点思考。

一、企业文化的作用

1.导向功能。即企业文化能把员工个人目标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在企业具体的历史环境及条件下将人们的事业心和成功欲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形成企业员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使广大员工自觉地把个人目标融入到企业的宏大目标中来。

2.激励功能。即企业文化能使企业员工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作用,通过激励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使人产生归属感、自尊感及成就感。人在获得激励之后,其精神力量得到了开发,激励越大,所开发出的精神力量就越大。

3.约束功能。企业文化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作为一个组织,规章制度无论如何完善,也很难规范每个员工行为。企业文化能使信念在员工的心理深层形成一种定势,可以减弱“硬”约束对员工心理的冲撞,从而产生更强大、更持久的约束效果。

4.凝聚功能。当一种企业文化的价值观被企业员工认同之后,它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从各方面把其员工团结起来,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通过这种凝聚作用,员工就会把个人的前途与企业的发展密切联系起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5.纽带功能。企业发展需要两种纽带,一个是物质、利益的纽带;另一个是文化、精神的纽带。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形成企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精神纽带,并与企业的物质利益纽带形成互补互动优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工化。 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两者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功能是“政治导向”,而企业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艺术,其目的在于引导企业员工形成一种集体观念和共同价值取向,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

2.表面化。有些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包装,文化理念和品牌塑造都是做出来给别人看的,不需要落到实处,一般就提出几句口号,喊在嘴上,写在纸上,如何实施却无人过问。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企业文化建设就比较容易表面化,只注重企业的形象标签,而忽视了理念和制度体系的建立。

3.模仿化。不少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并没有总结继承自己优良传统和管理经验,而是盲目效仿其他企业文化内容,将别人的说法经过改写变成自己的理念。这些机械的照搬模仿,脱离了企业的实际,并不符合企业自己的文化特色,失去了企业文化应有的生命力和推动力,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极为不利。

4.个人化。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企业家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但是企业家的倡导作用却不能代替企业员工的主体作用,不能代替全体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内化。个人的观念不是企业文化,员工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才能够称之为企业文化。因此,如何将企业家的思想转变为员工共同认同的文化理念是多数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5.短暂化。有些企业往往将文化建设想象得过于简单,希望快出结果,增加政绩,所以一开始就轰轰烈烈、兴师动众。然而,用不了多久就偃旗息鼓了,缺乏持久性。实际上,企业文化建设是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的,任何有成就的企业,其优秀的企业文化都是在长期培育中形成的,需要脚踏实地慢慢积累而成。

6.片面化。一些企业的文化建设也涉及到了企业文化的诸多层次,如培育精神、开展文体活动等,但是缺乏系统的整合目标及长远发展规划。其着眼点仍在于搞好企业内部生产管理,忽视了如何围绕企业经营和环境变化来全面实施企业文化建设。

三、企业文化建设应注重抓好的几个重点环节

1.做好调研,传承扬弃。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并受企业所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要形成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优秀企业文化,必须对企业的历史现状及社会环境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通过调查、分析和评价,把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揭示出来,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大胆借鉴引用现代管理思想相结合,使传统融入到现代管理中,形成与时俱进的新文化。

调研评价的重点应包括:企业面临的特殊环境、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企业优良传统的闪光点、企业发展遇到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企业主要领导行为方式和工作作风及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等。

2.把握个性,突出特色。个性、特色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没有个性的企业文化就没有生命力。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尤其要把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企业文化理论的指导下,把握企业特点,在突出企业特色上下功夫,建设富有特色、个性鲜明,能促进企业发展进步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突出特色要注重以下几点:(1)要抓住行业特征,反映行业独有文化。(2)要抓住企业主要矛盾,调整发展方向,发挥自身优势,从而促进企业文化健康的发展。(3)要追求和树立独特的企业文化模式。结合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内外环境等因素确定独特的文化模式,形式可以标准化,但内涵必须个性化。

3.领导带头,全员参与。企业文化从某种特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是“企业家”文化,因为企业领导者的思想决定着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企业领导者要体现独具个性和敏锐性的管理意识,亲自参与文化理念的提炼,指导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案和措施。通过长远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和影响员工发挥最大的潜力,推动企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endprint

同时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并非只是领导者文化,它必须要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因为员工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普遍认同的团队精神、群体意识和价值取向。员工的广泛参与,既是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又是企业文化产生能动效应的具体体现。如果离开员工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实践,企业文化建设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果之树。

4.加强培训,持久发展。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基本素质,是杜绝盲目、短暂文化建设行为,增强建设企业文化发展底蕴的重要保证。通过经常而有实效的培训,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系统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让员工人人参与其中,从“要我做”转化为“我要做”。通过培训,培养和造就优秀企业家和优秀员工,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营造、培育和发展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企业文化。

抓好员工的培训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1)在培训对象上,要做到“弹钢琴”、“抓重点”,特别要注重一级抓一级,加大对企业高层管理干部的培训力度,发挥企业中坚力量的作用。(2)从培训内容上,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宣传和解释,要通过科学策划、设计以及采用现代化、高科技的教学手段,增强企业文化宣讲的感召力和冲击力,提高培训实效。(3)从培训形式上,要由过去的灌输模式变为研讨型、启发型、互动型,通过培训交流经验,探讨问题,拓展思路。

5.全面规划,注重整合。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涉及内容多、覆盖面广、实施工期长并带有战略意义的庞大系统工程,为避免那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片面思想和零打碎敲,走过场的形式主义,企业文化建设要进行全面规划,注重整合效应。

整合规划重点做好以下几点:(1)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机构,这是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的第一步。(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规划。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及管理水平的限制,企业文化建设往往被视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添加剂”,忽视和降低了企业文化管理的作用。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应在总结历史,分析现状,展望未来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系统地进行规划,制订方案,落实措施,真正使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融为一体。(3)突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它与思想建设密不可分,其出发点及落脚点都应是以人为本;它的方法和手段都是文化引导;它的核心内容是培育企业精神,树立企业经营哲学,塑造企业形象。

6.培养感情,塑造团队。“人心齐,泰山移”。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就是切实做好企业员工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强调协作与团队精神。企业组织成员自我价值的实现,都有赖于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有赖于企业的发展。没有这种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企业就不可能快速高效发展,组织成员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实现。这犹如一支足球队,如果每个位置都有与之相适应能力的队员,加上团队精神,就可以成为一支强队。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建立起信任情结,有了这个感情的纽带,企业员工对管理人员就有了感情依附意识,团队意识也就更强烈,管理也就更加顺畅。团队精神的形成可以整合集体的智慧,发挥人、财、物的整体资源优势,使团队拥有同一精神支柱和精神追求,进而迸发出更强大的创造力,使个体与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宏大而持久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在当前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只有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重视其研究及建设工作,敢于探索,勇于实践,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企业文化,并使之转化为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田京.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设,2010,(34).

[3] 陈静.名企管理文化拾零[J].企业文化,2010,(6).

[4] 姜玉宏.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J].管理学家,2009,(11).[责任编辑 刘娇娇]endprint

猜你喜欢

企业文化思路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我的思路我做主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