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

2014-07-10丁莉莉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4年6期
关键词:激励性教者汇报

语文教学需要激励性评价,适时、多样的激励性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学习品质。如何适时、有效地运用激励性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避免独裁和苛刻,力求平等和亲和

语文教学的激励性评价常常被视为教师的特权,其实课堂激励性评价仅是调节学习氛围和互动教与学的一种手段。教学相长,教师不是评价过程中的终极裁判者,而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将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共同学习、交流、对话,形成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这样的课堂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场所,学生才会乐于分享自己的见解,课堂才能成为学生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学习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地体现。

笔者在执教《七颗钻石》一文时,将朗读教学设定为教学重点,在朗读中体会小姑娘的善良与美丽,在朗读中感受列夫·托尔斯泰的博爱与怜悯之心,在朗读中感受童话的想象之美。为了营造平等而民主的学习氛围,当学生朗读文章第一段后,教者也跃跃欲试地把自己放在一个公平竞争者的位置,两次朗读第一段,第一次不带任何感情,平平淡淡,学生给予了评价,从语速、语气、语调等方面给我提出了建议,以此为基础,教者的第二次朗读全情投入,声情并茂,学生给予了热烈的掌声,以示对教者的鼓励。当学生朗读时,教者不仅以学习者的身份和学生共同探讨怎么朗读才能体会童话的艺术美,同时也以教师的身份给学生提出要求:朗读童话语速应稍缓,不宜急促;在神奇的变换中读出惊喜之感。因为教者是以学习者的身份和学生共同探讨朗读的方法,所以,课堂的激励性评价不是严厉和苛刻的,而是平等和亲和的。在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不仅想说,也敢说,更乐说,师生的互评不仅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更让教师体验到教学的幸福。教师蹲下身来,才能营造出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亲和的话语,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二.避免单调和唯一,力求具体和多样

在不少的公开课上,课堂自始至终气氛活跃,表扬声一片,无论是举了一次手、发一回言,教师都会竖起大拇指:真棒!很好!“真棒”“很好”等单调唯一的褒奖看似是激励性评价,实是单调的敷衍,学生到底好在哪里?哪里做得很出色?学生还是一头雾水,所以教者评价的语言一定要具体、多样。好,好在哪里?棒,棒在哪里?一定要让学生具体可感。教者在执教“狼”专题时,针对学生的交流汇报,教者没有一味简单地肯定学生汇报的PPT做得好,而是根据汇报情况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有一组学生汇报的主题是“狼的品种和体型”,教者肯定他们课前准备很充分,但同时也建议这一组能写出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因为语文的专题学习不是简单地了解“狼的品种和体型”,而是借助专题活动提高学生信息阅读、筛选、梳理、整理能力,学生虽在阅读力的养成方面做到了,如何在专题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表达力呢?写一份调查报告,这样就提高了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手抄报组的同学在汇报他们组制作的关于狼的小报时,教者的评价是:“你们齐心协力做的小报选材丰富,设计精致,很漂亮。”有一个小组在汇报时不是组长站起来汇报而是派出了一位平时不善言谈的男生,在这位同学汇报之后,教者由衷地感叹:“我看到了你的勇气和担当,我希望看到我们班更多的男子汉从幕后走到台前来,一展风采!”具体而多样的评价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优势到底在哪里,问题在哪里,这种有针对性的激励性评价更能唤起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热情,课堂气氛也更融洽、更活跃。

教师具体细致不失时机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学生能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但激励性评价不应该成为教师的专属,让学生对学生给予评价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更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教者在品读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一文时,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一位同学概括为:“一位老猎人追捕一头母狼,母狼为了保护幼崽,用爬坡延迟时间,隐藏儿女,又用尾巴抹平痕迹,向相反方向奔跑,用死换回了孩子的生。”听完这位同学的概括,教者没有立即予以评价,而是请另外一名同学给这位同学的概括提点建议,他很中肯地提出了“概括的语句太长,好像还不够精练”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再请这位评价的同学试着概括故事,这位同学很好地做到了情节的完整和语言的精炼:“一匹母狼在猎人的追捕中,保护好自己的幼崽,用自己的死换回孩子的生。”这种生生互评,既让学生易于接受,同时对点评的同学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当然,课堂的口头评价仅仅是激励性评价的一种形式,课后作业批改也是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在批改作业正确与否的同时,寥寥数语点评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优点,指出作业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强,目的性明确,有时还可以根据近期这位学生在某方面的进步来写,及时地进行书面的激励性评价,这样的书面点评对学生而言,仿佛是一份意外的礼物,定会视若珍宝。如“审题不够仔细,大意失荆州了!”“最近课堂专注多了,再接再厉!”“这次考试没有考好,不要泄气,加油,老师相信你!”只言片语洋溢的是老师对学生真诚的关心,流露的是老师对学生的殷殷期盼。除此之外,还可将课堂、作业、检测各方面的表现与作业量相挂钩,形成一种特别的评价机制。如这周表现突出、进步明显的同学在本周的家庭作业中会免去一部分笔头作业,换成阅读优秀课外书籍等弹性作业,并在课堂上利用两三分钟时间进行汇报交流,此举可谓一举两得,既表扬鼓励了学生,同时也让这部分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只有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并驾齐驱,实现激励性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三.避免同一和敷衍,力求个性和真诚

教学是学习者生命成长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学之中的激励性评价是对一个个生命体的滋润和催生,生命是个性化的,激励性评价更应该是个性化的,不管是课堂的口语评价,还是教学之间的书面评价,都应该淡化对学生的同一评价,应该结合每一个学习者个体有针对性地评价,抓住其学习的特点,依托其个性特长,这样的评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教师的人文关怀,才能为每个学生的健康个性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源泉。个性化的激励性评价是针对学生个体而言,更多的时候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当然在针对学习发展层次不同的学生,持续性的激励性评价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循环体系。因学习者有着个性化的差异,教者可以采用观察、调查、收集资料等方法记录或者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的特点,在充分把握了学生的学情之后,为不同的个体确定不同的目标,由此形成个性化的激励性评价方案,将个体的方案实施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这样就避免了评价的同一,更不会出现敷衍式的激励性评价了。当然,这样的个性化的激励性评价较多的会用在特殊学生的语文学习之中,如果是一位语文学习的困难生,多以激励的言语加以鼓励,放低要求,只要能达标即予以表扬,使其拥有学好语文的信心;如果是一位语文学习潜能还没有充分发挥的学生,则提高要求,针对不同的能力点,提出阶段目标,在评价中多加以方法指导。所以,这种个性化的激励性评价,不仅能燃起学习困难生学语文的热情,促使其不断进取,奋起直追,更能让每个学生在语文教育的文化力中滋养性灵,形成良好的文化人格。

避免激励性评价的同一,教师的真诚是关键。在教学“狼”专题时,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后,教师在给每个小组的评价中都提出了建议,如“你在汇报时如果能注意到和听众的眼神交流会更好”,“你在讲这个关于狼的小故事时要注意故事的完整性和语言的流畅性,如果能脱稿,那就更好了”,“你模仿狼的嚎叫声很逼真,但是狼的叫声在我们语文学习中有何意义?狼在不同情况下叫声有区别吗?你们可以做进一步的探究”。真诚并委婉地提出意见更能促进各个小组就“狼”专题深入的学习,精益求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产生学习兴趣的根本源泉。”学生只有在幸福的体验中才会理解知识价值的内涵,才能激发他们持久自主学习的自觉性。所以,激励性评价应该时时渗透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处处落实在我们日常的教学行为中,使学生在激励中不断取得进步与收获。

丁莉莉,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如东。责任编校:舒 坦

endprint

猜你喜欢

激励性教者汇报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阅读汇报课的构建与效能
建立和实施企业激励性年金制度探讨
化学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运用与思考
浅谈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军人激励性薪酬体系优化设计
领导难找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关于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