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文本阅读中渗透人生教育

2014-07-10邰雨春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4年6期
关键词:梅拉窦娥小妹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苏立康先生强调“语文教育要加强人文性,要尊重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懂得语文教学是一项多向度的对话”。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甄别、思考,把在书中学到的知识或是道德方面的提醒运用到社会生活中,从而起到净化思想、激励自己的作用。

一.在阅读中识别真假

语文阅读的博大精深时时熏陶着学生,阅读教材所选文章内容涵盖面广,它既有时代气息、贴近高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又有珍爱生活、积极探索生命的意义。现代中学生生活安定,不知生活窘迫是一种怎样的痛苦,更不知道饥饿是什么滋味,他们无法理解文本中人物的感受及作者的写作用意。余显斌的《1976年的那个春天》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中父母将小妹送人的场面实在令人震惊。我采取阅读、讨论的方法,试图让学生阅读此文后对过去的苦难日子有所了解,对今日幸福生活有所珍惜。

读前回忆饥饿情景,体察苦难的情态。语文的魅力在于其感人至深动人肺腑的情感,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带着学生进入情感的海洋中,掬起一朵朵涌动着生命激情、闪耀着人性光芒的浪花,穿越时空,与彼时彼地的作者共鸣、共振。民以食为天,人生活在世界上,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饱饭不挨饿。上个世纪中叶,那时整个中国贫穷、落后,粮食匮乏。为了让学生对饥饿的情景有个了解,我回忆年轻时挨饿的亲身感受现身说法。“1974年7月,我17岁高中毕业回乡务农,整天与泥土打交道,每天早晚稀饭,中午说是干饭,其实就是山芋、萝卜等杂食混在一起下锅煮一煮,这在当时的中国,已算是很好的了。再往前十多年,那简直就是一个“饿”字,一天吃两顿,都是些野菜和米糠混合而成。我的父母就是因长期劳累、缺医少药、缺吃少穿,而过早辞世的,至今想来,还让人心痛。这一段痛苦的人生经历,使我终身难忘,也正是有这么一段磨难,给我以后的学习、工作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学生听后,默默不作声,他们已被我的人生经历所震动,并产生了思考。

读中设疑引发思考,体验饥饿的场景。小组阅读文本时,我设计了下面几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母亲望着我们而常常唉声叹气?母亲为什么要把小妹送给姑姑家?姑姑也是亲人,为什么小妹宁可不吃白馍、不吃鸡蛋,也不愿离开家?小妹把鸡蛋给我们吃,我们的“眼睛里仿佛长出了舌头”,这样的夸张过分吗?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我想,那些年,之所以能熬过来,是亲情,让我们度过了饥荒。亲情,有时比粮食更重要。”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你对亲情有过这样的感悟吗?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圈点,了解饥饿给人带来怎样的痛苦,在内心对今天的幸福生活产生感激之情。

读后组织课堂讨论,体会温饱的幸福。带着老师的设疑,小组开展交流、讨论,大家谈体会、说感受、发感慨,渐渐地对文章的主题有了清醒的认识。下面是交流中部分学生的感悟。甲:懂事的小妹不愿到姑父家,躲进柴堆中,她要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小妹小,嘴是馋的,虽然姑父家生活好,有馍吃,她毅然不去,这是一个刚懂事孩子的纯真的恋家之情啊。在她的心中,家人比自己更重要,宁可挨饿,也不离开家。反观我们现在的生活,没有人挨饿了,但是,人的感情却疏远了,即使是亲情也受到了挑战,有些人的意识里,家的概念早就淡化了,甚至为了自己的私欲,还放弃了亲情,这真让人痛心啊。乙:“榆树皮,烂红薯,我们都吃过,一个个吃得面黄肌瘦的”,这场面让我十分震撼,1976年,那是一个伤痕累累的岁月,一个让人痛心的日子,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尽管辛勤劳作,吃饱饭却是一种奢望。一个小小的馍在作者看来是奢侈品,半年吃不上一顿饱饭。可这些,在今天已成为过去,如今我们虽然再也没有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发生了,但更应该牢记过去、珍惜今天、保持本色。丙:父母迫于无奈,不得不将小妹送给姑姑家,但小妹却极力挣扎,不愿意去。小妹知道姑姑家有好吃的东西,却宁愿挨饿也要和父母在一起。亲情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啊,是亲情战胜了饥饿,让一家人渡过了那艰难的岁月。由此,我想到一个人在外打拼时,难免不遇到困难,每当这时,家是他第一个想到的,亲情就是他心中的暖炉。人生在世,定要在外干出一番事业,但无论走多远、飞多高,根是不会离开家的。

学生虽然没有经历过挨冻受饿的年代,但能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了解了当时人们生活艰辛的情景,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政治课。从同学们的感悟中,看出他们对亲情的理解更加透彻,对家的眷念更加深刻,他们真正懂得亲情才是真情。不仅如此,还从成长的角度,就生活对人的一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从而使他们明白要想成才必须珍惜今天美好时光的道理。

二.在思考中分清美丑

于漪老师说过,“教书育人”被视为教育的一般原理,对阅读教学来说可以表述为“教文育人”。即通过对语文材料(主要指文章)的读解,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高中阶段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一个人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以后,就能分清人世间的美与丑。试以教学《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为例。

顺向思考明背景。布置学生预习时,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使他们明白什么是美丑。群众看见伽西莫多赤裸地被绑着跪在圆型底座上为什么哄笑?小孩和姑娘们为什么笑得格外厉害?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看清犯人是伽西莫多时为何急忙转身走开?当伽西莫多看见爱斯梅拉达走上刑台,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当爱斯梅拉达给他水喝时,伽西莫多眼里为什么滚出一大颗眼泪?伽西莫多为什么用充满责怪和无限悲哀的眼光望着她?最后,观众为什么拍手叫好?说明了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构成了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的问题链,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交流,初步明确了伽西莫多的身份、地位,为他最终觉醒作了铺垫。

逆向思考细辨析。分析课文,进行研究性阅读,从思维的反向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能使他们知道如何辨别美丑。假如爱斯梅拉达不给伽西莫多水喝,伽西莫多的境况会如何?假如爱斯梅拉达也像其他人一样来报复伽西莫多,他会怎样?爱斯梅拉达会不会报复他?为什么?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看到了伽西莫多思想的变化,并从这一变化中看到了人类的美与丑,明白了人的真正的美丑不在外表,而在于心灵的道理。一个人外表再美,而行为、心灵不美,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动物,抑或是个行尸走肉。学生还联系社会现实,谈了自己的切身感受。现在社会上外表华丽而心灵肮脏的大有人在,他们生活优裕,自己有了钱、有了权,就自命不凡,行为放荡,不用社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为人们所不齿。反之,那些穿着朴素的普通民众,他们的行为却时时激起浪花,让人们敬重不已,这样的人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人,如助人为乐的道德楷模郭明义、高考前夕为四岁男孩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当代最美中学生张文驰(湖北省襄阳一中高三学生)。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就能正确分清美丑了。

发散思考深探究。经过由浅入深的思考、探讨,学生学会了用全面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一个人的方法,对伽西莫多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再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度探讨,使他们进一步提高辨别美丑的能力。在讨论“促成伽西莫多不幸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你对伽西莫多有一个怎样的评价”时,有学生提出“文本中所说的那滴眼泪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泪?它在文中折射出了什么”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我适时作了引导:爱斯梅拉达不计前仇,以德报怨,给伽西莫多喂水,表现了她的善良,也表现了人性的美丽。从这个角度看,爱斯梅拉达的“水”就显得异常珍贵,而这珍贵的水使伽西莫多流下了泪。学生经过阅读文本、认真思考、互相交流,作了下面的回答。一是感激之泪。伽西莫多在人们嘲笑、讥讽他并向他扔东西而十分绝望时,爱斯梅拉达给他喂水,他内心无限感激。二是自责之泪。伽西莫多原以为爱斯梅拉达走上刑台也是来报复他的,但是他错了,他为自己误解爱斯梅拉达而自责。三是悔恨之泪。伽西莫多不辨好坏,听信克洛德·孚罗洛的话,劫持了爱斯梅拉达,他为自己的荒唐行径感到悔恨。四是开心之泪。在因劫持爱斯梅拉达自己受鞭刑极其口渴的时候,爱斯梅拉达能帮助自己,觉得异常的开心。五是觉醒之泪。伽西莫多从爱斯梅拉达身上看到了希望,他知道劫持爱斯梅拉达不对,也想到克洛德·孚罗洛行为的错误,而当他因劫持受到笞刑时,克洛德作为伽西莫多的惟一希望搭救他的人却远离了他,这使伽西莫多猛然醒悟。

人接受外界信息,主要是自我吸引,只有刺激自我吸引功能,才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根据思维多样性的特点,从顺向、逆向、多向等不同角度设疑,就能刺激学生动脑筋思考、探讨,这样久而久之就能提高是非判别能力。

三.在探究中辨清善恶

阅读是一种文字信息产生强烈共鸣的复杂的情感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上下功夫,就能使他们引起强烈的共鸣,激起情感的鲜明爱憎。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把情感培养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一环来抓,深刻挖掘文中的内涵与情感因子。《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课文选的是第三折,是全剧的高潮,着重描写窦娥被解赴刑场问斩的经过,突出地刻画了女主人公窦娥敢于揭露黑暗势力的反抗性格。文本通过窦娥的不幸遭遇,特别是她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当时社会上恶人横行、官吏昏聩和法制黑暗的真实情况,也歌颂了窦娥的反抗精神。怎样才能让学生明白这些道理?

设疑阅读,走进窦娥。学生对古典戏剧知识了解甚少,带着以下问题进行阅读,既对剧情有个了解,又能对主人公窦娥有深刻的印象。课文共出现了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端正好》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游魂先赴森罗殿”,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怎样理解?《滚绣球》中哪一句是说命运不由自己掌握的?它采用了什么手法?引用“盗跖”、“颜渊”的典故有什么作用?本曲中哪一句话揭露了社会的严重不公的?说说本曲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快活三》《鲍老儿》这两支曲子是窦娥临刑前对婆婆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在情节上起什么作用?在表现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煞”就是结尾的曲牌,为什么作者要把它分成二煞、一煞、煞尾三个曲牌呢?

分析形象,认识过去。通过以上问题的思考、探讨,学生对窦娥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对她的冤屈寄予了同情。再设计一个比较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作进一步探讨,然后让学生质疑,提出问题与同学、老师共同探讨,以便提高辨别善恶的能力。窦娥是被昏聩的官吏判成杀人死罪的,剧作为何要对天地日月、鬼神进行猛烈的谴责呢?经过讨论、分析,同学们终于明白在封建社会里,人民不仅受到封建政权的压迫,还要受到神权的束缚。按世俗的观念,天地鬼神是明察世间是非,主持人间公道的。封建官吏为了愚弄人民也往往以青天自喻。在当时的社会中,天地鬼神是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但窦娥敢于怒目青天,痛斥大地,对之进行愤怒斥责。窦娥的“三桩誓愿”,既是全剧的高潮,也是窦娥形象的生动表现。一个学生质疑:窦娥为什么要发下“三桩誓愿”呢?同学们普遍认为窦娥有冤,无法申诉,内心充满怒火,三桩誓愿使主人公的反抗精神得到完美的体现,人物性格得到充分的展示,一个善良而又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妇女形象丰满、鲜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一个学生还提出了“窦娥的三桩誓愿能实现吗”的疑问。我引导学生边思考边回答。有的说能,因为窦娥冤屈太深,激怒了上帝。有的说不能,这是窦娥的愤激之言,六月天下雪是巧合,现在不是也有这样的极端天气发生的吗?(学生点头赞同)我追问道:作者为何要这样写?学生纷纷答道:作者同情窦娥,让违背天理的人受到惩罚;作者对统治者深恶痛绝,借窦娥的冤屈抒发一腔怒火;黑暗势力强大,人们无法抗争,只好借助神灵的力量,像孟姜女哭倒长城三百里,董永与仙女成亲等,最终的美好结局都是由上天办成的。

探究本源,了解现实。平时教学,我们强调一课一得,这个“得”,可以得到一些基础知识,可以得到一种生活常识,可以得到一种人生感悟,也可以得到一点社会思考。《窦娥冤》是悲剧,读后留给我们的除了同情、愤怒,还有什么呢?“更多的是忧虑,当今像窦娥一样冤屈的例子还是有的,近来媒体报道的富二代、官二代们的所作所为,确实让人深思。我们这些穷二代、贫二代今后走上社会拿什么和他们拼呢?难道仅仅靠知识吗?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今天,那是无力的。”从学生的回答中,教者看到了他们的思想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从窦娥的冤屈中看到了旧社会的黑暗、官府的罪恶,从现实生活的思考中看到了社会的不公,这正是语文的魔力。

阅读在人的一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给人们的心灵打开了一扇迎接灿烂阳光的窗户,在阅读中不断引导学生学会辨别真假、善恶、美丑,就能提高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就会使他们得到人生的完善。

邰雨春,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江苏宝应。责任编校:王 玲

猜你喜欢

梅拉窦娥小妹
卡梅拉的鸡蛋
窦娥冤
“刚”与“柔”的完美统一
为梦想而努力
谁杀死了窦娥
《不一样的卡梅拉》
东游Q记
窦娥的第三桩誓愿让人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