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穿插艺术

2014-07-09潘蕗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历史

潘蕗璐

历史学科涉及的人物众多、事件繁杂,而且由于历史具有过去的特点,在课堂教学时无法把相关的历史事件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因此,在当前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部分教师比较重视历史学科的知识传授,却忽视了历史知识原本所具有的趣味性;比较重视历史知识的逻辑性,却忽视了历史知识的形象性。由于教学方法不合适,往往会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教学内容乏味,极大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托尔斯泰认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当前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针对高中历史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学习历史课程兴趣不浓的现象,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如何改变这一现实,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

一、以历史教材为主讲内容,适当穿插历史故事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在一堂40分钟的课中,学生的思维状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课堂开始的前10分钟,学生的思维趋于逐渐集中阶段;在课堂进行的第10~30分钟,学生处于思维最集中阶段;在课堂的最后10分钟,学生的思维集中程度逐渐下降。因此,在进行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思维集中度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地引入有趣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集中度和学习兴趣。在课堂开始或即将结束,学生思维集中度不是很高的时候,可以适当插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典故。比如,在讲授宋朝初期强化中央集权内容的时候,可以在新课导入阶段穿插“杯酒释兵权”这个历史故事,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宋朝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认识和理解。以历史故事开始新课学习,可以让学生加快进入上课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即将结束时,可以穿插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课堂讲授的内容,加深印象。如在讲授周朝历史时适时穿插“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周朝衰亡的原因。

二、恰当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形式

将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于历史教学过程中,为现代教育改革注入新鲜血液,引起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究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生动、具体的教学环境,不仅可以把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还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更为直观地感受当时的历史事件。比如,在讲授辛亥革命的内容时,为配合讲课内容的需要,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穿插与这部分内容相关的视频、音乐等。笔者在教学时就根据教学进度和讲授内容,在课堂上播放了《辛亥革命》这部由成龙、李冰冰等大牌演员主演的电影片段,为学生展示了辛亥革命期间的历史巨变。在电影营造的氛围中,学生真切感受到当时社会对于革命的热情及革命的意义,活跃了课堂氛围,丰富了学生了解教学内容的形式,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挖掘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历史的过去性使得历史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距离。乡土历史是在我们身边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人物,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说,乡土历史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当地的历史古迹中的一片瓦当、一块残碑或者一座建筑都包含着各类历史信息。引导学生去考察、参观,实地感受、考察前人生活过的地方,不仅能够丰富历史课程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把所学历史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故乡的了解和热爱之情,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因而,高中历史教师重视挖掘和恰当引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十分有效的。

总之,历史课程的教学不仅要尊重历史学科原本所具有的趣味性、逻辑性、知识性,而且要增强历史课程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历史教学方法也可以更为灵活、丰富,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更多的背景知识、新闻时政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壬东杰.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青春岁月,2011(12).

[2]孙大家,邓瑾.浅谈高中新课程改革下历史教师的应对策略[J].新课程(教师),2010(12).

[3]刘蓉.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水平[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0).

(责任编辑 庞丹丹)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新历史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