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如何建设思想品德高效课堂

2014-07-09练毅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小组长品德课思想品德

练毅

从2001年开始我区的基础教育迈进了一个崭新的课程改革时代,新课改呼吁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融入伟大的变革之中,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改革大潮中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十多年的历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在探索中的教训,值得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去继续探索。特别是新课改的号角吹响十多年后的今天,广大教师仍需结合新形势去再探索,再实践,再进行理论研究。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建设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呢?

一、依制治学,制度育人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师首先要制定课堂制度。有的老师可能会说:“制定制度是班主任和学校的事情,我作为科任教师怎么去制定课堂制度?”其实不然,笔者刚任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时候,也是按部就班,认真备课,认真上课,但是课堂效率总是不高。而制定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制度,以制度来管理课堂,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其中包括:1.预习制度;2.关注时政热点;3.听课制度;4.课后反思制度。有制度、有要求才能让学生重视;关注时政热点、校情和班情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严谨的听课制度和反思制度才能让学生进步。

二、坚持检查,奖惩分明

有了制度,就要抓落实。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可以把学生分成6~8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由小组长负责落实相关事情。预习制度靠小组长的检查和教师的抽查去落实。如果预习任务完成得好,在平时考查成绩方面根据加分制度可以加分。如果某学生的预习任务没有完成,除了该学生要受到惩罚,写一篇500字的反思说明,写明没完成任务的原因和今后的打算;此外小组长还要写一篇300字的督促责任过失检讨书。这样既保障了课堂的实效性,也让学生学会了严谨做人,规范做事。

三、人人参与,量力而行

学生参与程度是建设高效课堂的基础。只有人人参与,才能建设高效课堂。学生只有全身心地参与,才能专注,只有专注,才能进步,只有不断进步,才能向理想目标迈进。告诉学生,“人有能力高低之分,唯有勤奋造天才”。让学生学会制定一天目标、星期目标、月份目标、学期目标、学年目标和长远目标;学会自我总结和自我激励,善于发现亮点。教师要记住,激励是使人不断进步的永恒的动力!如班上一名平时学习成绩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有一次当选了“一周优秀学员”,从此该生不仅对思想品德课有了学习兴趣,同时也对其他科目转变了学习态度,成绩不断提高。

四、精讲多练,以练为主

要做到“精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的确,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才可以把自己丰富的学识传授给学生。

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要多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深入备课,钻研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握重点,做到详略得当,有的放矢,语必中的。只有深入地备好了课,备好了学生、学情,编好了学案,让学生多讲多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构建高效课堂。

五、高效课堂,循序渐进

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师高效的劳动和学生有效的合作。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不同的层次提出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过高了,够不着,学生看不到进步的希望;目标过低了,学生没有兴趣与激情。高效课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生跟着教师的屁股走,被迫提高;第二阶段是学生看着教师的指挥棒走;第三阶段是让学生自己走,自觉争取提高。这三个阶段是从低级到高级,从部分参与到全身心参与,最终让学生自觉争取提高。这三个阶段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第一阶段,教师多帮助学生,激励学生,启发学生。教师有积极的期望,也有严格的要求;要启发和引导学生享受和感悟,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以及学识与能力的提高,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第二阶段,教师布置好任务,安排好课时,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进度“自编自演”,让学生讲课给学生听;接着让学生去评价,去讨论,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在尝试获得知识快感的同时,也体会到教师所付出的劳动,从而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第三阶段,也是高效课堂的最高境界,就是学生自己争取提高阶段,即学生已经拥有了提高自己学识与能力的自学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应该具备一双“慧眼”,善于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挖掘富有思想性和知识性的生活素材,把生活引进课堂,让思想品德课堂奏响生活的乐章,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小组长品德课思想品德
选择
分餐小组长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让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
还是不错的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知识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