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构建高效政治课堂的几点思考

2014-07-09王仲龙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变动政治课堂

王仲龙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校和师生们对构建高效政治课堂的期望越来越大。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所谓高效课堂,主要是在45分钟课堂内,通过师生、生生的有效合作,尽可能以较少的时间投入取得教和学的高效率和高效用。

为什么要构建高效政治课堂呢?

首先,这是由政治学科特点决定的。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有些知识比较抽象、难懂,特别是哲学生活的内容;再加上学生(尤其是理科学生)不太重视这门课程,如果不采取高效务实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实现“三维目标”。

其次,传统教学模式的严重滞后性,要求提高政治课的实效性。传统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下面神情漠然地听。教师把知识掰开了、揉碎了,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学生像容器一样只管被动地接受。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一定时间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弊端越来越清晰地暴露出来,“还思维过程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构建高效政治课堂”的呼声越来越高。

再次,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要求。思想政治新教材在内容、编排设计等方面都有新的变化、新的亮点。例如:把经济常识由原来两本书压缩成现在的一本书,更名为经济生活,内容有增有删,有些知识由以前的一两页压缩成现在的一两段,甚至一两句话。这些新的变化,要求教师和学生在课外都要做大量的诸如查阅资料、问题探究等工作,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构建高效政治课堂是摆在我们每个政治教师面前的一项课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探索、实施。对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思考或做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转变观念是构建高效政治课堂的前提

改革要成功,思想必先行。我们要抛弃那些过时的、不合理的、不科学的教学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合理的、科学的教学观念。

作为教师,要牢固树立新课改确立的“实践育人的理念,切实加强课内外的实践活动要求”。例如,在教学“价格变动的影响”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在课前展开一番调查,调查最近市场上物价是否发生了变动,如果有变动,与消费需求量变动之间有无规律可循?探索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产生了哪些影响?经过实际调查、研究,再结合课堂教学环节,最后学生比较好地掌握了“商品价格变动与消费需求量之间的反向变动规律”“价格变动的影响”等知识,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另外,教师还要树立“学生就是一个鲜活的、富有创造力的生命个体”的思想,抛弃“学生就是一个被动接受的容器”的陈旧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参与、自主体验和个体差异,让他们在教学这块土地上大放异彩。

作为学生,也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喜欢学”。坚决去除等、靠的思想,依赖的心理,这些观念已经难以适应新课改,难以取得学习高效率。学业成绩的进步,最终还是要靠学生自己,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包办了。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构建高效政治课堂的关键

传统教学模式严重淡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既当演员,又当导演,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大多数情况效率低下,效果很差。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角色,和学生唱“大合唱”,更多时候要做一个“指挥”“导演”,工作内容就是组织、指导、引导、帮助、评价等。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教学才能取得高效。具体做法如下。

1.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就要解放学生,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也就是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脑、嘴,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自主权,一定的话语权,发挥他们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动起来。而不是捆绑学生,把事先设置好的东西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学生,“填”给学生,有时学生还没来得及消化,又接着被“填”了。这种做法是对学生的极大不信任,严重阻碍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并使得他们接受知识的渠道单一化,这样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故我们要“放得开”,相信每一位学生,相信他们的能力。比如,在讲“社会公平”这个问题时,笔者不是先给学生理论说教,而是叫他们列举一些社会不公平的典型事例。学生对此有太多的话要说,踊跃发言:“收入差距太大”“执法不公,人治大于法治等丑恶现象”“贪污腐败”“就业问题”……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而且大多都能命中要害,教师最后点评总结为“一个制度两个重要举措”。之所以会取得这样惊人的教学效果,就是教师充分相信学生的结果。

2.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构建“小组合作型”课堂模式,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人人有事可干,如做笔记,小组讨论,课堂检测,向老师质疑,甚至对知识点分析、讲解等。对那些积极主动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的学生,笔者会及时给予语言上的肯定和激励。有时候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赞扬,可能对学生是一种莫大的鼓舞,进而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兴趣。这不正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吗?另外,课堂教学语言通俗、诙谐、幽默,寓教于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学“消费心理面面观”这个知识时,笔者最后总结了这样几句话: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求异吓死人,虚荣攀比活受罪,理智求实乐融融。学生在笑声中体会到了对待这四种消费心理的态度。再者,科学合理地借助多媒体教学,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好的课件,不但知识容量大,而且可以给学生带来听觉和视觉上的冲击,发挥其综合优势,为高效政治课堂的构建提供技术上的支撑。

3.要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时代在变化,人的思想也在变化,现在的学生都渴望和教师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不妨因势利导,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当然特殊学生除外),而不是动辄训斥学生,甚至侮辱、体罚学生,为高效课堂的打造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三、完善的教学环节是构建高效政治课堂的保障

教学工作是个系统工程,不光是课堂上的事,得环环相扣,相辅相成,达到系统优化。课前:学生做好预习,建立知识结构,确立重难点,标注自己搞不懂的知识点;教师扎实备课,写好教案,用心制作课件,确定得当的教学方法。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交流、合作、探究、总结、点评,教师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升华思想境界。这个环节是关键环节,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全身心地投入。课后: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包括必须完成的作业,可选做的作业,要小组合作才能完成的探究性作业等。除此之外还要复习巩固,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单元复习课:学生总结、梳理本单元知识要点,相互补充完善,教师从宏观上构建知识网络,并设置有代表性的单元检测题,不宜太多,适可而止。考前复习课:整理所有知识点,并突出重点,指导复习,强化训练,包括考试技能技巧和注意事项的训练。试题讲评课:重在传授方法,反思不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知识,更要学会方法。方法掌握了,则会受用无穷。反思能帮助我们发现不足,弥补不足,从而不断进步。所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缺失,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只有抓好每个环节,才能相得益彰,为高效课堂保驾护航。

总之,高效政治课堂的构建需要学校的支持,教师的付出,学生的配合,这样才能不流于形式,才能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课题“高中政治‘小组合作型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为:GS〔2013〕GHBZ064。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变动政治课堂
南下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欢乐的课堂
办公室政治
北上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写字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