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2014-07-09唐娇艳
唐娇艳
“一篇之妙,在乎落句”,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离不开收尾的艺术处理。那么,怎样才能在最后的几分钟里让课堂绽放光彩呢?通过摸索总结,笔者认为,可以这样演绎课堂小结的精彩:
1.提出质疑,辨析讨论
课堂教学就是一个不断生疑、不断解疑的过程。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抛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讨论,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敢议,通过自主思考,相互议论,探索解决问题,在或轻松、或热烈的氛围中,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实现认识的升华。例如在学完周敦颐的《爱莲说》之后,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结尾一段作者在对菊、牡丹、莲一一做出评价之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作者为什么不按常理对应来写呢?问题一提出来,马上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和争论,最后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达成共识:这样写是为了强调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之盛,同时也是为了表明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2.图文并用,理清脉络
在进行课堂教学小结时,教者结合课文内容及要点以图文的形式对整堂课加以总结,既有助于理清教学脉络及教学要点,揭示文章的内在结构,使文章具体化,又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激起学习兴趣。
教《苏州园林》时,我用“绿叶衬红花”的板书设计来小结课文。苏州园林是“完美的图画”这一总特点离不开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远景近景的层次的搭配。好花还需绿叶衬,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和建筑的色彩美,更是彰显了苏州园林作为“标本”的美。当我板书完时,赢得了学生的啧啧赞叹,板书设计的小结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不仅撩拨了学生的心潮,而且取得了课虽终,趣未尽的效果。
3.归纳总结,整体把握
归纳是语文课堂小结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归纳者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老师,还可以师生共同完成。一般是围绕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总结,如果总结得当便能够起到画龙点睛之效,不仅能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全面系统的了解,还能使主要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清晰完整的印象。例如教学《岳阳楼记》一课时,我这样小结:“《岳阳楼记》的著名,首先是因为它思想境界高。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范冲淹写这篇文章时正贬官在外,本来可以独善其身,落得清闲快乐,可是他不肯这样,仍然以天下为己任,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来勉励自己和朋友。这种胸怀和抱负就是放在现在也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本篇全文仅360多个字,却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述、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这个课堂小结既让学生知道了《岳阳楼记》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又使他们明确了本文的重点和难点、语言特点,并使学生从中得到关于人生的启发和教育,从而达成本课的德育目标。
4.推波助澜,课后延伸
“课后延伸”是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指的是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使知识得以进一步拓展,能力得以进一步发挥。在上完一节课后,教师的“推波助澜”式的小结可激起学生课后延伸的兴趣。在学完《“两弹”元勋邓稼先》这篇课文后,我这样总结:“邓稼先和钱学森一样,都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定的信念,纯洁的品格,这使他们如巨人般屹立于天地之间!这就是人民科学家的风采。我国、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的故事。”由课内向课外拓展,促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学领域,探索科学奥秘,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科学兴趣,并领略到科学家的精神风采和人格魅力。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伟人的精神境界和高尚品格,在潜移默化中丰富精神世界,美化心灵,指导言行。
5.自我评价,寻找得失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课后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如:本节课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体验?对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能否轻松完成?回忆本节课的学习,还有哪些不清楚的问题?对老师的教学有什么建议?等等,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知识基础,分次分批进行课后自我评价。因此,语文教学的课堂小结更应该依据学科特点,紧扣学科内容,进行评价、归纳、总结,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巩固、完善与提升,更要让学生在熏陶感染中,净化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总之,只要教师重视课堂小结,精心地准备、精确地提炼课堂小结,教会学生观察、思考、归纳、总结,就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升华思维的能力,就会让课堂再次绽放光彩。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