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案导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4-07-04周丽芳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法引导性记账

周丽芳

摘要:本文初步探索“学案导学法”在职业学校会计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践,并提出设计优秀学案应体现的内容。

关键词:学案导学法自主学习引导性材料支架

随着中国经济的市場化和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新的会计准则相继推出,会计从业人员的学习能力显得十分重要。而长期以来,职业学校的会计教育过分看重知识本身,经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满堂讲授,学生被动接受,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因此,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主动求知的角色,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会计教学中尝试运用“学案导学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倡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案导学式教学法简称“学案导学法”,就是利用学案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

在“学案导学法”的教学实践中,最为关键的是学案的设计和编写。笔者认为一份好的学案应该体现以下五个方面:

一、明确而且合适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要让学生明确学习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定向,做好学习准备。确定学习目标要依据课程标准,从学生实际出发,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的目标要有梯度,可按学生能力发展的不同分为基础目标,一般能力目标和创新目标。

例如笔者在《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学案”中设计了这样的学习目标:

1.找到复式记账概念的关键词;指出复式记账的种类及主要特征

2.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四个特点

3.理解账户结构并能用“T”型账户表达,学会期末余额的计算方法

这三项学习目标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分别包括学生所需掌握的识记、理解和综合分析的内容,明确了学生所要达到的从易到难的梯度要求。

二、组织引导性材料,帮助学生获得新知

美国著名认知派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是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现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对新学习内容起固定、吸收作用。

学案中提供的引导性材料往往是通过复习旧知识、承上启下进入新知结构;或利用有意义的问题导出新课;或采用类比、推广等手段自然进入新知结构。

例如笔者在《销售折扣的核算》“学案”中设计了这样的导学:

提问:企业在销售商品取得收入时最理想的状态是什么?当供求平衡发生变化时,会发生怎样的收付行为?如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购买者将如何保证能购买到其所需的产品或材料?

简单复习学生已掌握的取得收入时最理想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供求平衡发生变化时的其他两种现象。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即销售折扣的发生。

三、提供通俗易懂的导读提纲

导读提纲是学生学习前的自学路径,也是学生完成学习后对所学知识的重新回顾、联系和系统化的参照。编写提纲必须提前总揽教材,吃透教材,深入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所要学习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按教材的逻辑体系以提纲的形式列出,并注意问题的序列性、系统性和可思考性,不能只是一些生硬的知识的填空。

例如笔者在《会计核算程序概述》“学案”中设计了这样的导读提纲:

1.会计核算程序的概念

①会计核算程序

②账簿组织

③记账程序

2.会计核算程序的类型

①三种会计核算程序

②各种核算程序的主要特点和相互区别

学生对照提纲阅读材料、整理概括,减少了学习的盲目性,通过预习能在整体上了解会计核算程序,基本概念的填写使学生对会计核算程序有了粗浅的了解,各种核算程序相互区别的自主探究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四、变换情境,促进知识形成能力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纳从建筑行业借用的一个术语“脚手架”,用来说明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可以凭借由教师提供的辅助物完成原本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不断进行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而教师则提供不同的“支架”。

例如笔者在《销售退回的核算》“学案”中设计了这样的情景:

甲公司于12年4月销售给乙公司一批商品500件,单价20元,增值税1700元,商品已发出,款项尚未收到。

1.当月,上述商品因质量不合格被退回。

2.12年7月,上述商品被退回。且在4月已经结转了销售成本6000元。

3.12年7月,其中100件商品被退回。

注意:如果企业销售的当月商品就被退回,此时成本结转了没?库存商品有没有反映减少?如果退货发生在以后月份,情况又如何?

由于销售退回比较复杂,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业务处理。如由老师直接讲解会显得枯燥,由学生自己阅读学习则会难以理解。故提供三个情景作为“支架”,并配套引导性提问,帮助和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减少学习中的不确定性,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建构。

五、设置课后思考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师提供支架的目的是为了有一日能撤走支架,一旦学生能独立完成某种任务,这种辅助物就像建筑竣工后的脚手架,会被逐渐撤离。

布鲁纳认为,我们应当尽可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科学内容,还应当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且自动的思想家;这样的学生当他在正规学校的教育结束之后,将会独立地向前迈进。所以在提供支架的过程中,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师应逐渐地将学习的控制权交给学生。

例如笔者在《记账凭证》“学案”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13年9月12日,出纳员向银行提取现金800元,这笔业务既涉及现金又涉及银行存款。从现金角度看,应编制的会计凭证是 ;从银行存款角度看,编制的会计凭证应是 。如果编两张,就要产生重复,该怎么办?

在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老师之前提供的支架时,为了恢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中心地位,设计更高水平的支架,即既涉及现金又涉及银行存款的特别业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总之,“学案导学法”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了浓厚的主动学习的氛围,创设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自主探究的主体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维时空。

参考文献:

[1]赵加琛,张成菊.“学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2(2).

[2]陈艳,穆蕊.现代会计教学方法的探索[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6).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法引导性记账
引导性反馈在情景模拟教学中的研究进展
引导性反馈在护理模拟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记账类APP
记账类APP
记账理财的好处有哪些
护理教育中引导性反馈方法的研究进展
英语教学中学案导学法的应用研究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案导学法的应用探析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法应用的实践探索
学案导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