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旅游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2014-07-04徐红英张艳
徐红英 张艳
摘要:我国职业学校旅游专业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认识误区、机制不完善、理论与实践差距等三个方面,新形势下应采取完善考核体系、制定激励措施、加强师资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从根本上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职旅游学校 “双师型”教师 师资建设
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师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前不久,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推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尽显学校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的关键。但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无论是在概念体系上还是在操作层面上都存在着混乱之处,需要有与自身特点相匹配的实现条件与路径。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而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界定,目前职业教育界却众说纷纭,看法和表述不一。笔者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并具备良好的行业职业态度、知识、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持有“双证”(教师资格证、职业技能等级证)的专业教师。从内涵上看,“双师型”教师属于专业教师,应既具有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具有相应行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从外延上看,“双师型”教师就是“双证”的结合,即教师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二、 我国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旅游业的发展要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双证”即“双师”。许多人对“双师型”教师有一种误解,往往以教师是否持有“双证”(教师资格证、其他行业资格证或技能等级证)为判断标准,即持有“双证”的教师就是“双师”教师。这虽从形式上强调了“双师型”教师要重实践的特点,但这种标准忽视了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与专业的相关性,有的教师取得的证书与所从事的专业教学无关,因而其“双证”的有效性值得怀疑。
2、机制不完善。首先,缺乏“双师型”教师的认证机制。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界定模糊,缺乏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其次,缺乏“双师型”教师培训机制。目前尽管已经提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但并未建立相应的培养培训制度,旅游专业教师的培养培训基本上还是学校式、学科式的,这不能满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3、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大多数教师虽有相关证书,但现实中,他们却缺乏在一线的工作经历,实践能力不强,如有的老师虽有“导游证”,却未带过团队,或者多年未带团队;有的老师持有“客房高级工”、“餐饮高级工”等证书,却未在酒店从事任何相关实践工作,与行业需要的那种既有较好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差距明显。
三、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加强师资建设
1、校本培训和继续教育是基础
旅游职业学校应当充分重视“校本”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基础理论课教师、专业理论课教师和职业实践课教师相互取长补短,以传、帮、带方式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有条件的专业教师参加骨干教师研修班进修,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定期组织教师到教育部批准的旅游师资培训基地培训;或者聘请旅游师资培训基地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做教员,利用寒、暑假期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
2、加大院校培养力度
从我国旅游职业教育的实际看,院校培养模式已得到职业教育界的普遍认可。职业学校应鼓励中年以上的教师报考本专业的在职研究生,年经教师报考委托培养研究生,提升“双师型”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优化中等旅游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结构。
3、走校企合作之路
首先,中职旅游学校专业教师可以到合作的旅游企业(饭店、旅行社)挂职顶岗和兼职,通过产教合作的途径解决旅游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问题,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学校实训设备和条件不足的矛盾;其次,旅游职业学校可以聘请有合作关系的旅游企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服务人员到学校兼职,保持职校与旅游业界的联系;再次,有能力的专业教师可以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发及旅游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帮助旅游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说这是一条简捷高效又经济的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4、建立兼职教师队伍
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建设一支“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这是旅游教育的办学特色之一。 积极聘请旅游企事业单位的行业专家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如旅行社总经理、副总经理,酒店餐饮经理、客房经理,优秀导游员等)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拓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来源渠道。实际中很多学校旅游专业已经聘请等作为兼职教师。如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涉外旅游专业兼职教师队伍中,旅行社总经理、副总经理7人,国家高级导游员、全国优秀导游员、辽宁省金牌导游员、大连十佳导游员各2人。
5、争取国外进修
国外职业教育发展远远领先国内, 国家教育部为了促进中职旅游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成长,与德国政府签订了职教师资培训合作计划,每年选派旅游专业青年教师到德国进行短期培训,与德国旅游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師进行交流,学习德国“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的先进经验。通过出国进修培训,学习借鉴,专业教师不仅从国外学到先进的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学到先进的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如温州市教育局也开始重视这种培养模式,近两年来已陆续派出旅游专业青年教师到德国进行短期进修培训,回国后对所在学校的专业教师进行二级培训,有力地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成长。要使我国的旅游职业教育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目前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旅游职业学校应有战略眼光,定期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修培训,学习国外在职教师资培训方面的先进做法,缩小差距,接轨国际,拓展“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新途径。
(二)完善考核体系
明确“双师型”教师的界定范围和培养方法,制定严格的考核体系,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考核评价体系由专任教师考核评价指标和师资队伍整体考核评价指标两部分组成。专任教师个体考核主要由知识、能力、素质三个要素组成;师资整体考核则是在个体考核的基础上,从“双师型”比例、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梯队建设等方面给予评估,双师型教师的能力不仅仅体现在科研,更表现在专业教学、实践和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譬如在同等申报职称条件下,优先考虑具有“双师素质”资格的教师申报高一级的专业技术职务。
(三)制定激励措施 目前部分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处于行为目标不明确、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业绩大小一个样、能力强弱无区别的状态中,缺乏进一步提升的动力。而实际中由于制度缺失,职业学校不能有效的进行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培训和职业发展,不能准确衡量他们对教学、实践和科研成果应用的贡献,当然就无法对双师型教师实施有针对性的激励,因此,对双师型教师的管理可进行分层分类和创建素质模型来完成。有了完善的聘任制度后,还要摒弃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待遇,形成充分体现并积极鼓励教师履行岗位职责和创造突出业绩的薪酬体系。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对口专业资格考试;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要鼓励中青年教师到社会上开展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服务;建立专任教师定期实践制度,鼓励他们到旅游企业或校内校外实践基地进行锻炼和培训,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参考文献:
[1]黄俊民.“双师型”师资发展方向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03,10.
[2]张社字.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障碍与实现路径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4,7.
[3]唐林伟,周明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研究综述.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4.
[4]黄斌.深度解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教育与职业,2006, 4.
[5]唐林伟.“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的结构与重构.职业技术教育,2005,10.
[6]杜吉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教育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7]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結构及其优化.职业技术教育,2001,4.
[8]唐国庆.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来源.当代教育论坛,2006,1.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GJ12319)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