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病60例临床分析

2014-07-03刘文铠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

刘文铠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我院接收治疗的6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单,双日)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等指标。 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3%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体征评分为(9.11±2.60)、EDSS评分为(6.43±1.71)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6±0.4)d,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病效果比较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5-108-02

多发性硬化病(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临床上神经系统中的常见的病,患者发病后,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疗将会引发其他疾病或器官如: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脑干等。患者发病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瘫痪、麻木、失语、精神症状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在多发性硬化病患者中使用广泛。为了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我院2011年l月~2013年10月接收治疗的6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接收治疗的6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单,双日)分为两组。实验中,男35例,女25例,患者年龄39~84岁,平均(49.4±1.3)岁。患者中,32例属于复发缓解型,18例患者属于缓慢进展型,7例患者属于慢性进展型,3例患者属于良性型。两组患者年龄、入院时间等资料经分析指标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患者的心肺功能、体温等。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患者每天静脉滴注500~1000mg甲基强的松龙(MPPT,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联合5% 葡萄糖溶液(河南省国药医药有限公司,H10960291)500mL,患者连续使用3~5d。

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进行治疗,方法如下:其药单如下:黄芪25g、当归15g、桃仁10g、赤芍10g、川芎10g、僵蚕10g、地龙10g、制半

1.3 统计学方法

实验中,医护人员对患者检查过程中搜集和记录的数据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医护人员再对这些数据采用t方法进行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2表示。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有15例患者治疗效果较好;13例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治疗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6.67%)(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6±0.4)d,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实验中,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EDSS评分,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体征评分为(9.11±2.60),EDSS评分为(6.43±1.71)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MS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种疾病临床发病时没有显著的规律性,通常来说在20~40岁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对于这种疾病临床上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患者治疗后多数患者会反复发作,且病情一次比一次严重,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实验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发现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两组患者在治疗14d时,实验组EDSS评分明显下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此外,临床上,对于这种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能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实验组住院天数为(2.6±0.4)d,还能够减少患者长期使用皮质激素而产生的副作用。

从中医角度来看,根据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可以将这种疾病归纳为“痿证”“喑痱”“虚劳”“视瞻昏渺”等范畴,临床上这种疾病以“痿证”居多,病位在脑髓,涉及脾、肝、肾等脏。实验中,实验组使用的中药治疗时,药物具有补益肝肾,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化湿通络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中药,特别是补肾、活血化瘀之品,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如淫羊藿、生地黄、丹参、生地黄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抑制免疫功能亢进,而且既能减轻糖皮质激素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和形态的影响;白术具有明显抗胃溃疡和胃黏膜损伤作用,可减少糖皮质激素带来的副作用;川芎具有扩张血管、抗血栓形成作用,可改善脑及肢体的血液循环;另外,淫羊藿、生地黄、丹参还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较长时间服用可延长缓解期,预防复发。实验中,医护人员对患者神经功能体征评分为(9.11±2.60),EDSS评分为(6.43±1.71)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临床上,医护人员对多发性硬化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患者治疗后并发症也较少,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晖宇,邵福源.多发性硬化168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07,27(2):35-36.

[2] 胡玉英,刘泰,胡跃强,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35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0,42(3):23-24.

[3] 胡学强,张雷.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和治疗[J].新医学,2007,38(5):284-287.

[4] 王建宇,张春风,张雅芳.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32例疗效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7,28(2):52-53.

[5] 石青,余尚贞.中西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临床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07,28(8):1352-1353.

[6] 高敏,林木灿,张凯娜,等.地黄合剂(胶囊)治疗急性复发期多发性硬化38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08,24(6):16-17.

(收稿日期:2013-12-13)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中西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皮炎的效果及临床优势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