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4-06-21王姣艳
摘 要:
文章从规范组织管理、加强教学基地建设、科学设置课程和增强学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影响党校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效果的因素。
关键词:现场教学;革命传统教育;干部教育;党校
党校是培训轮训党员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革命传统教育是党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党员干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有助于巩固党的意识形态阵地、保持党执政的合法性、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等。但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对党校学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已不能较好地适应干部成长的特点和满足其需求。《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在“创新培训方式方法”的要求中明确指出:要“改进讲授式教学,推广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教学。”而融合了讲授式、体验式、模拟式因素的现场教学形式能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党校革命传统教育的实效性。
一、组织管理是影响党校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效果的保障因素
影响现场教学的相关组织环节较多,细节复杂琐碎,过程也较长,只有规范组织管理,加强各个组织管理人员和各个方面的沟通协调,才能保障现场教学的顺利进行。
班主任要做好参加现场教学的班级、课程主持教师的沟通协调工作。首先,班主任要组织好课程主持教师、服务人员等提前到现场教学基地,考察教学场地和路线两次以上,排查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的不利因素。班主任应提前一到两天将现场教学的教学计划发给每一个学员,使其做到心中有数,并要求学员积极配合教师。另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让学员着红军服,吃红军餐,甚至以拓展训练的方式让学员体验红军当年的一些活动,如:过电网、红军桥、攀壁、速降、雷区取水、飞渡抢滩等,使学员更加深刻地感悟革命历史,由此思想受到震撼、灵魂得到洗礼、境界得到提升。 [1]其次,班主任要做好学校各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络工作。一般情况下,现场教学基地都在学校之外,与学员学习的地方有一定的距离,需驱车前往,甚至由于时间和路程的因素还要解决一次以上就餐和住宿问题,这些都需要支付一定的教学经费。课程结束之后还要做好宣传工作。所以,班主任要做好组织单位办公室、财务、后勤等部门的联络工作。第三,与教学基地沟通协调。班主任应及时、随时与教学基地取得联系,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将遇到的困难及时告知相关部门、请求帮助和配合,并监督敦促。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班主任还要致电或致信教学基地有关单位表示感谢,并请求其继续支持工作。
二、教学基地建设是影响党校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效果的前提因素
首先,要在尊重历史和事实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布置革命传统教育场地。一是展板的布置要以时间和历史事件的发展为主线,突出与纪念地、旧址等有关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并召开评审会,请专家学者对展板所展示的内容进行评审,避免出现所展示的内容与历史不相吻合或代表性不强等情况。二是纪念物的陈列要遵循客观性、相关性、代表性等原则。如在陈列红军战士使用过的器械或穿过的衣物时,要标明出自哪支部队,情况不明时可模糊标注,切忌胡编乱造,违背历史事实。陈列物还要与纪念地或旧址等有一定的相关性和代表性,切忌将所搜集到的文物不加区分的展示,应做到宁缺毋滥。三是纪念建筑的设计要符合学习参观者的习惯,且所展示的内容要加以考究。如笔者曾到达一个现场教学点(系一惨案发生纪念地),景区将纪念碑设置在惨案发生地的后面,且与路边有一定的距离,很多学员因为看不清纪念碑的内容,只好踩着烈士鲜血曾经流淌过的地方学习参观,严重影响了革命传统教育的效果。
其次,增添现场教学基地的红色元素,营造基地内部以及周围红色文化的整体氛围。开辟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基地,主要是为了用现场的直观性、感染力和冲击力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党员干部置身其中、深受感染、自我体验、自我感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培训的实效。在即将到达教学基地的道路两旁设置标牌,显示“伟人故里”、“将军故居”、“红军长征出发地”、“××会议纪念地”等内容,并配以图片,抓住学员眼球,让学员在第一时间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色文化的冲击,形成期盼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心理。 [2]教学基地内部的氛围营造则要突出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如在红军长征出发地可安排工作人员着红军服站岗放哨等。
另外,还要加强现场教学基地的制度建设,用制度来规范现场教学的流程运作,促进学校与教学基地的联系和合作。
三、课程设置是影响党校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效果的根本因素
现场教学的效果必须通过课程展示给学员,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提高现场教学水平的根本条件。而课程主持教师承担着现场教学的主要任务,要不断提高现场教学的水平,课程主持教师需深入研究针对党员干部的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增强现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灵活性、适用性和实效性。
首先,要认真钻研史料,从史料中提取与课程密切相关的内容。历史不容歪曲和杜纂,课程主持教师必须在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认真整理、选择、挖掘史料内涵,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去掉与课程无关的内容,抓住最能够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和教育人的内容,且对已经选择的内容要尽可能全面挖掘,追本溯源,找到最原始、最权威的参考资料,并对其进行再梳理、整合和提炼,突出史料的独特性、真实性和最大化的相关性,避免因所述历史相似而与其他现场教学点内容重复,使学员感到疲倦而产生厌烦情绪,影响现场教学的效果,达不到用真实独特的历史教育党员干部的目的。
其次,在针对教学主题提炼史料的基础上,课程主持教师要写出精炼的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而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设想,一个好的教案的设计要遵循科学性、差异性、创新性、可操作性、考虑变化性等原则。现场教学教案的材料组合还要遵循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符合逻辑的原则;整体布局要环环相扣、深入浅出、层层分解;标题内容则要准确精炼,既要紧扣主题,又要短而精,还要朗朗上口、易懂易记。整个教案要达到:既像一篇精炼优美的散文诗,又像一篇精致激昂的演讲稿。 [3]要精心设计好能够引人入胜的开场语和让人回味无穷的结束语。如何拉开现场教学的“帷幕”,关系到能否顺利将学员引入课堂并保持良好的听课状态。笔者在设计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的现场教学教案时,在开场语里安排的是“声情并茂地推出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所创造的六大奇迹”,以求能够迅速将学员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将其引入情境中来。在设计结束语时,一定要有“点睛”之笔,将学员从感性认识的层面提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给其留下思考的空间。
再次,要用生动形象、声情并茂的讲解来感染和启迪学员。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是思想的外壳,它必然会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科技,乃至文化本身产生影响。语言更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媒介,是教师和学员之间最直接、最主要、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学员从教师那里获取有用信息、产生思想共鸣也是通过语言的表达来实现的。因此,教师还要不断锤炼教学用语,努力形成严密的书面语、活泼的口头语和润物无声的肢体语相结合的语言表达方式,以求实现更好的教学目的。
除此之外,教学现场具有开放性,导致教学调控的难度较大。教学现场存在场地设置、天气、噪音、人流等诸多不可控因素,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学员的心境和教学效果。笔者参与了一次针对列宁小学的现场教学,学员到达教学基地之前已下起中雨,但主持教师并未改变之前的教学过程,仍然在露天的院子里完成了十五分钟的开场白。笔者观察到,不少学员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内就已产生焦躁和不满的情绪,即使教师讲解的再精彩也无济于事,严重影响到教学的顺利展开。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对现场可能遇到的各种因素有充分的估计和准确的判断,提前做好各种预案,提高导控教学过程的能力和水平。
四、学员参与是影响党校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学员是教学的主体,是影响整个教学过程和效果的最直接因素和最关键因素。因此,必须注重调动学员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积极营造现场交流的浓厚氛围,开展现场讨论,发挥学员主体性作用,使学员在现场体验中升华思想,在互动交流中深化认识。
目前,在现场教学过程中,学员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现场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员长期以来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一时间难以接受现场教学中创新性、发散性、探讨性的教学方法,缺乏应对能力,甚至认为就是一次变相的参观旅游,产生“教学基地就是旅游景点,教师就是导游”的错误思想。二是教学过程中交流和互动不足。由于学员对现场教学的重视不足和对这种教学方式的不适应,导致事先不能充分熟悉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料,并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直接阻碍了教师与学员交流沟通的渠道。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员学习过程是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在多向双边互动过程中完成的,这种互动不仅包括学员与教师的互动,也包括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学员与基地工作人员之间的互动,即最大化、全方位的互动。如要达到这一效果,则要求班主任和主持教师事先做足功课,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要求其认真学习课程资料,多提问、多交流、谈感受、写总结,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刘蓉宝.抓好现场教学,提高培训实效,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2010(5).
[2]王姣艳.挖掘红色文化资源 打造红色文化品牌[J].中外企业家2012(7).
[3]魏清源.现场教学须在“五精”上下功夫[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1).
文章系信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党员干部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项目编号2013JT09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信阳市委党校,河南 信阳 4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