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健全探讨
2014-06-19张进鹏
张进鹏
摘要:事业单位经济腐败案件频频见诸报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经济腐败案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薄弱,加强内部控制对保护国有资产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监督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我国事业单位普遍对内部控制重视不够,使国家财产面临遭受损失的风险。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参与融入市场经济的必要前提。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体制是计划经济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对现代管理重视不足,缺乏内部控制制度。虽然一些事业单位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科学性、实践性都不强,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内部会计控制意识相对淡薄
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管理者对内部控制这种新兴的管理理念并未重视。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相对比较简单,只要认真执行年度财政预算,达到收支平衡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内部控制。所以管理者只把内部控制当作应付检查的一种形式,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但并未真正执行起来,实践中漏洞百出。
(二)没有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目前,内部控制中的内部审计远远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内部控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事业单位内部的各个环节,然而有时为了应付需要,从其他部门临时抽调一些人员组成审计小组,进行审计事项的事前、事中、事后跟踪监督,由于这些临时人员不是专业的审计人员,工作质量远远达不到要求,使审计变得形式化。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是事业单位运营监管和财务管制方面的基本事务,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能够推动事业单位的整个经营与运作,但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大多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体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关于内部控制没有完整规定的准则和根据。事业单位之所以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也是因为形势的需要,是一种被动的建立方式,所以没有什么内涵,内容也比较零碎和分散,缺少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也起不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四)风险意识淡薄
缺乏完善、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重要诱因。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制比较落后,对财务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市场经济之中,而单纯的财政拨款也无法满足巨大的服务要求。因此事业单位的资金筹措途径越来越多,这些情况都会导致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
二、建立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
(一)提高内部会计控制意识
内部会计控制是事业单位综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事业单位实施战略发展的有机成分。个别职工对内部会计控制不了解,认为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和自己沾不上关系。其实内部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事业单位内部的各个环节,所以需要各个部门、单位的通力协作。内部控制能够体现成效,关键还要看管理层的意识,如果压根儿不把内部控制管理当作一回事,那么就无法起到真正的作用。因此,事业单位的领导要提高内部控制意识,同时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学习内部控制管理的基本知识,极力配合财务部门做好内部控制工作。要明确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事业单位战略发展的需要,把它看成是一种长期的行为,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被动配合。今后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依照《会计法》,认真核实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严格按规章办事,杜绝个人意见左右,保证内部控制合法、有效进行。
(二)建立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氛围
良好的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内部控制顺利实施的条件,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形式化与条件缺失有很大关系。环境建设包括组织结构、内部规章、领导风格及员工胜任力等诸多方面,对这些环境因素加以改善,将大大提高内部会计控制的效果。对此,事业单位应完善和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授权审批制度和组织机构间相互制约等,加强对领导层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另外,事业单位要加大内部控制培训力量,对各级管理人员及员工进行培训与教育,进而自觉地遵守内部控制制度。
(三)强化内部会计控制的监控力度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一直是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应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力度。尤其是对基建项目招投标、办公物资采购等内部会计控制相对薄弱的环节加强监控的力度。内部审计要贯穿事业单位会计活动的始末,不断改进和完善内部审计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另外,上级主管部门还要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指导与检查,从而达到高效的监督水平和监督效果。
(四)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在财务风险防范体系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没有人风险防范体系不可能形成,没有具有丰富财务风险防范经验的人才,就无法做到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所以增强财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是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一步。针对财务人员风险意识不强的问题,事业单位应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定期聘请专家进行关于风险识别及防范的讲座,各部门、单位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都应参加。同时领导要以身作则,主动宣传财务风险意识的重要性,从而使财务人员积极主动地对待财务风险,并实施有效的管控。
三、结束语
总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将有效保护事业单位的财产不受损失,有效防止舞弊行为的滋生与发展,我们要利用内部控制管理的有力武器,实现事业单位的战略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曲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J].现代商业,2013,(31):127-128
[2]金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研究,2013,(6):64-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