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中国化

2014-06-18于淼

经济师 2014年4期
关键词:群众观点史观人民出版社

●于淼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中国化

●于淼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在深入分析当今时代新变化、实践新发展和人民新期待基础上形成的科学认识,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群众史观的实质,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中国化

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针对传统发展观而言的,传统的发展观只强调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科学发展观则强调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还应该更加重视社会经济同人的全面、协调的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次重要升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究其思想方法,最主要的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它集中体现了唯物史观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同党的宗旨的有机统一。就是一切工作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为人民群众谋取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为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和人的潜能的发挥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那样,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民主,加强法制,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体,不仅要重视经济的发展,还应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政治条件。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理所当然地包括社会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加快社会发展,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在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以人为本中的本,是指根本之意、所以,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说到底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为出发点、落脚点。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亦即以民为本,是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思想方法为基础的。人民群众不但创造者社会物质财富,而且创造着社会的精神财富,还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才能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的客观必然性。中国共产党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即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确定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中国化

一种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其特有的厚重的理论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样一种“集体智慧”,包括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创造性地继承与发展。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通过发展谋求人民幸福和解放,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立场和品质,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之根本之“脉”。科学发展观深刻贯穿着这一“根本之脉”,它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是一脉相承的。在坚持发展、加快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这个当代中国最重大问题上,科学发展观尤其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1.毛泽东同志实现了群众史观的中国化,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奠定了思想基础。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首先被毛泽同志加以中国化的运用和发展。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创造性地运用了这一原理,结合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优秀成分,形成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党的宗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等一系列基本的立场、观点,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础。

毛泽东同志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是毛泽东同志对群众史观的经典理解。在把唯物史观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他提出了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并把群众观点运用到党的实际工作中,提出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党的优良作风。正是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党的优良作风的指导和作用下,我们党才能广泛地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革命,特别是参加到抗日民族革命战争、解放战争中,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新中国建立后,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强调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依靠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深信只要坚定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一定能够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实践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马克思群众史观的中国化,为后来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奠定了思想基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在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同志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基础上提出的。

2.邓小平同志坚持和发展了群众史观,形成了人民主体思想。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群众史观和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形成了人民主体思想。他指出:“党的领导就是要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小岗村的经验就是典型例子。“我们党所取得的巨大胜利,哪一项不是执行群众路线的结果?”

邓小平同志深知民心的重要,而且时时把民心、民利放在首位,体现了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他说;“要把为人民谋福利作为考察、思考和处理一切问题才出发点和归宿。”他还强调要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检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之一,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工作的重要标准。同时指出:“要注意听取群众的呼声,同群众商量办事,共同克服困难。”并使“人民看到稳定带来的实在好处,看到现行制度、政策的好处,这样才能真正稳定下来。不论国际大气候怎样变化,只要我们争取了这一点,就稳如泰山”。因为,民心不可违,人民看实践。所以,对那些“高高在上,滥用权力,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官气不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的人,坚决不用。邓小平同志讲;“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做官还是当人民的勤务员”,这是党员干部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官吏的最本质特征。

邓小平同志在提出判断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同时,还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和人先富起来,逐渐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走向共同富裕的富民政策。这更是体现了他的人民主体思想。

3.江泽民同志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党的宗旨、人民主体思想,更好地实现了群众史观的中国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地实现了群众史观的中国化。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同时强调,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就会更加拥护我们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充满信心地投入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也就能够日益巩固。他强调,要使13亿人都过上小康生活,并逐步过上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任务十分艰巨。在整个社会生产和建设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使全体人民得到并日益增加的看得见的利益,始终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全党同志心中始终都要装着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谋利益,带领他们艰苦奋斗,创造幸福生活,最终概括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核心和归属。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广大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观点、党的宗旨、人民主体思想,更好地实现了群众史观的中国化。

4.“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胡锦涛同志强调:“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不仅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战略、发展方式进一步深化认识和创新思想的结晶,同时也是对人本价值观深刻的反思和理性的选择结果。既继承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党的宗旨、人民主体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统筹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5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82页

[4]《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9页

[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7页

[6]《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9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5页

[8]《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页

[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1页

[10]《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4页

[1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页

[1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人民日报,2004927

[13]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4]斯大林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6]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7]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人民出版社,1997

[18]陈文通.科学发展观新论[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9]冷溶.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0]HebertMareuse:onedimensionalman:studiesintheideologyofadvan eedindustrialsoeiety[M].Boston,BeaconPress,1964

[2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1)

(责编:若佳)

F061.3

A

1004-4914(2014)04-033-02

于淼,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态文明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猜你喜欢

群众观点史观人民出版社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一个不容忽视的高考考察维度——比较史观
抉择
全球史观在初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和而不同 学以致用——近两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多元史观刍议
人民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现代语录
牢记群众观点 坚持群众路线
日本“大东亚战争史观”阴魂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