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国有林场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4-07-05石春红于翠芳

经济师 2014年4期
关键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林区

●石春红 于翠芳

黑龙江省国有林场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

●石春红 于翠芳

国有林场在保护和发展林业资源,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和多种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有林场综合效益的逐步提高不但对林业的发展,而且对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都会有深远意义,所以要构建国有林场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文章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场的地区性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场综合效益为研究目标,在综合效益中包含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指标,作为一级指标层,同时,把上述三个指标继续分解成二级指标层及三级指标层,构成了整个黑龙江省国有林场综合效益评价体系,使黑龙江省国有林场综合效益的评价更具有理想效果。

森林企业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 黑龙江省国有林场

国有林场在保护和发展林业资源,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和多种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建设提供原材料和各种各样的林业产品,而且保证林区的生态环境得以良性发展。国有林场企业能否和谐稳定地发展不但会影响到企业本身的发展,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国家和谐稳定地发展。国有林场综合效益的逐步提高不但对林业的发展,而且对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都会有深远意义。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是全国最重要的国有林业地区和森林林业企业工业基地,根据林业部门统计,黑龙江国有林场总经营面积巨大,大约有780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占绝大部分,大约有651万公顷,森林总蓄积量达到3.44亿m3。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主要位于完达山、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老爷岭山脉等地区,主要由黑龙江森工集团、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地方林业组成,经过多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建设开发,国有林场形成了以造林营林、木材加工、林产品工业、生态森林旅游等为主的森林工业体系格局和社会管理体系格局。总体上形成了一个集林业地区生态、经济和社会相对较完整的林业体系,同时国有林场也表现出相对较突出的区域特征。因此,黑龙江国有林场企业在林区区域经济和社会中占有绝对领导地位。科学地研究该林区林业企业综合效益的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构建原则

(一)构建指标应具有科学性

构建的指标应以科学性与合理性作为出发点,指标能充分体现国有林场综合效益的内在机制。

(二)构建指标应具有可行性

指标建立应着重考虑该指标的国有林场是否具有可行性,首先要思考相关的指标能否得到,其次还需考虑指标是否能全面地反映国有林场的综合效益,最后需考虑取得以及处理有关数据的成本的高低。

(三)构建指标应具有系统性:指应从整体角度和层次性角度来考虑相应指标的选取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第一级(目标层)指标层的选择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由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构成,按照子系统同等重要规律,整个人类社会是由生态、经济和社会这三个子系统共同发挥作用,缺一不可,并且每个系统自身都有效益,所以,在人类社会中,每个系统所产生的效益之和进行加总就是综合效益。可以说,综合效益是指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一个系统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都发挥各自的功能,同时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在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中产生的综合效益。三者的关系是:生态效益有利于经济效益的实现,同时能保障社会效益的提高;经济效益是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手段,只有当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才能不断的提高,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和财富用于保护生态环境。社会效益是人类追求的总目标,因为生态、经济效益的提高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高的自然物质基础。所以,上述三种效益不是此消彼长而应是共同发生,共同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综合效益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而且也应考虑社会效益,三者是有机的统一,缺一不可。

经济效益又称直接效益,它是人们在对森林资源进行开发和经营活动时所获取的,可以用货币计量,在市场上可以进行交换从而获得利润的所有收入,包括以林区资源作为原料的一切生产出的产品的收入,以获利为目的林区非原料功能的收入,例如林区旅游开发中产生的相关收入。经济效益是综合效益中最重要、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有最直接的关系,是综合效益发展与增加的主要的驱动力。人类要想生存,就要追求经济效益,否则将会降低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生态效益它是指在人类社会控制和影响下的生态环境系统,对人类保持所生存的环境稳定和动态平衡具有的效益之和,它包括调整气候、防止土壤沙化、减少或降低各种灾害、保持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等等。生态效益是林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基础,它的增减变化会引起另外两效益的变化。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类生存的生态质量将下降,迟早会在经济和社会效益上反映出来,从而会最终降低林区的综合效益。所以,林区综合效益的提高,应是在林区生态效益逐渐提高过程中的增加过程。现在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的生存空间受到越来越多的威胁,因而人类应重视生态效益,国有林区也应在追求经济、社会效益时重视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它是某个区域空间系统为人类社会系统提供除去生态、经济效益外的所有社会效益,其表现包括促进人类身心健康、改进社会结构、改善社会精神文明状态等作用方面。社会效益它是综合效益增加的最终目标。现今社会经济发展应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国有林区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发展和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它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和提高社会效益,满足人类尤其是林区人民的生活质量涨增的要求,实现林区及整个社会稳定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综合效益的二、三级指标层选择

1.二、三级经济效益指标选择。经济效益指标是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所追求的直接目的,并且它还是国有林场综合效益指标评价的重要依据。在进行经济效益二级指标选取时应考虑经济总量指标,它反映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总的水平;林业经济效益指标,其主要来测量各个方面的经济效益在数量上总的水平的大小,是反映与体现国有林区经济运行质量好坏的综合指数;经济结构指标,主要以产业结构为主体,体现各产业在国有林区中的重要程度。

水务信息系统的作用和价值不仅表现在信息技术本身,更表现在面向业务的实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面对不断增加的信息系统进入应用和维护范围,引入社会专业力量,利用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为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资源补充,提升IT对核心业务的支持能力和保障水平,既符合信息化进程的发展规律,也是实现水务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

同理,经济效益各二级指标所对应的三级指标分别是:

(1)经济结构指标。经济结构指标主体为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主要是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总价值占总的产业价值的比值,其反映的是工业化进步程度的指标。其下层指标应选取国有林场产业结构、森林资源利用率、木材综合利用率、多种经营水平作为测度经济结构的主要指标。

(2)经济效益指标。经济效益主要指企业生产经营的好坏,其下层指标应选取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总资产利润率和成本费用率;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体现偿债能力的资产负债率。

(3)经济总量指标。经济总量指标反映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其下层指标应选取国有林场林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非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等指标作为黑龙江国有林区国有林场经济总量测量的主要指标。

2.二、三级社会效益指标选择。林业社会效益是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间接效益,主要应是对一定的林业投入体现出的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系列公益效果指标,在进行经济效益二级指标选取时应考虑林区居民生活质量,健康、科教文卫发展以及林业人员变化所体现出来的效益。同理,社会效益各二级指标所对应的三级指标分别是:

(1)林区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林区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是衡量国有林场经济状况的好坏和林场职工取得收入高低的重要指标,其下层指标应选取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离退休人员退休工资收入,以及反映林场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的指标——人均住房面积和参加养老统筹保险人数比例

(3)科教、文化、卫生指数。①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体现国有林场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发展水平,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场技术人员所占比重为参照值。②教育发展水平,体现黑龙江省国有林场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场每万人中专职教师数量的比例为参考。③人口文化素质,用体现黑龙江省国有林场平均受教育的年限来衡量,它反映黑龙江省国有林场居民文化程度的高低。④医疗、卫生水平,它是黑龙江省国有林场居民身体健康程度的综合指数,从客观上体现黑龙江省国有林场社会化服务程度。

(4)公众健康。主要指人口平均寿命,表示在某一平均寿命水平下,已经活到公众健康指数X岁的人们平均还有可能继续生存的年龄数,是综合反映全体人口寿命水平的指标。

3.二、三级林业生态效益指标选择。林业生态效益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融合性,就是对相同的林区而言,可以有几种不同的生态效益,所以,生态效益指标选取主要应考虑林业投入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生态影响因素的良性发展,带来的系列公益效益指标。

在进行生态效益二、三级指标选取时应考虑:

一是防风治沙效益。森林是阻挡风的屏障,影响风的速度和风的方向。森林中高大、茂密的树木可以发挥阻挡风的侵袭的作用,森林中各种植被的根系能够防止土壤流失和土壤沙化、能够使土壤的结构得以改良,因而可很好地减弱暴风来袭时的携沙能力,可以有效地拦截、稳固和控制风沙,在阻止风沙侵袭、治理沙尘暴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黑龙江省林区的风沙产生的灾害主要有沙尘暴产生的灾害,春秋季节是大风天气的多发季节,它对农林作物造成的影响。因而,黑龙江省国有林场的防风治沙下层指标主要考虑如何降低沙尘暴的发生、降低大风来袭的天数和防止与杜绝土地被沙化来体现,所以选择大风及沙尘暴天数、平均风速、土地被沙化面积作为对国有林场防风治沙效益进行测量的指标。

表1 黑龙江省国有林场综合效益指标评价体系

二是防洪抗洪效益。森林在洪水来临或者雨量较小时可以减少洪水量,减弱洪峰来临时洪水的流量及延长洪水聚集在一起的时间,它就是所谓的森林的防洪抗洪效益。国内外研究表明,森林覆盖率每增加25%时,约可以削减洪峰l%,当森林覆盖率达到100%时,森林减弱洪水的高峰的最大值为40%。黑龙江省国有林场森林面积广大,覆盖地区广,在存储雨水、调节江河湖水的流量、降低洪涝产生灾害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据专家进行的研究表明,大兴安岭国有林场,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达160多亿元。2011年黑龙江省在种植防护林及改善沙区环境的造林工程中,共种植树木45万公顷,总的价值预计达629.6亿元。2011年,黑龙江省森林覆盖面积大大提高,覆盖率由42%提高到44%,提升了2%。迄今为止20多年,黑龙江省发生特大水灾的情况较少,林覆盖面积增加起了重大作用。所以,将防洪抗洪效益选为生态效益的二级评价指标之一。国有林场的防洪抗洪效益主要是通过森林根系蓄水、调节河水流量和推迟和延长山洪暴发时洪水汇集在一起的时间来体现的。因此,防洪抗洪效益的下一级指标是:阻挡暴雨径流量、林场周边河水流量、持续时间显著偏离历史变动幅度等。

三是固土保肥效益。从周晓峰研究中得知,森林具有显著的固土保肥功能。森林即通过根系防止土壤的流失又通过对雨水的拦截、使地表水流减少和延迟来阻止土壤流失。研究表明,森林植被的覆盖率和水土流失的面积之间具有反比例关系,森林植被的覆盖率在30%以下时,水土流失的面积一般大于30%;覆盖率在30%~50%之间时,水土流失的面积一般为10%~30%;覆盖率在50%以上时,水土流失的面积小于10%。黑龙江省国有林场地处高山和丘陵地带,周边有许多河流,是重要的生态地区,林场拥有的大面积森林资源是保护周围地区的水土的重要保证,所以固土保肥效益是其生态效益的二级评价指标之一。与无林地土壤进行比较,林场固土保肥效益主要反映在林场土壤减少遭侵蚀量和林地的落叶、枯枝等腐烂后变成有机物质营养土壤的含量。所以我们在固土保肥效益中选择土壤侵蚀基数、土壤容重、水土流失总面积,林地有机质含量作为固土保肥效益的下一层指标。

四是空气被净化效益。森林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吸收空气中的CO2,将其固化在森林植物的根、径、枝干、叶片中。根据相关实验表明,每公顷森林资源可吸收CO2的数量为1.46吨,每公顷森林资源通过光合作用每年可释放出的O2为1.8吨;这一空气被净化功能对于整个生物界、人类社会以及全球大气平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黑龙江省国有林场有林地48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达3.44亿立方米,在空气被净化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空气被净化效益的下层指标为吸收CO2量,释放O2量。

(三)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场各效益指标分析构建出黑龙江省国有林场综合效益指标体系如表1。

[1]张晓星,吴铁雄,周莉,张宇清.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平原26省林业发展水平评价[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10-13.

[2]于家傲,贾利,李友华.黑龙江省垦区林业绩效评价及发展对策[J].中国林业经济,2008(3):4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

(责编:若佳)

F316.2

A

1004-4914(2014)04-200-03

2010年度黑龙江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黑龙江省国有林场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研究”(合同编号GZ10D202)]

猜你喜欢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林区
记游哈林区(节选)
乌兰牧骑社会效益研究
好刊社会效益高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灰色关联投影理论在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估中的应用
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浅析建筑节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