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驻华大使:期待中国更开放
2014-06-14刘夷
刘夷
习近平主席访欧的第一站就是“欧洲门户”荷兰,而荷兰第一次迎来了中国元首。对中国而言,荷兰是对华合作最开放的欧洲国家之一。相比于欧洲其他国家,荷兰人很少公开谈论“中国威胁”。习主席访欧第一站,由此可见中国对荷兰的重视,而这种重视又将对中荷经贸关系,以及中欧经贸有什么样的促进作用?《经济》记者走进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采访了荷兰王国大使贾高博(Aart Jacobi),与他探讨习近平主席访荷的成果。有趣的是,除了成果、意义等大家可以想象到的事,大使还有满肚子的话要说给中国政府与民众听。
中国主席访荷,效果“立竿见影”
《经济》:您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核峰会上的讲话有何印象?
贾高博:我们都非常同意习主席在第三届核峰会上提到的要点,尤其是关于强化国际原子能组织(IAEA)等国际机构职能的提议。他还呼吁各国联合抵制恐怖主义,并续签了《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这些都很重要。
第三届核峰会是有史以来荷兰举办的最大规模盛会,53个国家与地区的领导人为此来访,世界各国目光都聚集在了荷兰。我们也很高兴看到中国国家领导人表现出的最高国际水准,为核峰会成果的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经济》:您曾说希望习主席此次访荷能够签署一些重要协定,现在成果如何?
贾高博:习主席此次访荷,两国共签订了23项协议,价值15亿-16亿欧元。其中有5项是两国政府间规格的,涉及乳业、能源、文化,还将《中荷能源合作谅解备忘录》进行了拓展。另外有18项是两国公司或者机构间的合作协定。这些协定很多都是由习近平主席与荷兰国王或者荷兰首相亲自见证签署。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荷兰对外贸易与发展合作大臣普璐曼总共签署了5项协议。实际上,很多其他企业也期望得到签署协定的机会,但时间有限,下次会晤我们还会接着洽谈。
可以说除了核峰会,以上协议的签署是习主席访荷起到的“立竿见影”的效应,但我认为,这些还远不足以体现稳固、深化中荷关系的作用,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多。
自由贸易,中国做得远远不够
《经济》:今年4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全球贸易便利指数,荷兰排名全球第三。那么荷兰是如何促进中荷贸易发展的?
贾高博:一直以来我们大使馆都用一个很直接的方式来促进两国双边贸易,那就是帮助荷兰中小企业在中国立足。荷兰王国大使馆经济处的设立就是贸易便利化措施的一部分。荷兰企业如果想来中国发展,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来我们这里寻找机会。如果遇到更加棘手的问题,他们可能会求助于银行之类,但大使馆在他们来到中国之初就给予他们支持,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大使馆里还设有“应急办公室”来处理突发事件。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许多其他的方式来促进双边贸易,首当其冲的就是通过欧盟来寻求便利。你知道,欧盟正在同中国进行投资协定的谈判,这对荷兰亦非常重要。
但不得不说的是,荷兰企业要想在中国立足,限制太多,比中国企业在荷兰开展业务难多了。在一些有策略性补贴的领域,除非有很强劲的中方合作伙伴,否则很难投资。另外,包括金融在内的关键性领域我们也很难进入。投资协定将为我们解决很多难题,我们希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能够尽快取得一些成果。
尽管如此,荷兰仍然有许多企业在中国运营得很成功,但我们知道潜力不止于此。这取决于中国能否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有效保护知识产权。
《经济》:中国政府也正在为此努力,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就是很好的例子。
贾高博:是的,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
其实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对于本国发展也非常重要。在荷兰,我们的经济非常开放,这意味着我们想吸引世界各地的企业来荷兰开展业务。如今荷兰便有许多来自美国或其他地区的顶尖企业。荷兰经济因为这些企业所带来的新知识、新技术而不断成长,进而获得国际竞争力。可以说,这些外国企业提升了荷兰经济的整体水平。我建议中国也这么做。如果更多世界各行业翘楚来到中国扎根、发展,我相信他们将为中国带来更多机遇,提升中国经济的创新与运营水平。
中国的习近平主席与李克强总理都已有过表态,过去30多年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适应中国的现状,中国将逐步实现经济转型。而我恰恰认为,对市场放开手,让其走向国际,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跨国企业,这就是中国实现经济转型的路径之一。
《经济》:欧盟为何要先与中国谈投资协定,之后才考虑自由贸易协定?
贾高博:中国政府正在探索实现贸易自由化的途径,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中欧先签订投资协定,再推进自贸协定。投资协定将为欧盟国家企业来华投资提供更多便利。如果哪天荷兰企业来华投资如同中国企业去荷投资一样便利,那我们就到了谈自由贸易协定的时候了。这条路不能反过来走。
欧元区如何实现“贸易便利”
《经济》:有媒体评价,欧元区的货币体系对于荷兰经济的稳定性有一些负面影响,您如何看待这个说法?
贾高博: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欧元区的成立与发展对荷兰大有裨益。设想一下,欧盟共有28个国家,没有欧元区的时候,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自己浮动的汇率,这对国家间的贸易环境很不利。欧元区的成立使我们更加便利地展开国际贸易。
我知道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疑问,实际上我们在欧元区确实有过挣扎,但我相信如今我们已经渡过难关。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由各国央行行长一起制定,从欧元区18国的共同利益出发。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问题,那就是个别欧洲北部国家没有加入欧元区这个大集体,这使得贸易便利化进行得不彻底。总体来说,荷兰经济形势是稳定的。
欧洲央行利率维持在0.25%,欧元没有以前那么“值钱”了,但贷款也更容易了。目前欧元区正缓慢走出经济零增长或者低增长局面,央行此举也是为了刺激投资。
《经济》:标普预计,荷兰经常账户盈余占GDP比重会在2013年至2016年上升至10%。您觉得这合理吗?endprint
贾高博:我认为这对荷兰来说是合理的。大多数国家期盼经常账户盈余,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出口大于进口,对本国来说是有利的。在荷兰,许多经常账户盈余可以归因为我们的能源出口。也许很多人不知道,荷兰拥有可观的天然气供给,并且向其他欧洲国家大量出口,欧盟国家都清楚这个事实。如果忽略这一部分,仅仅看商品交易,我们的经常账户盈余当然没有这么多。
关于贸易赤字的问题,我们对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尽相同,比如对中国我们是处于逆差地位,但对其他国家,我们又是处于顺差地位的。
中荷关系已取得长足进步
《经济》:您怎样看待目前的中荷关系?
贾高博:我认为目前中荷关系处在独特的时间点,可以说非常好。你看,这次习近平主席选择从荷兰开始他的欧洲之行,表现得就很明显。这也是第一次有中国国家主席访问荷兰,以前荷兰从来没有迎接过中国的国家主席。这也说明中国很重视与荷兰的关系。在欧盟内,荷兰已经连续11年作为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中国出口目的地。习主席此次到访荷兰,受到荷兰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荷兰民众对于中国有了更新、更好的印象。
除此之外,中荷两国在文化、政治方面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我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国家间交往对于增强双方软实力的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中荷两国间的学术交往也愈加频繁,双方高校不断建立友好关系,便利学生交流学习。总体来说,中荷关系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
《经济》:最近荷兰国家领导人是否有访华计划?
贾高博:荷兰首相将在2015年访华,我希望是在上半年。
而今年,也将有众多荷兰高层领导访华。荷兰对外贸易与发展合作大臣普璐曼、外交大臣蒂默曼斯都将在秋天来到中国。此外环境大臣曼斯菲尔德也将到访中国。届时普璐曼与曼斯菲尔德都将带领由30家-40家相关领域企业组成的使团与中方会面。
荷兰愿开放地迎接
“中国经济”
荷兰人更愿意用务实眼光看待中荷合作的前景。来自中国驻荷兰使馆经商处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荷双边贸易额达到701.5亿美元,同比增长3.8%,创历史最高纪录。荷兰由此连续11年成为中国在欧盟的第二大经贸伙伴,经贸合作成为中荷两国关系中的亮点。
与欧洲传统国家相比,荷兰反而愿意开放地迎接“中国经济”。
中国银行鹿特丹分行的统计显示,中荷双边仅近两年来就有多起围绕农业的民生项目,诸如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在荷兰设立产业基地并与种业公司阿克西亚进行合作、澳优乳业并购荷兰乳企海普凯诺、中粮集团收购全球农产品及大宗商品贸易商荷兰尼德拉集团股份等。
另据荷兰外商投资局的统计,去年我国对荷兰投资项目近40个,继续保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荷兰第二大外资项目数量来源国。
荷兰首相吕特在习主席出访前表示,荷兰是欧洲的门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良好的灵活性、良好的基础设施等,具备“中国企业来荷兰发展的有利条件”。
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荷兰对中国的需要溢于言表。中国驻荷大使陈旭表示,“中荷两国都是20世纪法西斯侵略战争受害国,都坚定维护战后国际秩序,都面临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都主张贸易自由化,在不少领域有很大的优势互补空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