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地气向深处走探实情出好建议

2014-06-13史力

新闻世界 2014年4期
关键词:走转改系列报道

史力

【摘 要】安徽日报《从一号文件看强农之路》系列报道,及时反映农村干部群众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新鲜经验,又认真面对实践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经过记者的理性思考,有观点,有启示,为深入贯彻落实一号文件发挥积极的作用,也为如何践行深入开展“走转改”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走转改 系列报道 安徽日报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安徽日报经济新闻中心迅速学习文件精神,谋划宣传报道。报道组没有浮在面上编文件,而是按照“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求,组成小分队,吃透文件精神,统筹周密谋划,带着选题深入我省主要粮食产区,进行蹲点式采访。

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自2013年3月21日,安徽日报在A1版重要位置连续刊发“记者走江淮·一线调查·从一号文件看强农之路”系列报道,先后推出《种粮如何更赚钱》、《如何舞好增收的“龙头”》、《如何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农场主如何挑起现代农业大梁》、《如何集聚抱团闯市场》等五篇深度调研稿件。这组系列报道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与农村生产经营主体对话,不落俗套,多维描述农户、农企、农业真实境况,诠释家庭农场等新生事物,为探索强农富农之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这是一组调研性质的报道,是记者深入各地农村调查研究的成果。它及时报道农村干部群众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新鲜经验,又认真面对实践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带着泥土的芳香,有经过记者的理性思考,有观点,有启示,为深入贯彻落实一号文件发挥积极的作用,也为如何践行深入开展“走转改”提供了有益借鉴。

把握全局和重点,策划在前,才能有的放矢,在走基层中做到胸中有数

现实生活千姿百态,什么是我们要了解和掌握的?如果胸中无数,下到基层就会两眼一抹黑,看到这也新鲜,那也有趣,找不到采访的重点,等到回来下笔时,却发现这也没有了解到,那也没有采访透,而花费精力搜集的素材却完全用不上,白白浪费了时间,完全失去了“走转改”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下基层时,必须提前谋划,把报道主题吃透,周密谋划选题。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胸中有数。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农业,核心是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安徽是农业大省,“三农”问题尤具典型性、示范性。为此,报道组在认真研究中央一号文件的基础上,决定瞄准当前农业、农村新情况,选取种粮大户、农业企业、农村干部、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近年来涌现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以其为报道对象,通过对这些新型主体的解读,剖析农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正是因为有了科学的谋划,报道组在采访中才能始终把握采访主动权,牢牢地抓住“牛鼻子”,顺藤摸瓜,牵住整个策划的脉络,立意明确、逻辑清晰。如采访种粮大户,道出当前土地流转与集约化、机械化耕作的密切关系,谁来种粮的“三农”之问等。再如家庭农村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新亮点,通过对家庭农场的采访,揭示了如何推进规模经营和稳定粮食生产。策划在前,让整组报道既有真实生动的基层场景描摹,更立足于全景式深度透视三农发展现状,有现状、有困难、有对策、有建议。策划在前,也让报道组可以科学调动多名记者,利用大量的版面篇幅报道,从各个侧面集中报道“三农”问题,显示出了主流媒体、大报风范,肩负起社会责任的重任。

走村串户,采访扎实,走基层不能成空架子,必须切实转变作风,接地气才能抓活鱼

“走基层只是个形式,无非是到基层找些鲜活的例子而已,不需要浪费太多精力和时间。”在工作中,笔者会听到类似的这种话。显然,这曲解了“走转改”活动的本意。记者被称作时代的记录者,但当前一些记者却作风浮躁,文风虚华,出现了鼻孔朝天的“老爷记者”、隔窗看景的“车轮记者”、闭门造车的“文件记者”和粘贴复制的“电脑记者”。只有不断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才能脚踏实地、用心记录社会的点滴巨变。

“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在本组报道中,记者足迹遍及合肥、宿州、庐江、寿县等地,蹲在田头,与种粮的、种草的、养鸡的、搞水产的、基层干部等采访对象交谈。这种交谈不是蜻蜓点水,流于表面,而是与采访对象围绕现代农业和农村交流探讨,听取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对现代农业发展所思所想。正因如此,采访组掌握了大量鲜活、生动的新闻素材,写出的稿件才真正反映现实,如人们印象中,种粮大户应该有效益,但文中的种粮大户却道出“不要认为有钱承包土地,就能种好庄稼,这是个技术活,贸然进入肯定亏损”,将种粮人的辛酸苦辣一一道出。再如家庭农场这一新兴事物概念,与种粮大户、种粮企业的区别在哪里?文中采访对象的诉说,为读者解开谜团。

最鲜活的新闻素材来自基层,生活中蕴藏着大量可供报道的新闻事实,像一座永不枯竭的富矿吸引着记者前去开采。从这组报道中,记者深深体会到,深入基层接地气,俯下身弯下腰,与采访对象心贴心交流,在调研中向群众学习,才能抓到活鱼。

俯下身子,多问多思,才能透过农村表象研判未来发展趋势

调研式报道的魅力,在于发现问题。走转改除了带着眼睛和嘴巴,多看多问,更重要的是要带上大脑。思索问题,寻求答案。

随着土地流转加速,资本进入农业经营,出现了经营上千亩的大户。但大户出现亏损时会很快退出,给粮食生产带来不稳定因素。大户经营还会出现土地的“非农化”和“非粮化”。如何培育家庭农场,形成稳定的粮食生产主体。采访中,记者带着问题,与采访对象交流探讨,不仅仅是记录,还进行思考探讨。记者采访见人见事,与百姓面对面充分沟通。农村的地到底有没有人种,有人种是为什么、没人种又是为什么,基层干部有啥难处?农业企业为啥大而不强,合作社为什么多而不壮?记者没有端着身子采访,而是多听多问,拨开繁复的经济现象,道出背后的“三农”困境。

《如何激发农村发展活力》里,基层干部一连道出新农村建设的五难,新村建设难、田地调整难、筹款难、分房难、旧房拆迁难;说出“产业不发展,美好乡村就是空壳子,是无源之水难以为继”的大实话。优质绿色农产品非常吃香,可是农业企业却利润不高,小富即安,这是为何。文章通过实地走访,得出企业若想做大做强,还需提升产品档次,打响品牌,才能不仅仅做别人的原料供应基地。

再如,当前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庄稼人日渐高龄化,以后谁去种粮的客观现象。报道不回避这个带有普遍性的农村劳动力流失问题,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以及一些专家的建议,为解决问题支招,提出了培育高素质新农民来种地的建设性意见。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文章抓住了农业生产的主体这个主要切入口,深入开掘,充分反映出记者具有高度新闻敏锐性。

正因为带有思考和探索,深度报道才彰显了内容上的厚重,才能做到密切联系当下粮食生产实际,反映问题中肯。报道见报后,我省农业主管部门领导认为,该系列报道主题重大,开拓较深,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现代农业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改变僵硬刻板的话语体系,文带田野花香,读者才会爱看,报道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走基层是基础,是途径,只有走基层才能转作风;转作风是关键,因为作风决定文风。要想改文风必须走基层、转作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个逻辑整体,三者紧密联系、环环相扣。只有不断深入基层,切实扭转作风,积极改变文风,才能创作出更多被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才能使我们的新闻作品具有泥土的芬芳。

在一号文件系列报道中,反映的问题,都是当前农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一号文件用凝练的语言,高度概括。而在新闻报道中则不能照搬文件语言,必须用活泼生动的群众语言。

采访中,记者特别留意采访对象说出来的俚语和俗语,并且在报道中以直接引语的方式引用。像“只种几亩地,还不如进城打工”、“农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应对市场能力弱,需要企业与农户建立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户增一万,问题减半”等等,通俗的田间地头语言,反映农民农户企业的真实心声,真实自然,娓娓道来,有细节、有故事,精彩、生动。同时还摆出数字,说事实,案例典型生动,具有代表性。

这些“短、新、实”的语言,为新闻报道增加了生动和打动人心的魅力。实践表明,最生动的新闻语言来自基层,最有价值的新闻来自基层,最有深度的调研思考更是来自基层。记者只要脚沾泥土芬芳,新闻作品就可以实现文带田野花香,提高报道效果。□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endprint

猜你喜欢

走转改系列报道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四 不简单:从议案到提案都成“金点子”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三 不容易:从路上到云上都有“黑科技”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与“菌”相伴 健康相随
县区台记者也要努力“走转改”
地铁报运用互联网思维的“走转改”新路
全媒联动融入、强化责任担当,把脱贫扶贫作为“走转改”重要抓手
对“走转改”活动常态化的几点思考
故事细节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