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医院职工脂肪肝患病率情况调查*

2014-06-13杨雪莲冉张申胡建功张晓伟陈元元陈振华

关键词:年龄段脂肪肝肝病

杨雪莲 冉张申 胡建功 张晓伟 陈元元 陈振华

(1.泰山医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6; 2.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及行为因素等的影响,脂肪肝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我国关于脂肪肝的流行病学调查大多数针对普通人群,而针对特定人群,尤其是针对医务人员的调查报道较为少见。本研究旨在通过整群抽样法,调查某医院职工患病率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对象 为于体检中心进行健康查体的某医院职工,体检时间为2013年6月至2013年8月,体检人员共1363人,其中男性474人,女性889人,男女比例为1∶1.9,年龄在18~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13)岁。

1.2排除标准 ①排除病毒性肝炎、肝硬化;②排除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豆状核变性等。

1.3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记录姓名、性别、年龄、隶属科室,并详细采集病史、用药史,用统一标准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腹围、血压及进行生化检测。肝脏超声在空腹状态进行,由经验丰富超声医师操作诊断,严格执行超声诊断标准。超声诊断标准参见中华医学会制定的酒精肝和非酒精肝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1-2]。超声仪器:Mindray M7。实验室诊断标准:均采用清晨空腹8 h以上肘静脉血。体重指数(BMI)采用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腰臀比(WHR)采用腰围(cm)/臀围(cm)。

2 结 果

2.1患病率 参与检测职工1363人,应答率100%,脂肪肝检出人数225人,其中男性135人,女性90人,脂肪肝男性患病率为28.5%,女性患病率为10.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平均患病率为16.5%(表1)。

2.2年龄、性别与脂肪肝的关系 表1示,≤30岁职工中男、女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27%、4%,该年龄段平均患病率为9%;31~40岁职工中男、女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34%、11%,该年龄段平均患病率为19%;41~50岁职工中男、女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31%、12%,该年龄段平均患病率为20%;51~60岁职工中男、女职工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31%、24%,该年龄段平均患病率为27%;60岁以上职工男、女职工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12%、20%,该年龄段平均患病率为15%。各年龄段不同性别职工脂肪肝患病率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患病高峰为31~40岁,女性患病高峰为51~60岁,50岁以前同年龄段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50岁以后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异。30~60岁为人群脂肪肝的发病高峰。

表1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脂肪肝患病率的比较(例数,n,%)

2.3不同部门男、女脂肪肝的患病情况 排除年龄干扰后,医疗部门男、女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47.8%、11.9%,平均患病率为24.2%;护理系统男、女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27.8、9.5%,平均患病率为10.8%;医技科室男、女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25.4%、10.7%,平均患病率为17.6%;行管后勤男、女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46.7%、15.1%,平均患病率为26%。不同部门之间以及同部门男、女之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不同部门不同性别脂肪肝患病率的比较(例数,n,%)

2.4脂肪肝、性别分别与BMI、WHR的关系 排除性别、年龄干扰后,体重指数和腰臀比脂肪肝组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排除年龄干扰后,男性体重指数和腰臀比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脂肪肝与BMI和WHR的关系

表4 性别与BMI和WHR的关系

3 讨 论

脂肪肝(fatty liver disease,FLD)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甘油三酯在肝细胞内蓄积过多引起的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疾病,其病变主要在肝小叶,多为良性过程,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现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肝病[3],亦被认为是隐缘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

本次该医院职工脂肪肝平均患病率16.5%,低于现有研究人群患病率。上海市成人脂肪肝患病率为20.82%[4],扬州地区机关职员、教师、银行职员脂肪肝患病20.4%[5],该医院职工脂肪肝的患病率较低可能与南北文化差异、南北风俗习惯不同有关;河北省农村脂肪肝患病率为22.76%[6],合肥市干部体检脂肪肝患病率33.48%[7],大连脂肪肝患病率25.9%,可能与所调查对象职业不同,和(或)饮食结构不同有关。男性脂肪肝患病率为28.5%,女性患病率为11.3%,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与现有报道一致[4-8],可能与男性饮酒、吸烟、社会活动多有关。该医院男性、女性脂肪肝患病率均低于山东大学教职工体检结果(男性30.6%,女性15.5%),可能与该调查人群为医务人员,医学知识及健康常识较普通人群丰富,且其中女性职工所占比例较大有关。

各年龄阶段脂肪肝发病率不同,其中 30~60岁为脂肪肝发病高峰,可能与该年龄段体检者工作压力大、生活、饮食不规律有关。31~40岁为男性脂肪肝的患病高峰,与现有资料稍有不同[4-7],可能与该医院31~40岁年龄段男性职工工作压力大、生活饮食不规律有关。50岁以前同年龄段男性明显高于女性,50岁以后女性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异,其中女性患病高峰为51~60岁,与合肥市干部体检结果一致[7],可能原因与女性50岁以后进入更年期,卵巢功能下降,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尤其是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

排除年龄干扰后,同部门中男性脂肪肝发病率仍高于女性,与总人群研究结果一致。医疗部门、行管后勤部门男性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47.8%、46.7%,明显高于其他部门男性,亦明显高于其他研究群体中的男性[4-7],可能与医疗部门的男性职工工作压力大,饮食、生活作息不规律有关。行管后勤部门的脂肪肝总患病率高于其他部门,可能与该部门多坐少动的工作方式有关。

排除性别、年龄干扰后,脂肪肝组BMR与WHR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9],说明内脏性肥胖可作为脂肪肝组的相关危险因素。女性体重指数与腰臀比明显低于男性,可能与雌激素有调整内脏脂肪分布的作用,且女性较男性更为注重饮食及外在形象有关。

此次调查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此次关于脂肪肝患病率调查主要针对医务人员,不能代表普通人群脂肪肝患病率。针对该人群男性的高脂肪肝发病率,应对其进行脂肪肝相关知识教育,提高保健意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达到预防并降低脂肪肝发病率。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3):163-166.

[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3):167-170.

[3] 中国医师协会脂肪性肝病专家委员会.脂肪性肝病诊疗规范化专家建议[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 ,7(33):525-529.

[4] 范建高,朱军,李新建,等. 上海市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2):83-88

[5] 冯尚勇,朱妍,张真稳,等.扬州地区脂肪肝发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J].临床荟萃,2010,25(10):842-844.

[6] 李娜,闫杏娜,谷淑芬,等.河北省农村脂肪肝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J].河北医药,2011,33(8):1237-1238.

[7] 朱建元.合肥市6891例干部体检中脂肪肝患病情况调查[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6,41(1):112-113.

[8] 朱明范,刘晓华,罗凝香,等.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调查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 2009,8(9):10-11、31.

[9] 谭德安,府伟灵,陈向大,等. 腰臀比和体重指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5):1406-1408.

猜你喜欢

年龄段脂肪肝肝病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