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治疗分析
2014-06-13张建伟
张建伟
(舞钢市职工总医院神经外科 河南 平顶山 462500)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临床常见病,且极易导致继发脑损伤加重,从而引发脑积水、脑梗死、再出血、脑血管痉挛等后果,严重影响脑损伤愈后,使得患者致残率及致死率升高。为探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措施及效果,将11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舞钢市职工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14例患者为对象,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男72例,女42例;年龄19~82岁,平均45.3岁;受伤原因:25例为打击伤,35例为坠落伤,45例为交通事故伤,9例为其他原因受伤;均进行头颅CT扫描,可见纵裂、侧裂池、脑表面蛛网膜下腔形状不规则条索状高密度影;其中20例为轻度出血,79例为中度出血,15例为重度出血。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出血量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57例以持续腰大池引流方式进行治疗,即局麻下在L3-4椎间部位穿刺,穿刺后将麻醉导管向头侧蛛网膜下腔置入,置入深度应控制在30~60 mm,利用无菌引流管及有调节阀门的引流管连接导管尾端,将引流速度控制在3~5滴/min,将引流量控制在150~400 ml/d。持续引流直到引流液清亮,同时在经连续2次监测患者颅内压正常、脑脊液蛋白检查结果RBC<100×106/L、TP<0.8 g/L时终止治疗。同时给予10 mg/d尼莫地平静脉泵入,连续治疗10 d,待患者临床症状处于稳定后改为口服20 mg尼莫地平片剂,3次/d,连续治疗10 d。对照组则利用间断腰椎穿刺生理盐水置换脑脊液方式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良好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治疗良好率及病死率比较 观察组57例治疗后良好率为64.9%,病死率为10.5%,对照组治疗后良好率为43.9%,病死率为21.1%,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良好率及病死率比较[n,(%)]
2.2 两组研究对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57例研究对象中脑梗死5例,占8.8%,脑积水6例,占10.5%,再出血6例,占10.5%,对照组57例研究对象中脑梗死10例,占17.5%,脑积水13例,占22.8%,再出血11例,占19.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1]。
尼莫地平是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的一种,可有效阻滞钙离子进入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及脑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可有效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使进入脑实质的水分子及大分子物质明显减少,进而达到改善患者血管源性脑水肿和脑组织缺氧、缺血症状的目的,最终可有效避免脑梗死形成[2]。因此,临床上通常将该药物作为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用药物。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及完善,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方式逐渐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中得到应用,该治疗方式可有效促进血性脑脊液释放,同时在生理压力的作用下进行持续外引流,可充分引流出蛛网膜下腔的出血性脑脊液,使血性刺激物减少,降低血性脑脊液对脑膜造成的持续刺激,从而达到避免血管痉挛发生的目的[3]。而且该治疗方式还可在对非正常脑脊液进行引流的同时有效促进正常脑脊液循环及分泌,发挥持续性冲洗及稀释效果,且可避免脱水剂的使用所造成的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等现象,达到改善患者大脑及脑干功能、降低脑损伤的目的[4]。
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用持续大池脑脊液引流法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1] 马辉,张涛,郭尚林,等.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脑血管痉挛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2013,29(1):21-24.
[2] 于亮.尼莫地平防治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血管痉挛[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1,18(3):185-186.
[3] 王毅,张建宁.尼莫地平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J].天津医药,2011,39(4):315-317.
[4] 尤再春,周人杰,陈国柱,等.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鞘内注射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0,39(15):2012-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