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2014-06-10胡岩松
胡岩松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对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关键,良好的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可以拓展孩子们的思维空间,增强想象力,激发学习兴趣,夯实语文基础。新的教育理念要求阅读教学要实现方法创新,让学生的阅读更加高效。因此,教师必须对阅读教学进行探索创新,寻找学生易于接受的阅读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阅读;创新;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师是主导,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能动性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具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通过语文阅读教学教做到这一点,让学生学会阅读,快乐地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主动获得对文本的感受、体验与理解,使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的阅读状态。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以发展学生语文综合阅读能力,在整体感悟文章意蕴、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文章语言等实践环节上,借助多种多样的常用阅读技能来展开教学。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有感情朗读,要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感受作品的语言文字的美感,积累语言素材。其次,通过简略读、快速阅读的方法通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提取和筛选重要信息。最后,通过精读和默读的方法品味重要词句的含义,推敲其表达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理解课文,并进行研究性的美文鉴赏。同时,需要引导学生把阅读融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创设学习所需要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展开别开生面的个性化阅读。
二、转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要想学好语文课,大量的阅读是前提条件。文字是语文教学的载体,应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徜徉书海,真正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诵读大量优秀作品、背诵经典的篇章段落,把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这样对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大有裨益。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读得多了,对语言与文字理解自然会极为深刻。时下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正印证了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道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多诵读多感悟,并进行研究性鉴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激发学生的想象,读出独特的感悟和新意。如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以进行反复诵读感悟,然后进行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的行为有何表达作用。有的说只有这样描写,才能体现封建教育方式的落后,已经束缚了孩子们的手脚与思想,不能快乐学习,也得不到发展;有的认为体现了学生们天真无邪的本性,自由洒脱,也又一次体现了百草园是孩子们的乐园。学生们纷纷畅所欲言,发表个性化见解,把本次阅读活动推向了高潮,拓寬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受益匪浅。
三、把对学生创新能力地培养融入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教师要发挥学科优势,在阅读学习文本的过程中,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启发学生去猜想,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完全可以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自己想想,大胆猜猜。许多好作品,其结尾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回味的空间,如在教学泰格特的小小说《窗》时,曾留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去思索猜想:当另一位病人最后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时他会怎么想呢?有人认为这个病人会因此而失望,失去生活的信心,病情加重而亡;有人认为这位病人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后悔;还有学生认为如此毫无道德的人,不仅不感到羞愧,反而大骂、痛恨死去的病友……学生在想象思索后回答的内容,问题的深度,争论的热情,令人惊讶赞叹。余兴未了之时,再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病房中又来了一位新病人”故事又将如何发展呢?结果证明学生思维的成果极具创新意识。阅读教学中应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大胆地猜测想象,甚至异想天开,以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促进智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使诵读成为一种习惯
如果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文字、语言具有敏锐而丰富的感知,对语言文字具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语感训练必不可少,语感的训练就要从诵读抓起。学生对课文的反复吟诵,能够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如阿累的《一面》一文,学生在初读时,也许会感到并无什么特别之处,然而通过反复朗读,“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脸色是“黄里带白 ”,“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看到他手的瘦,使“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鲁迅那种外形瘦弱而精神矍铄、意志顽强的战士形象以及“我”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深受感染的激动之情。可见,反复诵读的重要性,长此以往,学生的思想感情自然就会丰富起来,对文章意思的领会也就更加深刻了。
反复诵读,可以使学生将文字、声音、形象审美有机结合起来,重现“声音”这一语文教学中常被忽略的因素,丰富语文本身的精神血肉。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将文字符号活化为饱含深情的声音,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领悟,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反复诵读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语言的深入理解,使他们在说话写作时避免出现挤牙膏的现象,创作出文质兼美的句子肯定不在话下了。背诵进一步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得到进一步提高,这就是我们以往苦求而不得的教学境界。
总之,阅读教学值得我们重点关注,培养学生会读爱读勤思的习惯势在必行。
(编辑:刘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