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一次问卷调查看中职财会专业教师期待的省级培训

2014-06-01孙文英

职教通讯 2014年11期
关键词:财会条目问卷

孙文英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针对中职财会(会计、会计电算化,全文同)专业省级培训参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放统一问卷,现场填答并收回。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对问卷的信息条目进行编码、归类,并做进一步统计、分析。在问卷调查后,深入部分中职学校分别进行了校级领导座谈和财会专业教师座谈,这些座谈进一步印证了问卷调查得到的多数结论,也部分补充了一些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的中职财会专业省级培训报名40人,调查当日实到38人,发放问卷38份,回收37份,回收率97.37%,调查参与率92.5%;其中1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计36份,有效率97.30%。问卷主体部分是对培训的思考,包括4个开放性问题,分别是师资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省级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方法方面的建议以及其它意见建议。有效问卷中信息条目总数为211,用于本研究有效信息条目数为202。因篇幅所限,以下所引用信息未列出所属问卷的编号和条目的顺序号。问卷信息条目在各问题层面的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问卷中各问题的有效信息条目数

202个有效信息中,82个关于省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余120个是相应建议。统计数据显示,本次调查的中职财会专业省级培训参培教师认为,省级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按问卷中信息条目数量排序)为: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方法和其他方面。关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方法和培训时间的建议条目数分别是74、33和13。

二、问卷信息解读

(一)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问卷表明,参培教师认为省级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培训方式方法等方面。

1.培训内容(45)。(注:括号内为信息条目数,下同)在参培教师认为的省级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里位于首位,问题表述详见表2。在关于培训内容存在问题的表述中,理论与实践比重以及与学校专业对接问题(27),获得最多关注,对培训内容的精深程度以及培训内容针对性和时代性的关注(18)位列其次。表明财会专业参培教师对培训内容的理实比例倒挂不满,对培训内容不够紧跟时代,以及在实用性、有效性方面的欠乏颇多微词。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培训内容存在问题的表述中,除了对专业技能的促进,还包括对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体现了中职财会专业教师,作为财会专业人和财会专业教师双重专业身份的双重专业追求。

表2 培训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2.培训时间(17)。在省级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里位居第二。培训教师对培训时间的意见大多集中在培训时间过长且安排过于紧张,这样的问题导致了培训教师疲惫,影响了培训效果(13)。如有的教师写道:“培训时间安排的很紧,全天上课,没有周末休息,很紧张,很累,应在时间上宽松些”,“时间紧,中间无休息,很累,影响学习效果”,“时间紧,任务重”,等等。此外,还有不应都在寒暑假(4)。

3.培训方式方法(4)。对培训方式方法的问题表述与培训内容一样,更多地指向了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关系问题,如“理论讲解多,实践少”(3),而“有些考核考试没有必要”(1),则指向了考核评价方式。

4.其他。除上述外,还有16条指出了培训中存在的其它问题,分别涉及培训经费(2)、培训服务(环境、食宿等)(共9),另有5个涉及培训机会、培训效果等。

(二)参培教师的相应建议

1.培训内容(74)。在所有建议中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相应建议分别为“增加实践实操”(32)、“更深入,提高针对性、突出时代性、实用性”(21)、“专业四新知识”(10)、“财务软件”(7)和“减量提质”(4)。从根本上说,这些建议大都突出实践实操,指向专业实践技能的熟练和实际操作水平的提升,体现了财会专业注重实践应用的特点。这些建议也与成人和教师的学习需求特点相一致,即注重学习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对可以即刻应用的学习感兴趣。

2.培训方式方法(33)。建议包括增强实践、开展网络学习、交流互动专题研讨和前期准备四个方面:17条增强实践,既有相应原则,也有具体做法,这些做法包括企业实践形式,多实践实操等;4条开展网络学习,变革传统培训方式;4条开展交流互动、专题研讨,3条有关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方法的多样,2条指向培训的前期准备,2条考试考核,1条授课教师。这些建议意在提升培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使培训质量更优,效益更大。

3.培训时间(13)。包括缩短培训时间、中间安排休息等(12),也有教师提到不应都在寒暑假,而应随时、灵活(1)。如“培训时间更加灵活,不一定安排到寒暑假,可随时培训”、“中间应有休息时间”等。

三、中职财会专业教师期待的省级培训及启示

(一)人性化设计,合理安排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过长和安排过于紧张,被参训教师广为诟病。20天的连续培训,中间无休息日,连续作战不但让教师们叫苦连天,也影响了培训效果。此外,教师们对于培训安排在寒暑假颇有怨言,一线教师日常工作繁重,难得假期,往往希望好好休息,或做些自主安排,但假期培训使得教师的筹划落空,心生嫌隙,影响培训的主观感受。但是,对这一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平时非假期培训作为解决策略,因为这样的安排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在对中职学校的访谈中,校方虽然同情教师的辛苦,但对于培训安排在平时不能认同,因为如果这样安排,势必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就目前的学校师资而言,往往代课困难。此外,还有承担省级培训任务的中职教师培训基地的情况,是否可以随时开展培训,都是需要考量的维度。因此,对于培训时间,应综合考虑多方情况,进行人性化设计,合理安排。

(二)重视前期准备,充分开展需求调研

问卷中教师们较多地提到做好前期相应准备,包括一些基本信息的采集、培训计划和学习内容的提前布置,并要开展相应的需求调查,根据教师需求,确定培训的目标和内容、方式等,科学设计和实施培训。中职教师对于省级培训往往存在较高期待,如何使培训达致这种预期,较好地承载包括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促进专业发展和实现职业成长等在内的各项培训功能,增强吸引力,较好地满足培训需求,是需要培训承担者认真思考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就是深入调查,做足准备。对此,可以参照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的一些成功做法。

(三)加强内容和方法的实践取向,提高针对性、时代性、实用性

从内容到方法,理实倒挂,培训内容不深入、缺乏针对性、时代性不强、实用性差,以及培训方式方法的相应缺失,既是意见集中所在,也是参训教师建议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方面。由此可见,现有的培训与教师的理想期待尚有差距。培训功能的充分实现,需要以实在的内容为载体,借助于适切的方式方法实现。教师们关注培训的实效性,关心培训能带来对于自身专业成长的助推。他们付出时间和辛苦,期待收获。因此,应注重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方法的实践取向,提高针对性,突出时代性、实用性。

(四)建立培训评价体系,着力过程督导监管

无论是培训内容不适宜,还是培训方式方法不适切,既有可能是方案设计的先天不足,也有可能是实施过程中的监管不力,宜区别对待。应建立科学的培训评价制度,设计合理的培训评价体系,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策略:对于方案设计的不足,应加强前期调查研究,科学进行顶层设计,整体架构,合理安排;对于实施过程中与设计不符的走样现象,应加强督导检查,增大监管保障力度,确保培训效果。

教师培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层面,需要多方努力,对问题的发现和剖析,不是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分析就能完成的,相应的解决策略的提出和实施更有待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但教师培训对于学校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得一切努力都是应有的,也是值得的。

猜你喜欢

财会条目问卷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发挥财会管理功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益
问卷你做主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