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班主任工作的情感管理策略探析
2014-02-05江文龙
江文龙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提上社会发展的日程。学校管理的内容日益多样化,由此管理策略也要不断地改革深化。中职班主任工作的任务与工作量在不断的加大,中职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必须不断地运用相应管理策略。笔者通过对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管理策略进行研究,进一步对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策略相关内容开展分析,以期能够为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一、中职班主任情感管理的理论依据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职院校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21世纪的今天,对学校管理各方面的内容分类越来越详细具体。就中职班主任情感管理策略而言,对此方面的管理与分析研究,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1]以人为本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也是中职班主任情感管理理论的依据。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正确处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是教育管理与教育事业进步的关键。在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上,处理中职学校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必须建立在以情感为基础的纽带之上。由此可见,在中职班主任情感管理工作中,不仅应发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还应建立在情感交流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进一步加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密切关系。
二、中职班主任情感管理的主要作用
中职班主任情感管理是在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情感管理的巨大作用。在班主任的情感管理策略中,发挥的作用,在文中主要从转移作用、感化作用以及融洽作用这三方面进行研究。
(一)转移作用
中职班主任情感管理的首要作用就是转移作用。转移作用简单来讲,是把学生的注意力从他处转移到学习上,或是转移到符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上。在中职班主任情感管理策略中,转移作用主要是通过班主任的谆谆教导,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内心出现转变,最终踏进学习的轨道。例如,通过转移作用,实现教学与管理策略的最佳效果的是某校班主任,针对学生迷恋网络,从学生的注意力着手,通过面对面谈话交流,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学生实例,分析长时间迷恋网络的弊端。同时,结合学生的家庭状况,从父母的角度以及家庭方面进行情感的感化。最终通过各种心与心的交流,实现学生注意力的转移,使学生走向学习的轨道。通过这简单的实例,可以看到,转移作用,在中职班主任情感管理中,主要是注意力的转移,以此实现情感管理的目的,充分发挥情感管理的作用。
(二)感化作用
感化作用是中职班主任进行情感管理的又一有效途径。感化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这种心与心的交流是不存在社会地位的差距。[2]具体来讲,学生与班主任是平等的,甚至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心与心的交流。感化的作用,完全打破师生之间的等级关系,不仅仅在地位上平等,而且还可以建立心与心沟通的桥梁。感化作用的重点在“感”上,目的在“化”上。感化的方式有很多种,如营造一种氛围;在某学校的活动中,为实现从学生内心深处来感恩亲人,在整个活动中以缓缓的音乐,加上主持人深情的主持言语,把在场的所有学生带进感恩的氛围,实现感化的目的。[3]由此可见,感化作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职班主任情感管理的策略中,可以充分发挥感化在整个策略中的作用。
(三)融洽作用
在班主任情感管理作用中,融洽也发挥巨大的作用。在这种作用中,班主任情感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师生处在平等的统一体中,也就是说师生彼此不存在严格的等级关系。不管是在日常的教学还是日常的生活中,师生彼此是融洽的,可以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在这种关系中,班主任与学生不仅仅只为学习而学习,而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进行日常情感管理的基础。[4]
三、中职班主任情感管理的具体策略
班主任情感管理作用在上文中提到具体的三种作用,不同的作用都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发挥不同的功能。由此可见,班主任的情感管理的策略在日常的管理中是不能忽视的。具体班主任情感管理采取的策略,主要包含对症下药、换位思考以及不断激励三个方面。[5]
(一)对症下药
在“对症下药”这一班主任情感管理策的策略中,所谓的“对症下药”,简单来讲就是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策略,为达到到最优的教育作用。在这一策略中,看似任务简单,但要落实到每一位学生的实际中,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例如,在班主任情感管理策略中,可以与家长进行密切的交流,更多的了解学生的各种习惯,并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建立档案,根据学生在学校的转变情况,对档案进行修改,以此实现对学生最优的班主任管理。由此,“对症下药”必须建立在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班主任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家长三者密切关系,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完成与实现班主任最优的情感管理。[6]
(二)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实现班主任对学生情感管理策略的又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这里的换位思考是指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换位思考。对于每个人来说,犯错误是难以避免的,知错能改,就是一种进步。在学生阶段的孩子们,出现错误也是不可避免的。在面对学生犯错误,班主任在处理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这就关系到如何处理学生犯的错误?例如,在学生出现问题或是犯错误时,有的班主任不分青红皂白,乱批评,不给学生留一点解释的机会。还有的班主任会从事情出现的经过到结束认真仔细的询问,帮助学生改正错误。通过上述事例的分析,前者难以实现班主任的情感管理。[7]而后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实现最终的情感管理。因此,在班主任情感管理过程策略中,换位思考是至关重要的。
(三)不断激励
不断的激励是实现班主任对学生情感管理的又一有效途径。在这条途径中班主任从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以及表现中,对表现突出,或略有进步,或成绩优秀的学生等进行不同程度的激励,为学生今后取得更大进步注入新的动力。在激励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的表现情况以及取得的进步情况,采用不同的激励策略。激励是对学生正确表现,给予一定的肯定,从而带动他们在学校各方面的积极性与学习的主动性,为实现最优的班主任情感管理奠定基础。所以,不断地激励学生,对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实现情感策略管理以及教学管理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奠定坚实基础。
[1]史建梅.浅谈学生工作中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J].学理论,2011(19).
[2]王莉.从需要层次说看高职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技巧[J].科技资讯,2009(32).
[3]李小红,徐玉双.情感管理在高校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9(21).
[4]卞友江,张勇.谈教师如何更好地与学生沟通[J].职业技术,2008(7).
[5]董广杰,虎业勤.大学生情感特点的调查分析[J].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2009(S1).
[6]李艳萍,张立虎.新解“三心二意”——谈高职班主任工作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8(16).
[7]夏小惠,于瑞.对高职学生思想教育重要性的一点认识和体会[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