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活为师 提高作文能力

2014-05-30施雅真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中高年级小学作文

施雅真

【摘 要】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说,作文学习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知识板块。这一时期的小学生正处于写作的起步阶段,对作文的本质还不清楚,也不知道如何写好作文。教会他们写作,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有很多,例如仿写、阅读等等。而本文主要从生活的角度,探讨如何引导中高年级的小学生以生活为师,提高作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作文

中国的作文教学有着很长的历史,也有很多关于作文教学的研究。例如“述而不作(《论语·述而》)”、“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叶圣陶)”、“生活教育(陶行知)”。不过,根据目前小学基础教育来看,学生的作文问题依然很大,教学脱节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是重要根源。因而开放课堂,带领学生走近生活是引导小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教学途径。

一、生活作文的基本理念

(一)以学生为本

要教会学生将“要我学”的作文学习思维变成“我要学”。实际上,写作文关键要有兴趣,当学生对此产生了兴趣,写作时就不会感到苦恼,而且还会将之当做生活的乐趣。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喜欢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写作的快乐。

(二)贴近生活

一篇好的作文,是离不开对生活的亲密体验。教师应该让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记住,要写好作文就必须深入生活,对生活的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因素。因此,多让学生感受生活,这是一种可靠的写作方法。学生根据头脑中想象的意象去写作文,而这需要对生活的足够积累,而不单单依靠写作技巧。

(三)情真意切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一般要求学生要主题明确,不过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做法,它容易致使学生在作文中说假话。所以,写作时应该要求学生要感情真实,以真实的体验去表达对社会与自然的看法,不说假话与空话,作文避免做作。这样会帮助学生朝着正确的写作方向前进。作文贵在真情实意,矫揉造作是一大弊病,对学生写好作文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必须避免。

(四)个性表达

一直以来,小学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都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总是要求学生循规蹈矩地写作,没有注重学生的个性表达,怕学生因此写不好作文,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创造更为有利的写作空间与写作条件,多让学生自由发挥,不要过于约束他们,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

(五)反复练习

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平时的训练,影响写作能力的写作训练内容包含了生活、思维、技能、文体等因素。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是写作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将写作文当做一种习惯来反复练习,在写作实践中提高作文水平。

二、如何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

作文教学要想引起学生兴趣,就需要将生活和作文密切联系起来,并在课堂作文教学中体现出来。以不同的教学环境来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能够以生活为写作基础,就需要使之养成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积累素材、表达生活的习惯,这样写出好的作文。

(一)创建生活化环境

首先,构建具有生活情调的班级环境。比如在班上开展“健康快乐班级生活”的主题活动,主要对学生的生活行为和作文兴趣的培养当做重要工作。在黑板报中开辟“班级之星、守时小明星”等栏目,鼓励学生展示才华,并将学生的好作文贴出来共同分享,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学习态度。例如在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第五单位作文学习中,教材要求让学生根据童年回忆来写有意义的事情。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来展示学生们童年玩过的游戏或者做过的趣事,激发他们的童趣。让一部分学生自己来讲述童年趣事,教会他们如何展开回忆选择、内容重点,指导他们根据中心事件的发展顺序写清楚起因、经过、结果,写出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表达真实情感,由此写出有意义的作文,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

其次,构建心理环境。这个环境就是在课堂中,师生之间通过互动来形成良好的教与学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重视师生心理活动在作文课堂的影响力,其重点就是突破传统作文教学方式,至始至终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引导,这是生活作文教学中心理环境构建的关键。具体来说,在教学上教师可以对学生出题给学生思考,让学生和老师换位来讲解,表达他们心中的自我看法。在师生关系上,有的老师会对学生作文意识的薄弱产生抱怨,其实有些老师也写不好作文,这就需要教师们首先要自己对生活有所感悟,能够有较高的写作水平,才能教会学生写作。在鼓励批评中,因为学生的性格各异,个性发展程度不一。教师需要用生活常识来教会学生怎样发展个性,用更多的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热爱生活,以此来写出健康、阳光的生活作文。

(二)积累生活素材

很多小学作文都是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封闭的课堂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作文思维,导致学生对生活缺少体验,没有积累到足够多的生活素材。因而教师要把作文教学从课堂中延伸开来,让学生在多彩的社会生活中、美好的大自然李去发现写作素材。以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心灵美作文教学为例,该单元的作文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让他们发现生活美,并用文字记录快乐的精神游历,实现心灵和美的交融。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走进大自然,从大自然获取写作素材。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爱玩、好动,喜欢探索,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地给他们多提供机会去探索自然,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利用春游、夏令营等机会,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自然的魅力,融入大自然,并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们根据课外活动经历来写出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好作文。

(三)丰富校园生活

校园获得能够给学生营造浓厚的生活氛围,加强学生的个体体验,帮助他们学以致用。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叮嘱学生多观察校园,留心生活。将校园的生态环境、学生活动、学校集体劳动做成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给学生的展示讲解,使之养成留意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以此激发写作兴趣。在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参与生活时。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在学校媒体除了做操,还有运动会、儿童节、歌唱比赛等等各种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开文艺活动来展示才华,提高表达能力,并丰富他们的学校生活,这些都是他们今后作文的写作素材。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丰富学生感性经验,充实学生的语言材料,拓宽学生的智力背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12册第一单元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本单元的作文主题“乐趣”来教会学生怎样从校园生活中寻找趣味。教师在课堂要和学生交流学校儿童节的舉办的整个过程,让他妈把各个环节都搞清楚,即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根据时间、地点、人物来展开文章。由于活动内容多,很多学生容易写流水账,教师需告诉学生如何详略得当地写,选择最精彩、感受最深的地方详写。在平时的其它活动中也要这样引导学生写作,才能写出好作文,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学生的兴趣得到大幅度提高,那么他们的作文水平也才会真正进步。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充分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回归社会、回归自然,以生活作文教学来教会他们如何去观察与欣赏周围的世界,用心去感受自己的生活,然后把生活感受与经历写进作文里,通过“我笔写我心”的作文理念来加强和学生的写作交流,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春霞.刍议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J].新课程学习,2013(07)

[2]范晓晖.叶圣陶写作教学观探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3]夏辉强.个性化作文教学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中高年级小学作文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探究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程中对“自主阅读”教学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