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微博”平台促进高校就业工作的探索

2014-05-30刘鑫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微博探索

刘鑫

【摘 要】微博,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形态,被广泛用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成为高校毕业生、学校就业部门、用人单位供求关系的媒介和平台。对于探索“微博”平台促进高校就业工作,要结合微博的应用现状,事实求是的应用这一新兴媒介开展就业工作。

【关键词】微博;高校就业;探索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和交流媒介,实现了电脑与手机的融合,不仅可以进行任意双向的互动传播,而且可以通过图片、连接延伸其内容的丰富性。其特点为:自主、互动、简洁、快速的传播信息,被广泛用于文化教育、政治生活、社会管理、商业经营等诸多领域,成为最受欢迎的网络应用之一。随着微博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对于处在时代前沿的高校而言,通过就业微博的独特影响力打造就业平台已经成为创新高校就业工作的方式之一。我们应充分依托“微博”平台的优势和特点,积极探索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机制、新渠道,促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及提高。

一、微博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现状

高校就业微博的出现,是高校、企业、大学生交流的重要网络桥梁。各高校就业工作部门都积极运用这一网络媒介,拓展就业指导工作。通过网络数据搜集,截至2012年5月,全国普通高校2138所,以新浪微博为依据,经过新浪认证有80%以上的学校开通了就业官方微博。在高校就业工作中,通过“微博”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已展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1.利用微博开展高校就业工作的优势

“微博”已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加大宣传的优势,运用的领域主要涉及到就业信息的发布、就业政策的宣传、就业问题的咨询、就业沟通互动以及就业流程办理等方面。其一,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可以通过就业“微博”便捷快速的发布、获取,通过筛选国家、地方实事政策,政府网站,帮助大学生快速的了解到就业政策,第一时间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将适合本校学生专业的招聘信息进行审核发布,全力以赴的为学生提供最新、最优质的用人单位信息,不受空间及时间的限制迅速了解到企业招聘意向,减少大学生求职的盲目性。其二,就业问题的咨询,负责就业的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学校官方就业微博发布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技巧、职场礼仪等理论要点,也可以通过微博平台进行就业话题的交流互动,对一些特殊群体的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就业官方微博的真实性。其三,学生进入毕业时期需办理相关就业手续,学校就业部门将相关就业流程的办理手续、时间,通过就业微博及时公示,使学生简单、快捷的办理相关手续,减少咨询时间,加快学校就业工作的时效性。此外,学生对于其所关注的一些人才服务机构、招聘网站可以添加“关注”或者成为它的“粉丝”,使学生更为广泛的拓展就业渠道。

2.利用微博开展高校就业工作存在的不足

“微博”在高校就业工作中发展迅速,受众面广泛。但在长期的维护使用过程中,发现许多高校就业微博存在较大问题,各高校就业微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很不平衡。如排名第一的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就业微博人气超高,超过8万粉丝关注,而部分高校的就业微博粉丝寥寥无几,34.1%的高校就业微博的粉丝量不足1000人。高校就业微博的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就业信息的真实性。在对周边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研时,仅有47%的学生知道并关注过学校就业部门的官方微博,34%的学生知道,但不关注学校就业部门的官方微博。他们认为虽然通过学校就业微博能够快速了解到就业信息,但对就业信息的真实性与实用性需反复辨别论证。“微博”毕竟是出于网络虚拟环境里,相对于人才招聘会上面对面的交流,缺少长期有效的审核和监管,无论是学校官方微博关注的单位、人才机构发布的信息,都有待真实性的探究。此外,就业信息受微博系统的限制,信息内容必须简单精炼,对于招聘单位相关信息的介绍,尤其是学生非常关注的用人单位的性质、薪酬、保险等细节不能详细介绍,更使学生对于就业微博传递信息的真实性表示质疑。

(2)就业微博的管理机制。利用微博的交互功能,促使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更为便捷。评论功能是就业微博实现学校就业管理部门和毕业生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首先,学校就业微博没有专门的管理者,对相关评论没有及时回复,或者无视评论,较少回应,极大地打击了毕业生关注和使用就业微博的积极性。此外,就业微博长期不更新,大量的就业资源流失,学生关注就业微博的积极性也逐渐减退。最后,微博较低的门槛,较强的开放性,在微博平台上只要添加关注就可以随意发布信息,很多闲谈趣事不断的重复发布,导致有些重要信息刚一上传就被刷屏覆盖,当学生浏览就业微博内容时,发现不能简洁明了的获取重要资讯,从而减少对学校就业微博的关注度。

(3)就业微博的交互性。由于“微博”本身就是信息媒介,高校毕业生、学校就业部门、用人单位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他们通过就业微博进行互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但往往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存在滞后现象,大多说学校就业微博采用了传统网站式的运作管理方式,只管发布信息,对反馈的信息、评论等置若罔闻。通过对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学生关注学校就业微博只是按照要求,但对于微博上发布的信息几乎采取莫不关心状态。78%的学生不愿意通过学校就业微博进行沟通交流。

二、微博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应对策略

依托“微博”这一新兴网络服务平台,促使高校就业工作在理念、工作视角等方面做出新的探索,保证高校就业工作的进展。

1.发挥主动性,保证就业微博工作基础

高校就业微博的建设应更具有主动性,最低限度的发挥就业微博的作用,时时刻刻保持怀疑求证的态度发布就业信息,一方面利用多种渠道搜集考察就业信息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保证就业信息的充分供给,保证就业微博顺利的运行。

2.建立合理化体系,促进就业微博工作发展

发挥就业微博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需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团队监管就业微博,第一时间更新就业微博信息,及时发现虚假信息并阻止传播,确保就业微博安全可靠的长效发展。

3.加强互动性,提高就业微博影响力

相对于其他交流媒介来说,微博的互动功能是其最大的优势。充分利用微博的这一特点,加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通过就业微博关注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的反馈,对就业指导的期望,对就业岗位的需求,耐心回答帮助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就业心态。引导学生将各种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互相分享招聘信息、面试经验、就业心态等,对于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进行互动,给予耐心的答复,全方位的扩大学校就业微博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就业微博推荐更多的优秀毕业生成功就业,扩大就业微博在用人单位群体中的影响力。

将“微博”这种新兴媒介应用于高校就业工作,对高校就业工作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高校就业工作应充分利用微博带来的便利和效率搞好就业工作,切实发挥就业微博的各项功能,促进高校就业工作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成盼盼,郝志康.论以微博开辟高校就业工作的新渠道[J].学校与社会

[2]黄海怡.3G時代高校微博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教育求索,总第469期

[3]刘莹,何继新.就业微博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中的二重性价值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七期

[4]陈沅灵,向杰,史习焜.利用“微博”促进高校就业工作水平提升[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第12卷第20期

猜你喜欢

微博探索
“985工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调查与分析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微博的有效运用思考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