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相融 教学相长

2014-05-30朱莹

新校园·上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健康发展平等和谐

朱莹

摘 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师生提供愉悦、融洽的心理环境,使师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而不良的师生关系既扰乱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又影响师生的情绪和心理,更不利于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及管理实践,谈谈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和举措的看法。

关键词:师生关系;和谐;平等;健康发展

师生关系是学校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互动可以为师生提供愉悦、融洽的心理环境。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中,师生间是积极、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但近年来师生矛盾引发的冲突时有发生,中职校尤甚。在一份关于中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中,当问及最愿意向谁倾诉时,教师排名末位,这让我们看到了师生关系的尴尬处境。

笔者多年来一直工作在中职教学和管理第一线,对如何有效处理师生矛盾、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始终比较关注。在此结合自己教学工作及管理实践,谈谈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看法。

一、目前中职学校师生关系现状调查

笔者曾通过师生问卷、教师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对中职学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展开过调查,抽取兄弟学校三个年级270名学生及本校四个年级713名学生,走访了33名不同性别、年龄、职称的教师。

当前的中职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平时接受到来自教师、家长、同学的负面评价较多,自卑、厌学、对前途缺乏信心;中职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情绪、行为易冲动;独生子女的教养方式,使他们养成了自私、依赖、娇气、骄横等性格;单亲、离异或再婚的家长如果没有处理好自身问题,也容易造成孩子孤僻、叛逆、自卑等消极个性。因此,中职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普遍高于高中阶段学生,中职教师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

在调查师生关系满意度时,显示满意或基本满意的占91.7%,20.49%选择曾有过或偶尔发生过因矛盾引发的师生间的冲突,1.73%选择经常发生。

学生对教师的不满意主要表现在:教学能力差、不尊重学生、处事不公正、工作不负责、冷漠等。教师对学生的不满意主要表现在:学习态度不端正、不尊重教师、行为不良等。

从心理层面上看,有近1/3的学生认为与教师产生矛盾自尊心受到了伤害;5.3%的学生感觉尴尬、羞愧、无法处理,并有担心、焦虑的情绪。

谈到解决师生矛盾的措施时,超过60%的学生和教师认为有了矛盾要及时解决,任其蔓延对师生双方都有伤害,会使师生关系变得紧张不协调、严重影响教学秩序,而解决的方法有沟通、举办活动、提高自身素养等。师生一致认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教育目标非常重要。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我们已经看到,不良的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情绪,使学生对学习和教师、学校产生排斥心理;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从而使学生失去自信和自尊;更会影响学生性格的发展,无法形成宽容、友爱、尊重、信任等良好的性格品质,当然也就无从向更高的心理水平发展,更难以形成高尚的人格。

因此,不良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另一方面,它同样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和情绪,继而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态度、方法和效率。当师生产生矛盾时,厌恶、恐惧、放弃、烦恼、焦虑、抑郁、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等消极认知,是很多一线教师普遍反映的感受。他们认为,当师生关系出现问题时,再好的教学手段都很无力。笔者认为,这样的消极感受容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和心理上的无价值感。

当前,全社会在倡导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正为我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供了平台和机会。建立符合时代需要、适应和谐校园建设要求的和谐师生关系,显得尤其重要,它也应该是中职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措施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在教师

(1)更新观念。作为成年人、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在师生关系中起着主导作用,但教师必须打破心理上的优越感,真正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个性的平等的人。平等地站在学生中间,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2)热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教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善于跟他们交朋友……时刻都不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热爱学生,就是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真诚地倾听学生,用积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以思想激活思想,以智慧引领智慧,以个性开启个性。

(3)提高素质。《礼记·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经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经过教授才知道自己知识的困惑,说明教师更应该懂得学海无涯的道理。因此,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扎实的理论知识、渊博的人文知识和精良的职业技能;严以律己,养成良好师德修养和精神气质,使学生产生认同感,不仅热爱教师所教的学科,更敬爱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使教师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4)学会沟通。学生在与人交往中,逐步学会协调和沟通,这是他们成长的重要一课;而教师也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提高沟通能力,逐渐学会管理学生和处理事务,这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内容。师生在沟通中达到共识、协调情感与行为,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为目的,以开放式、互动式为主要模式缔结师生关系,实现真正的共同成长。

2.保障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机制护航

(1)创建校园文化,营造和谐氛围。德育工作应重在“不说而教”,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加强学校物质文明建设,形成学校安全优美的环境文化,感染学生自觉主动地投身维护校园的行动中;通过开展各种创建活动,形成学校文明阳光的行为文化,正面积极地引导师生的思想和行为;通过建章立制,形成学校的制度文化,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约束力;通过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拓展活动领域、规范活动模式,激发师生灵感,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师生在自由、宽松的校园人文环境中,平等、积极、愉悦地交往。

(2)扩展交流渠道,提高和谐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离不开活动和沟通。学校要创建富有人性和活力的交流环境,为师生的便捷交流提供条件。目前我校建立党员干部“挂钩班级”制度,各职能部门建立学生座谈会制度;设立食堂、宿管、教学、管理等意见本;设定校领导接待日;搭建师生网络交流平台……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从制度上改变师生仅仅在课堂上见面的局限性,给学生提供发表意见、宣泄情绪、表明态度的渠道,让教师发挥师生关系中的主导作用。

(3)完善资助制度,维护和谐发展。目前国家为缓解中职学生家庭的生活压力,对中职学生实行大力度的资助政策,同时,我校还设立了针对学生家庭突发事件的“绿色资助通道”。在这过程中,对这部分特殊学生群体既要特别关心、爱护,又应适时进行感恩、责任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自尊、自强的心理品质。

(4)明确责任权利,保证工作积极性。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着社会对学生过分的“关爱”的现象,加上一系列对青少年保护条例的误读吸个别家长对孩子无原则的宠溺,导致出现问题时,舆论一边倒,致使教师和学校的尊严和形象受到损害。要保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国家、社会、学校在明确教师工作职责的同时,还应给予必要的支持和理解,从制度上保障教师应享有的权利和尊重。

3.增进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先行

尽管教师在师生关系中起主导作用,但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将对师生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学生同样扮演着主要角色。学生学会尊重、理解教师,珍惜教师的劳动成果,虚心向教师请教,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学生也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主动贴近教师,与教师真诚沟通,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思想基础上的。新时期和谐的师生关系,笔者认为至少应该包含平等、尊重、公开、透明、相互关心、相互依赖、彼此独立这些关键词。师生双方只有真正做到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在相互理解、对话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和谐相容、教学相长,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健康发展、共创共乐。

参考文献:

[1](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2](美)托马斯·戈登,诺埃尔·伯奇.顶好教师:建立良好的師生关系[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健康发展平等和谐
情人的烦恼
绿色生态,课堂构建
“两学一做”对于煤矿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众创空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阳光管理 规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