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萨克斯坦:“玉兹”传统及其现实投影

2014-05-30周剑峰

世界知识 2014年4期
关键词:哈萨克人汗国沙俄

周剑峰

哈萨克族是跨界民族。它既是哈萨克斯坦的主体民族,也是中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蒙古等国的少数民族。哈萨克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纪,其族源极具多样性特征,16世纪左右基本形成现代哈萨克民族。

哈萨克人长期以游牧为业,各氏族、部落间通婚和领地迁徙十分普遍,这些因素使哈萨克人对家族和血缘关系极为重视。父母及时准确地向子女传授自己家族的谱系,被视为重要的家庭责任。即便到了今天,绝大多数哈萨克人都能背诵自己七代祖先的名字,所以哈萨克族有这样一句谚语;“不知七代祖先名字的人一定是孤儿。”有的人能背十数代、二十余代系谱,这些人能得到社会的尊重。正因如此,氏族、血缘关系在哈萨克人的社会管理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而特殊的角色,“玉兹”也就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了。

“玉兹”一词源于突厥语中的钦察方言,在哈萨克语中的意思为“部分”或“地区”,指的是哈萨克族历史上部落联盟和区域行政相结合的一种管理模式。15世纪后期哈萨克汗国建立,由于中央政权组织较为松散、内部封建领主割据,在汗国内逐渐形成了彼此相对独立、以氏族和部落联盟为基础的三个较大的部落集团,即大玉兹、中玉兹和小玉兹。每个集团内各个部落四季转徙的牧场便成为其地域范围。随着哈萨克汗国的不断发展,玉兹从地域概念逐渐演化成行政管理单位,对哈萨克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三玉兹的历史和形成

大玉兹又称“乌拉克玉兹”或“乌拉玉兹”,主要由乌孙、康居、杜拉特等部落构成,实力范围分布于七河流域,即今日哈萨克斯坦的东南部。所谓“大”,不是指面积大或人口多,而是指七河流域是哈萨克人在中亚最初生活的地区,有古老、老大的意思。传统上大玉兹历来以正统自居,哈萨克许多政治精英,包括现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均为大玉兹出身。

中玉兹又称“鄂尔图玉兹”,主要由克烈、乃蛮、阿尔浑等部落构成,其中势力最大的是阿尔浑部。中玉兹实力范围位于哈萨克斯坦中部和北部,在三个玉兹中范围最大,人口最多,实力最强,氏族世系保存也较为完整,历史上与清朝关系十分密切。

小玉兹又称“奇齐克玉兹”或“奇齐玉兹”,实力范围位于哈西北部和西部,主要由巴依乌勒、阿里木乌勒等部族构成,地理上离俄罗斯最近,受其影响最深。小的意思是指成立时间最迟,也有说法指势力范围最小。

三玉兹的短暂统一

哈萨克汗国从三玉兹先后形成独立统辖区域起,就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内忧主要是各玉兹间就因争夺牧场、财产而不断爆发的纷争,外患则是蒙古准噶尔部向哈萨克草原的侵略扩张。从16世纪末开始,哈萨克与准噶尔蒙古爆发了持续一个多世纪的战争,双方各有胜负,但蒙古人总体优势不断扩大。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17世纪上半叶,额木什汗不断通过联合不同部落征伐割据势力,逐渐形成统一力量对抗准噶尔蒙古。其子杨吉尔汗继位后,继续带领哈萨克人抵御准噶尔的侵略,但1652年杨吉尔汗阵亡后,汗国陷入分裂。17世纪末,哈萨克出现一位杰出的君主头克汗。他不断削弱各部族首领的实权,着力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分裂割据。在他的带领下,汗国力量逐渐壮大,恢复了统一的局面。但头克汗执政后期,割据势力再次抬头,三个玉兹各自为政。头克汗死后,汗国再次分裂。

内部争斗大大削弱了哈萨克人抵御外敌的能力,准噶尔蒙古在首领葛尔丹带领下趁机大举入侵。葛尔丹于1732年、1740年两次远征中亚,占领了大玉兹和中玉兹的大部分土地,并在大玉兹地区设总督府,负责征收赋税。大部分不愿臣服的哈萨克人逃亡到了小玉兹地区,这就是哈萨克历史上著名的“大灾难年代”。小玉兹首领为抵御准噶尔蒙古的追剿,开始向北部的沙俄靠拢,为后来沙俄入侵中亞埋下了伏笔。直到1755~1757年,清康熙皇帝率军击败葛尔丹,准噶尔各部被并入清朝,才解除了哈萨克来自准噶尔蒙古的军事威胁。为此,中玉兹首领阿布赉汗对清朝称臣纳贡,表示“愿率哈萨克全部,归于鸿化,永为中国臣仆”。同年秋,大玉兹首领吐里拜和阿布勒比斯亦表示愿意臣服于清朝。

沙俄的入侵和玉兹的消亡

早在17世纪初期,沙俄就开始向哈萨克草原扩张,但遭到武力反抗。从18世纪开始,沙俄开始采取武力进攻和政治诱迫双管齐下的方式,一方面沿哈萨克草原边界修筑堡垒线,另一方面不断诱逼哈萨克上层,尤其是地理上离俄罗斯较近的小玉兹统治者向其臣服。趁准噶尔蒙古进犯大玉兹、中玉兹之机,沙俄加大对哈萨克部族首领的收买、拉拢,并极力阻挠三玉兹归顺清朝。迫于压力,小玉兹统治者先后于1732年、1742年向沙俄表示臣服。哈萨克人民反抗沙俄侵略和上层统治阶级背叛的斗争并未停止,1822年小玉兹曾爆发大规模抗俄起义,但在沙俄军队围剿下失败。进入19世纪后,沙俄进一步加强了对三个玉兹的实际控制。1818年沙俄借大玉兹侵占中玉兹领地之机吞并了中玉兹,将其划归西伯利亚当局直接管辖。19世纪后半叶,在中亚崛起的浩罕汗国占领了大部分大玉兹领地,大玉兹人一部分进入沙俄,另一部分进入了中国。1867~1874年,浩罕汗国首领阿古柏在新疆鼓动叛乱,被左宗棠率清军击败,实力大损。沙俄趁机灭掉浩罕,大玉兹领地也随之并入俄国,自此,哈萨克三个玉兹完全消亡。

玉兹传统对哈萨克斯坦政治生活的影响

19世纪下半叶,在俄国内地受教育的一批哈萨克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先后回到哈萨克,并于1917年成立了“阿拉什”党。十月革命爆发后,哈萨克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阿拉什”党与哥萨克军团结盟,宣布哈萨克自治,不承认苏维埃政权并与其不断对抗。但苏维埃政权在红军的支持下节节胜利,最终于1920年建立了自治共和国并加入苏联,隶属于俄罗斯联邦。苏联时期,在共同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体制下,哈萨克部族间的很多矛盾被掩盖,苏共中央对各加盟共和国的民族主义采取高压政策,玉兹传统销声匿迹。勃列日涅夫时期,哈共中央第一书记由来自大玉兹的库纳耶夫担任,而哈部长会议主席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则分别来自中玉兹和小玉兹,三个玉兹在哈政治生态中均有自己的“版图”,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力量格局。但苏联时期共和国首都置于位于大玉兹实力范围的阿拉木图,无疑给大玉兹的传统政治优势增加了重要砝码。

苏联后期,各个玉兹由于地域、文化和发展水平不同而产生的矛盾经过长期积累开始爆发。苏联解体前后,长期处于哈萨克政治生活优势地位的大玉兹政治精英利用手中的政治资源和转型时期的特殊环境,积累了大量财富并形成了特殊利益集团,构成了一个新的上流阶层,打破了原有的政治平衡。而小玉兹地理上靠近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时期在哈境内的多数工业设施,也利用里海沿岸丰富的油气和矿藏资源开始发展。剩下的中玉兹则实力大受损失。1991年哈萨克斯坦宣布独立,来自大玉兹的纳扎尔巴耶夫当选总统。在政府主导下,哈社会掀起一股复兴哈萨克传统文化、弘扬传统价值的热潮,玉兹传统也在其中悄然复活。随着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权威的不断巩固,哈权力重心日益向其代表的大玉兹倾斜。有人统计,1999年哈总统大选后,州长以上重要岗位的大、中、小玉兹代表比例达23∶13∶6。1997年,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签署总统令,将哈萨克斯坦首都从阿拉木图迁往地处传统中玉兹实力范围的阿克莫拉,并将新都改名为阿斯塔纳,进行了大规模、高起点的城市建设。这无疑给一直失势的中玉兹吃了“定心丸”,对哈萨克斯坦平衡三个玉兹的各方面利益,稳定国内社会举足轻重。

玉兹传统起源于哈萨克特有的部落意识和宗法观念,本质上是一种部落本位主义,成为利益集团在政治、经济利益争夺中的重要手段。玉兹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长期根植于哈萨克社会生活中,哈萨克人在互相介绍或自报家门时,其部落出身和玉兹归属时有提及,在干部升迁、男婚女嫁等方面“因玉兹划线”的事屡见不鲜。尽管哈萨克斯坦国家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三个玉兹矛盾的严峻性逐渐弱化,但玉兹传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还将长期存在下去。

猜你喜欢

哈萨克人汗国沙俄
六、维吾尔人的抗争与准噶尔汗国的灭亡
三、准噶尔汗国与吐鲁番、哈密的联系
二、准噶尔汗国的建立与叶尔羌汗国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沙俄势力研究
马背文化衍生的《卡拉角勒哈》舞蹈
浅析与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信仰有关的习俗
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对三姓地区赫哲族的安边政策
中俄伊犁交涉清廷成功原因探析
敦煌出土察合台汗国蒙古文令旨
沙俄第一届国家杜马解散原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