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就该好好说
2014-05-30顾永进
顾永进
【摘要】 通过对初中学生口语交际情况的调查,解读目前初中学生“有话不能好好说”的现状,找到造成这些现状的五大原因:以自我为中心;语言匮乏;逻辑思维能力缺失;没有良好的听的习惯;受方言的影响严重等。并据此从文以载道、学以致用、补充语法、学会“听“、学好普通话等五个方面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口语交际 文以载道 语法知识 听的能力 普通话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5-018-02
初中生的口语交际从来就是一个大问题。为此,我对我校学生作了一个调查:在校期间,通过学生的课前演讲,课堂讨论,课间交流等形式展开观察。暑假期间,通过加入他们的QQ群,上网聊天了解他们的口语交际水平。结果发现中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之病,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他们很多人不会说话,说不好话。如果再不加以引导治理,那可真是前景堪忧啊!
一、初中学生“有话不能好好说”的现状
1. 课前演讲差强人意
课前演讲是语文课堂相当流行的一种口语训练的形式,相信很多兄弟学校也在积极采用,我对此也做了尝试。但是结果大多不如人意:让学生就某个话题讲一段话,却往往只能听到一句话,之后就见他低头不语,且再无声息。所以课前演讲很多时候只能停留在课前读书读报,背诵诗词的初级阶段,要想再进一步让学生讲自己的话,真是难比登天。
2. 课堂讨论形同虚设
现在的语文课要求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课堂讨论是经常要有的。但我仔细观察过学生的课堂讨论,绝大部分同学只是把课堂讨论时间当成课堂休息时间,一听说讨论,马上就有人叽叽喳喳,讲一些与课堂毫不相干的废话;还有些人就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谁也不说话;有的人还会低头沉思片刻,然后就进入梦乡。轮到他们起来发表讨论成果时,往往是三言两语表个态,然后就一言不发,呆若木鸡。
3. 课间交流原形毕露
我作过留心观察,发现我们的学生在课间几乎全是使用白话(广东方言,又称粤语)交谈,很流畅,但有的也相当粗俗,很多本是骂人的话在他们那里成了发语词。对同学是如此,对老师和家长也没好到哪里去。笔者看过太多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峙,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争执。
4. 校外交流大有问题
暑假期间,我利用QQ上网与一些同学聊天,结果刚一上线,就有同学发通知:老师上来了,大家注意点。第二次再上改用隐身登陆,这次我又发现了“新大陆”:之前还算斯斯文文的那些同学全都露出了庐山真面目,有些互相攻击对方,有些谩骂诬陷他人,有些背后议论老师,有些发一些无聊的图片和信息,更多的同学是毫无主见,整晚就知道“嗯嗯”、“哦哦”、“嘻嘻”、“哈哈”地随声附和,随波逐流。
二、初中学生“有话不能好好说”的原因
1. 过于自我,是非不分
初中阶段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造成了很多初中学生在与人交际时,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把交际双方置于平等的位置,总觉得自己要高人一等,别人对自己就该千依百顺。一旦他心中的这种地位被打破,比如老师教育,家长批评,同学争执的时候,他就会愤愤不平甚至暴跳如雷。在他们不少人的心目中也没有高尚、善良、仁爱,只是充满了自私、狭隘与猥琐的想法。
2. 学而不用,语言匮乏
这个问题困扰了太多的学生,他们心里有话却偏偏找不到适当的语言去表达。其实我们看看现有的中学语文课本,每一课都有不少的生字词要学生掌握。且不说那些不爱学习的同学们不会去学,就算那些愿意学习的学生,他们学习的尺度也大多停留在会读会写死记硬背这个阶段,字音字形词义都一清二楚,就是不知道怎么去使用。
3. 逻辑混乱,表达不畅
自从语文课不考语法知识以来,许多老师也就不再给学生讲解语法知识,学生也就不懂主谓宾是甚,定状补为何。不管是说话还是作文都患上了语法不通,逻辑混乱的痼疾。语法知识的缺失不但使学生说话写作时语句不通,更使学生的思维陷入混乱。就算老师想要去帮助调整修改,也会觉得无从下手,回天乏术。
4. 不愿意“听”,不懂得“听”
在调查期间,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两个因争吵而拳脚相向的学生,经过老师的仔细推问,连一个冲突的理由也没有,只是没有听明白对方的意思,或者只是听到一半就断章取义,结果双方越闹越僵,终致于要诉诸武力才能收场。现在的初中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听”的习惯,老师的话,不听;家长的话,不听;别人的话,都不想听。不听的结果就是堵塞了自己的两只耳朵,把自己活生生变成了聋子,再变成了哑巴。就像那些不幸的听障儿童一样,听不到别人讲话,自己也就学不会讲话。
5. 粤语国语,混淆不清
本校所处的珠三角属于粤语方言区,这种南方语系的方言与北方语系的普通话相去甚远,发音差别很大,语法也有差异。我们国家的学校教育要求使用普通话,而学生从小对自己的方言耳濡目染,说话和思考都以之为基础。所以当普通话遭遇白话,常常会落在下风,因为学生只是在课堂上极其有限的时间里学习使用普通话,就算是课堂上,同学之间讨论交流也大多用方言来完成,更别说课间和放学之后,那更是方言的天下了。
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做到有话能够好好说呢?
三、让初中学生“有话能够好好说”的措施:
1. 重拾“文以载道”,再现教化功能
“文以载道”我们讲了许多年,也做了许多年,就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说,那些做人的道理从来都不是从品德课,政治书上学来的,而是从语文课,从文学作品中那些精彩的故事,生动的人物当中去领会,体悟出来的。文学作品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是自从有所谓专家说有些老师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之后,很多语文老师都把语文课上成了纯粹的工具课。“文以载道”的教化功能缺失了,剩下了政治课本里那些冷冰冰的僵硬教条,学生在苦背之时早就厌烦不已,哪里还能真正去体会!所以,要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平等、尊重、明是非、知荣辱、辨美丑,那就请正视和重拾语文课“文以载道”的教化功能。也许,一篇作品,一段情节,一个形象,甚至于一句对白,就足以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了,表现在口语交际中自然就会少一些自私,粗俗和暴戾;多一些尊重,高雅与祥和。
2. 加强字词积累,提倡学以致用
现在很多语文老师都不太愿意在字词上下功夫,认为学生会认会写就可以了,却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些积累是在为学生的知识大厦添砖加瓦。因为只有积累多了,理解透了,学生在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信手拈来。因此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意识到:字词虽小,不可轻弃。不但要学生积累,还要督促学生去掌握,去运用。用多方能“熟”,“熟”才能生“巧”,“巧”了,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学以致用,才是教育的目的。
3. 补充语法知识,训练逻辑思维
从字、词、句讲起,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更准确精微地辨析、把握词义,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能够准确地用词。讲清句子成份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出结构完整的一句话来,避免一句话缺胳膊短腿,歧义重重,含混不清。同学们能够说明白,才能让人听明白,既可减少无谓的误解和争端,又能使学生混乱的思维逐渐清晰。所以,老师们,行动吧,补一补语法,不要在乎中考考不考,而要想想学生们今后面对的数十载人生。
4. 培养“听”的习惯,提高“听”的能力
“听、说、读、写”四大能力,把“听”排在了第一位,可见“听”的重要性。我们想要学生能够有话好好说,就必须先教会学生有话好好听,认真地听,仔细地想,加以分析推敲,抓住重点核心。如非万不得已,绝不打断别人的话,用尊重自己的心态去尊重说话的人,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反观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加强沟通,减少误会,取长补短,完善自我。
5. 做好中国人,学好普通话
学生在校外讲不讲普通话我们很难管得到,但回到学校还是一口方言,我们就很难交待得过去,一来是敷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政策,二来也是对学生成长的不负责任。毕竟我们有很多学生将来要走出这个方言区,到时候还用粤语方言与人交际,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本着对国家尽职,对学生尽责的精神,不管克服多大阻力,都应该在校园内坚决推广普通话,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思考、交流、写作的习惯。
有话就该好好说,说来简单,做好不易。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肯努力,就一定能让初中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让他们有话就能好好说,让文明儒雅之风永驻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