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探析
2014-05-30吴伟
吴伟
摘 要:本文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分析多元智能理论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指导作用,结合笔者的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探讨在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中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协调发展。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一、引言
根据信息技术新课改的精神,处于信息社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而且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开发学生的优势智能,提升学生的弱势智能,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多元智能理论用于指导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依据与意义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然而,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现状却难以贯彻落实上述目标。首先,高中阶段学情复杂,个体差异大。其次,由于会考的“指挥棒”作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基本以“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模仿”或者“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等为主要形式,辅之以学生不太感兴趣的“任务”和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传统的标准化考试评价更是把对学生的培养重点完全向应试能力倾斜。在以“高中会考”为导向的教学中,基础好的学生感觉信息技术课无聊,没有多少新知识,基础差的学生却觉得上课时完全听不懂。
因此,如何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提升学生的多元智能,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对每个学生采取同样的教法是不科学的,但是每个班级人数众多,对每一个学生采取量身定做的教法显然也是不现实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一改传统教学“只见技术不见人”的现象。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或数种优势智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智能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情境教学法。多元智能理论,注重学生自身潜能的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不仅注重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应用,更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条件的不同,创造和设计多种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多元智能。如“维护信息系统安全”一节,条件好的学校可借助中心机房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了解防火墙产品、网络入侵检测产品、网络安全产品的性能及工作原理,并在真实情境中讲解维护信息系统安全的一般措施,以及维护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形象直观,有利于抽象知识的掌握与概念的形成。条件欠缺的学校,可采用播放视频、展示图片、模拟实验等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观察、倾听、模拟实践,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2.问题探究教学法。问题探究法通过“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教学。问题探究法以完成具体的主题任务和解决具体问题贯穿于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智能的差异,教师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设置不同层次、水平的任务。如“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要求制作并评价多媒体作品,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问题开始学习与研究,如多媒体作品的构成要素是什么?需要用到哪些技术?作品加工需要几个步骤?如何获取制作作品的素材?如何选取、加工和集成素材?所有这些问题的“提出—探究—解决”,一方面指导学生“温故知新”、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智能、人际交往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多元智能。
3.分组活动教学法。分组活动教学法就是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外部刺激与激励下,为了使小组学习成果最优化和个人学习效能最大化,组员之间相互配合,通力协作的学习行为。
分組教学法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相互启发激励,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还可以促进组员内部取长补短,达到智能互补的效果,但是要注意防止搭车现象。例如:在电子报刊的制作活动中,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让每组成员选择一名学生充当领导的角色,讨论确定主题,分配组员任务,设计版面,收集素材,整合素材,完成作品,并上台介绍,教师和学生共同评选出若干最佳作品和最佳贡献组员,并给予适当奖励。在这种情况下,每组学生都通力协作,争先恐后。
四、结语
多元智能理论是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把多元智能理论引入到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是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中一个有益的尝试。同时,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的活动平台。把多元智能理论融入信息技术教学,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对提高课堂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郭福昌,王长沛.多元智能在中国[M].北京:首都师大出版社,2004
[2]邵吉友.多元智能理论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指导[J].科技信息,2007,(36)
[3]曾陈萍.信息技术与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探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