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出“过程与方法”,让课堂美丽转身
2014-05-30何秀凤
何秀凤
新课改的一个突出亮点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置,这一举措无非是要让广大一线教师切实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将传统的教师“灌输填鸭式”、学生“被动接受式”的“以教为中心”的机械型课堂转身为教师“引导促进”、学生“主动体验”的“以学为中心”的灵动型课堂。然而,在教学现场,教师是否能切实转变教学理念、让课堂美丽转身呢?答案未必是肯定的。其中,十分关键的一点是:课堂中有否真正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下面笔者就从某一教学现场的一个片段说起。
【课例呈现】—良苦用心生何知
这是某校一位七年级科学教师执教的一节校级公开课《燃烧与灭火》的一个片段:探究“燃烧的条件”。
教师先问学生“大家知道生活中哪些物质会燃烧,哪些物质不会燃烧?”,教师接着问:“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学生一时无语,教师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燃烧的条件”。教师就在讲台前演示操作下列步骤:
1.蘸有酒精的棉球→在酒精灯上点燃;(燃烧,且很旺)
2.干棉球→在酒精灯上点燃;(燃烧,但不是很旺)
3.浸水的棉球→在酒精灯上点燃。(不燃烧)
师:从这三个实验你看到什么现象?根据这些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酒精能够燃烧,干棉球也能燃烧,但水不能燃烧。
师:那么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
学生们陷入思考,但是答不上来,教师着急地启发:“如果没有空气,还能点燃吗?”学生们如梦方醒般地发出:“哦!”教师紧跟着问:“燃烧需不需要空气?”学生齐声答:“需要!”教师:所以,我们说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温度和空气。
【实情分析】—犹抱琵琶半遮面
该课例的主要问题在于:既没有给予机会让学生参与动手,也没有让学生在充满对求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究欲的前提下参与动脑,对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可以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收效甚微!
【设计矫正】—不拘一格求实效
上述课例,教师既然想要采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完成“燃烧的条件”这一内容,就必须优化“教”的过程以促进“学”的达成。现将原片段的教学设计作如下矫正。
教师先演示“点燃一纸卷条”和“点不着一小铁棒”的小实验,接着问“物质要燃烧,首先这个物质必须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学生回答……
教师要学求生举出生活中一些“会燃烧的物质”后,出示白磷、红磷各一小颗粒,接着演示这样一个实验:盛有水的烧杯上搁有一铜片,铜片上相隔一定距离放着红磷和白磷各一小粒,在烧杯底部的水中也有一小粒白磷(图略)。用酒精灯给烧杯底部加热。
学生观察产生问题。互动交流后,教师再用系列问题加以引导:上面的实验中,水、白磷、红磷,哪些具有可燃性,哪些不具有可燃性?从中你可以猜想,物质燃烧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放在铜片上的白磷红磷与浸在水中的白磷其周围环境有何不同?你观察到放在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放在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你猜想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同样放在铜片上的红磷周围是有氧气的,却不燃烧,从中你猜想,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在思考与交流中逐一得出结论。
教师要求学生用给出的器材设计对比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一一加以证实。
学生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教师巡视并适当指导。
學生按照实验方案逐一探究出燃烧的三个条件,再在教师引导下分析综合结论。
【理论提升】—亮出过程与方法,实现课堂美丽转身
教学中突出过程与方法,就是要求以“过程与方法”为载体,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并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实现课堂由传统的“教为中心”转向以生为本的“学为中心”。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的主体对象是学生,立足过程与方法的教学设计更应关注学生的自主参与的过程,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与切实体验,并力求使学生在参与中能够得到方法的提炼与习得、能力的训练与提升。
首先,让学生在情境中经历过程,在惊惑科学的玄妙中生疑。因此,为体现“过程与方法”的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需要具体经历的学习过程,学生就是学习环境的主人,是情境中的主体。上述矫正案例中教师就是通过演示小实验创设了令学生思维极度开放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头脑中产生了各种问号,点燃了他们的探究欲望,促使其急欲参与,从而保障“过程与方法”的真正体现。
其次,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方法,在手脑并用的实践中求知。上述矫正后的案例中,教师用问题引领,分组实施实验活动,给予学生充分动手、动脑的自主体验的时空,让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提升了方法和能力。这样,课堂上“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效度就大大递增。当然,教师没必要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都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切的学习方式,一般来讲,只要教师注重充分自主、按需合作、精当探究的学习方式,就能给学生以多种经历、各种体验。
再次,教师自身要履行好自身组织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作为组织者,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提供实验、观察、思考及讨论交流的机会,不仅要引导和指导学生去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更要激励、指导、培养学生将它内化为学生自身学习能力中经验系统的一部分,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让“过程与方法”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作为促进者,教师不但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创设给学生心灵极度自由、促进教学互动的愉悦的教学环境,而且要全面关注学生,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以及一些关键性的细节。教师既要正确面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各种差异,尊重学生个体的自我感受,理解学生对问题的独特阐释和创新想法,还要相信学生自我感悟的经验,肯定他们在探索过程中的所求所得,给予恰如其分的过程性评价。教师如若缺少上述种种意识,则“过程与方法”的落实也是一句空话,更不用说让课堂实现“美丽转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