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心中巴掌才能放下手中巴掌
2014-05-30尹建莉
尹建莉
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郑雪君建议借鉴国外做法,在国内推广“无巴掌日”,呼吁“虎妈”“狼爸”改变教育观念,不要再体罚孩子。
笔者对这一建议持赞同态度,可也有疑虑:即使放下了巴掌,采取怒骂、挖苦等其他手段惩罚或羞辱孩子,照样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严重影响。父母们放下手中的巴掌易,放下心中的巴掌难。
对于“严厉教育”的危害性,教育学和心理学实际上已经研究得很成熟了:其非但没有教育要素,而且是一种巨大的破坏力。但时至今日,大众对其破坏性依然缺乏警觉。在我们耳熟能详的教育话语中,人们特别愿意谈规矩、谈惩罚。哪个青少年出了问题,常常被归结为家长管教不严;相反,哪个青少年成长得比较优秀,尤其在某个方面做得出色,常常会归功为家长和教师的严格对待。
这样的归结非常简单、非常肤浅,但越是简单肤浅的东西越容易被一些人接受。于是,一顿“要么好好弹琴,要么跳楼”的威胁可以让孩子成为钢琴家,一通把孩子骂作“垃圾”的污辱可以逼孩子考进哈佛……诸如此类的极端行为最容易得到传播。大多数时候,人们甚至懒得往深里想一想:如果“严厉教育”真能让孩子优秀,天下岂非尽是英才?
栽下罂粟不会结出樱桃。经常被苛责的孩子,学会了苛刻;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学会了仇恨……“身教重于言传”是一条被时间和无数事件验证过的真理性结论,“严厉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示范,如果成年人对孩子经常批评和打骂,怎么能培养出孩子的自信与平和呢?
当前,学问和生活不接轨在很多行业都存在,儿童教育领域尤为突出。科技已进入21世纪,不少人的教育意识却停留在荒蛮时代。棍棒教育的支持者动不动就拿“中国传统教育”说事,事实上“不打不成才”之类的说法不过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恶俗说法。从古至今,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位圣贤说过孩子该打。恰恰相反,中国传统文化讲的是“上善若水”,提倡的做法是“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近年来,总有人把“虎妈”“狼爸”式的“严厉教育”当作中国传统教育来炒作,除了给中国传统教育抹黑,坑一小部分糊涂家长,伤害一部分孩子之外,对社会进步没有任何正面贡献。而不少本该起到正本清源作用的所谓教育专家、学者、名师,不能把专业知识和智慧打通,尽管在口头上也提倡“尊重”“平等”,但在他们的逻辑中,儿童无知、莽撞、没有规则,成人则得体、有序、正确,因此成人有义务帮助儿童建立规则,并把他们天性中带来的毛病和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的认识已经包含了严重的不平等。当他们真正面对孩子时,几乎不可能以尊重为前提,而只有居高临下的控制心理。
从根本上说,所谓“严厉教育”,不过是成年人性格缺陷的遮羞布而已。放不下“严厉教育”的人,真正的原因是潜意识放不下莫名的恨意。这就是为什么从小经历了打骂的人,往往正是棍棒教育的支持者。一位哲学家说过,“虚伪和粗暴总是结伴而行”,这句话值得所有粗暴教育的倡导者反思。
人生万事,得体的手段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教育更是如此。没有一个孩子是需要用打骂来教育的——只有父母对孩子有这样的信心,才能放下心中的巴掌,继而放下手中的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