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谈话的差异
2014-05-30李婷
李婷
我们常常责怪孩子为什么不诚实,为什么总用说谎的方式来逃避责任。而事实上,孩子犯错以后之所以会说谎,大部分原因在成人身上。仔细回忆一下:在孩子犯错之后,我们是否会严肃地审问他们,逼他们说出真相?我们是否会因此取消孩子的某种权利?我们是否会因此事提及孩子过往的“犯错史”?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尔德曼认为,说谎的动机可归为三大类:第一类,讨别人欢心;第二类,夸耀自己和装派头;第三类,自我保护。孩子在犯错之后说谎,显然是属于第三类,原因就在于他们害怕成人追究错误以及随之而来的责罚。那么,假如我们放弃那种兴师问罪的方式,而改用一种轻松对话的方式来让孩子知道说出真相后面对的并不一定是“狂风暴雨”,那么他说谎的几率会大大降低,甚至觉得自己根本没必要说谎。
以下是笔者在日常活动中经历的真实事件,在此与大家分享。
案例一:挂钩事件
事件背景:
在活动区“大舞台”的一面墙上,我们黏贴了一排挂钩用来悬挂服装和乐器。一天中午自由活动时,鑫鑫忽然说:“老师,小嘉把大舞台的挂钩拔掉了!”我问:“是小嘉拉掉的?”鑫鑫点了点头。由于鑫鑫从不说谎,于是我和搭班老师把小嘉叫了过来,对话由此产生。
第一次谈话:究竟是不是你拔掉了挂钩?
“小嘉,大舞台的挂钩是你拔掉的吗?”搭班老师问孩子。
“不是的,我没有拔。”小嘉的声音不太响,但答案很明确。
“那鑫鑫为什么说挂钩是你拔掉的?”搭班老师追问道。
小嘉看了看我们,回答:“我也不知道,反正不是我拔掉的。”
“小嘉,不能说谎。说谎的小朋友是要送到小班去重新学本领的!”搭班老师加重了语气。
“我没有拔,她看错了!”小嘉依然否认。
……
因为我和搭班老师都没有亲眼看到小嘉拔挂钩这一幕,所以在小嘉的竭力否认下,我们也不敢武断,谈话陷入僵局。
第二次谈话:你好厉害,你是怎么把挂钩弄下来的?
我再次向鑫鑫确认,知道把挂钩拔掉的确实是小嘉。于是,我再一次找到了小嘉。
“小嘉,你在干吗?”我“好奇”地问正在玩小汽车的小嘉。
小嘉看了看我,说:“玩小汽车。”
我继续问:“这个小汽车是你的吗?我以前好像没有看到过嘛!”
小嘉笑了,回答说:“是的。这是昨天爸爸给我新买的!”
我说:“是吗?可以让我看一看吗?”
小嘉想也没想就把小汽车给了我。
玩了两分钟,我口气轻松地问他:“哦,对了!忘了问了,你好厉害啊,早上你是怎么把挂钩弄下来的?老师之前弄了好几次都弄不掉呢!”
小嘉笑笑说:“其实我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我就过去轻轻地拉了一拉,它就突然断了。”
我说:“是吗?你太厉害了吧!不过,早上为什么不愿意承认呢?”
小嘉想了想说:“因为老师要批评我的,还要送我去小班。”
案例二:巧克力事件
事件背景:
小贝送了我和搭班老师一人一颗费列罗巧克力。我们把巧克力放在办公室的桌子上。中午,我去吃饭了,搭班老师在走廊里看孩子们用餐。午饭后,我发现办公桌上的巧克力只剩一颗了,另一颗不翼而飞。此时,小成过来报告:“燕燕刚才吃了老师的费列罗巧克力。”搭班老师把燕燕带到跟前,燕燕嘴巴边果然有一点隐约可见的巧克力。此时,周围围着一圈小朋友,我在一旁整理材料。
第一次谈话:是你吃了巧克力?
“燕燕,老师不是说过不能随便进老师办公室的吗?小朋友都在活动室里,你一个人跑到里面去,老师和小朋友都看不到你,会有危险的。”搭班老师没有提巧克力的事情,先提到了常规问题。
燕燕看着搭班老师和周围的小朋友,没有回答。
“是你吃了巧克力吗?”见燕燕沉默,搭班老师提到了巧克力。
“不是我吃的!”燕燕否认。
“……不是你吃的,你嘴边怎么会有点巧克力呢?”搭班老师拿出了证据。
“那是不小心弄脏的……”燕燕回答。
“这个肯定是巧克力!”
此时,小成也跳出来说:“老师,我看见的,是燕燕吃的!”
周围的小朋友也都附和着:“肯定是燕燕吃的!”
在这样的压力下,燕燕依然否认:“不是我吃的!”
搭班老师和我都无语了!
第二次谈话:巧克力味道怎么样?老师也喜欢吃巧克力!
自由活动时,我把燕燕叫到身边,笑眯眯地问:“燕燕,费列罗巧克力好吃吗?”
燕燕看看我,没有马上回答。
我又继续说:“其实老师也喜欢吃巧克力,特别是费列罗巧克力,里面有果仁的,我觉得很好吃。刚才你吃的时候吃到了吗?”
这次燕燕想了一会儿,终于说:“吃到了。”
我马上问:“刚才巧克力是你吃的,对吗?”
她没有回答,看着我。
我“轻松”地说:“老师不是要批评你,老师就是想知道一下。吃一颗巧克力没什么大不了的。”
她说:“是我吃的!”
在第一次谈话中,其实我们还没有张口说话,小嘉和燕燕就已经本能地感受到了“危险”,郑重其事的约谈和严肃的表情,都让他们很自然地产生了自我保护的戒备心理。
在第二次谈话中,我们营造了较为宽松的氛围,以一种比较平静的方式引导他们放下戒备心理,说出真相。两种谈话促使我们反思自己平时习以为常的教育方法。
当然,这两件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接下来,我没有“轻松”地以“原来是这样啊”一句带过,也没有板起脸细数孩子的不是,质问他们怎么可以说谎不承认错误,并惩罚他们,因为这会让他们觉得说出事实会有危险。我的做法是,和颜悦色但认真地向孩子说明:不小心拔掉挂钩和忍不住吃了巧克力都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挂钩坏了可以再粘,巧克力没有了可以再买。但拔掉挂钩会给小朋友带来不便,如没有地方挂衣服,大舞台乱糟糟的;巧克力是小朋友送给老师的礼物,小朋友知道自己送的礼物不见了会难过,老师也会着急。以此引导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理解自己的做法对他人产生的影响。最后,再引导或鼓励孩子想出补救的措施,知道犯了错误是可以弥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