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分析
2014-05-30陈志活
陈志活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0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60例健康体检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的数据资料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患病后24h以内血清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在患病后24h以内血清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能够直接反映脑出血患者体内的炎症程度与预后,脑出血患者在病发后24h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会急剧上升,因此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血清C-反应蛋白的测定来对脑出血患者进行诊治以及治疗后预后的评定。
【关键词】 血清C-反应蛋白 测定 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 R3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382-01
现阶段,脑出血[1]疾病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而在脑出血患者的诊治过程中都是依赖于CT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但是影像学检查的连续使用又非常的脱离现实,且如果脑出血患者处在使用呼吸机或者是意识不清状态下的话,是无法配合检查的,因此需要使用一种新的诊治脑出血以及预后评估的方法,为诊治和观察脑出血患者的病情提供方便。笔者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0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60例健康体检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的数据资料进行对比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0例脑出血患者,其中37例男性,23例女性,患者年龄在41—78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9.52±10.82)岁,为观察组,均符合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再抽取60例来我院健康体检的人,其中33例男性,27例女性,年龄在40—80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8.93±10.45)岁,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没有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需要在早晨空腹进行静脉血的抽取,而观察组患者在患病后24h之内进行静脉血抽取[2],通过免疫比浊法和全自动系列化分析仪[3]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的测定。患者在入院时和接受治疗6个月后使用NIHSS量表进行评定,根据患者治疗6个月后NIHSS量表的评分可分为预后良好组(≤4分)与预后不良组(>4分)。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分析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时需要使用到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使用( )的形式进行表示,使用t来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进行检验,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比较
3 讨论
脑出血已经成为导致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病症,不仅病情发展快,而且预后判断难度极大,其中尤以脑水肿严重,能够损伤脑水肿周围的组织细胞,导致患者体内炎症的急剧增加[4]。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脑水肿周围血管中的血流量下降,且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等的含量明显增加,导致脑出血患者出现炎症反应。而最能直观反映炎症程度的物质是C-反应蛋白,因此降低脑出血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的水平,以降低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减轻組织受到的损伤,从而实现对脑出血患者的保护[5]。
在本次探究过程中,笔者发现脑出血患者在患病后24h以内血清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正常人,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严江涛等人认为脑出血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急剧上升,与脑出血病症存在密切的关系,重症脑出血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会高于轻症脑出血患者。而Winberk等人的文献资料中认为,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只是患者脑组织受到损伤的一个早期信号,没有实际意义。在脑出血患者接受我院治疗6个月后,预后不良组在患病后24h以内血清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袁州等人的文献中显示,在脑出血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能够直观的反映患者的脑损伤程度与预后,与笔者的探究结果保持一致。在脑出血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可以作为判断患者预后与炎症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有利于脑出血患者的诊治与预后判断。但也有的专家学者认为,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出血没有任何关系。
综上所述,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能够直接反映脑出血患者体内的炎症程度与预后,脑出血患者在病发后24h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会急剧上升,因此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血清C-反应蛋白的测定来对脑出血患者进行诊治以及治疗后预后的评定,但还存在着很大争议。
参考文献
[1]妥建军.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1,02(04):650-652.
[2]何祥金.胸水腺苷脱氨酶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0(20):79-79.
[3]向淑利,袁平,李经伦,李小刚.脑出血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S100-β蛋白含量变化的研究[J].临床荟萃,2009,02(03):204-206.
[4]金辉.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动态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08(15):3619-3620.
[5]刘潇玮.肺癌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J].现代养生,2013,09(18):27-28.